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20年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室: 名字: 分数:

一、单选题:

1. 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B

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炎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艾滋病

2.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3. 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

A 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4. 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

A 门诊、急诊病人    

B 陪护人员

C 医务人员  

D 住院病人          

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6.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A

A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 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7. 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D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胸痛

8.哪条不是表浅切口感染: D

A 红、肿

B 热、痛

C 脓性分泌物

D 以上都不是

9.骨髓炎的诊断哪条不符:B

A 病人有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

B 咳嗽、流鼻涕

C 骨髓培养出病原体。

D 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10.院内血流感染中,与血管内导管的相关者占?C

A70%   

B80%   

C90%   

D100%

11、下列何者泌尿道感染的“可变因素”? A

A置放导尿管的时间长短 

B性别 

C年龄   

D潜在疾病

12.有关最大无菌屏障是指? D

A洗手

B无菌隔离衣及无菌手套

C大的无菌单覆盖

D以上皆是

13.有关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下列何者为正确 D

A导尿管应每周定期更换

B女性的导尿管应固定于下腹部

C使用抑菌剂灌洗可减少感染率

D每个病人应用个人的集尿壶

14.下列除哪项外可以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 D

A、咳嗽、咯黄粘痰、肺部闻及湿罗音

B、喷嚏、流清涕

C、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改变

D、发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5.下列除哪项外可以作为泌尿系感染诊断 A

A、下腹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发热

B、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C、尿检白细胞男性≥10/高倍视野,女性≥5/高倍视野

D、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为泌尿系感染

16.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B

A、 病理性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损伤性废物。

17.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C

A、 属于生活垃圾,不属于医疗废物

B、 病理性废物

C、 感染性废物。

18.使用后的未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除针头)属于: C

A、不属于医疗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感染性废物。

19.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属于 C

A、 不属于医疗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病理性废物

20.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 C

A、不属于医疗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21.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 C

A、发热(≥38.0℃超过2天)

B、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C、以上两条同时具备才能诊断

22.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泌尿道感染诊断要点包括 A

A、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抗菌治疗有效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B、必须尿培养出细菌才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C、留置导尿患者,尿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3.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无植入物手术后多少天发生的感染不能诊断为手术切口感染 C

A、10天以后

B、20天以后

C、30天以后

24.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普通病房中的隔离要求包括 A

A、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B、多名疑似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C、感染性疾病患者必须单室安置。

25.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 A

A、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N95口罩

26.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A

A医用防护口嚣

B外科口罩

C纱布口罩

27.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胸穿、腰穿操作时应戴(C)

A、清洁手套

B、乳胶手套

C、无菌手套。

28.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C

A、可以不戴手套

B、无菌手套

C、清洁手套

29.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 A

A、隔离衣

B、防护服

C、清洁的衣服

30.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 B

A、隔离衣

B、防护服

C、清洁的衣服

31.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下列情况应戴帽子 C

A、医生查房时

B、门诊接触病人时

C、进行无菌操作

3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A、普通感冒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B、普通感冒通常不能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普通感冒通常应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33.根据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将抗菌药物分为几类进行分级管理? A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3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D

A、30%

B、40%

C、 50%

D、 75%

3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A、标准预防+ 空气传播

B、 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

C、标准预防+ 接触传播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

36.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D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37.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 D

A.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B.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C. 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D. 以上都是 

38.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A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39.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40.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病原体是 D

A.念珠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艰难梭菌

41.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B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D.采用选择性脱污措施,减少内源性感染

42.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 D

A.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B.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C.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D. 以上都对

43.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D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军团菌

44.病人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后,发热>380C,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临床可诊断为: C

A、输血相关感染

B、局部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败血症

45.传染病分哪几类? A

A、甲类、乙类、丙类  

B、甲类、乙类  

C、甲类、丙类

D、甲类、戊类

46.甲类传染病指哪些? A

A、鼠疫、霍乱

B、麻疹、天花

C、非典型肺炎、滋病

D、肝炎、肺结核

47.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的隔离措施不正确的是:C

A、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B、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患者的活动范围

C、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0.5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D、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48.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B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49.医疗废物在分类收集时,应存放于 ( C )

A.无需存放,可露天放置

B.生活垃圾袋

C.医疗废物专用的包装袋、锐器盒

D.纸盒

E.塑料桶

50.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属于 ( B )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

二、多项选择题

1.手术野无污染的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ABCD )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BCD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BCD: )

A、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 ABC )

A、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的结果选择抗生素

B、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前,可根据患者情况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C、住院病人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应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D、门诊病人不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5.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多重耐药菌包括(ABC )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 沙门氏菌 E、以上都是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3大要素指( ABD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耐药菌

D、易感人群

E、以上都是

7.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BCDE

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手套

8.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ABCD

A、手卫生

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安全注射

D、穿戴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9.手卫生包括( ABC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1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BCD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11.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BCD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2.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B、C、D、E)

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预防

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

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D、清洁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

E、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13.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BC )

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

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

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本送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检

14.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ABCD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15.产ESBL的细菌对( ABD )均耐药 。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加酶抑制剂

D、氨曲南

16.MRSA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ABCD )

A、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B、遵循手卫生,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C、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后抹布应消毒

D、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解除隔离

17.手术中病人低体温危害( ABCD )

A、可使病人氧摄入降低

B、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C、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

D、使伤口愈合延迟

18.手术中病人可采取以下保温措施( ABC )

A、采用保温垫或电热毯

B、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C、采用热灌洗溶液

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19.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诊断要点包括(ABCDE )

A、发病前有应用抗生素的病史; 

B、明显腹泻病伴有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 

C、粪便检查见有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或细菌毒素实验阳性; 

D、内窥镜检查或X线检查可见假膜; 

E、应用对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治疗有效。

20.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ABCDE )

A、多次进行侵入性操作

B、使用未经完全灭菌的各种医疗器械

C、环境污染严重,如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

D、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E、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

三、判断题

1、手套可以有效阻隔病原体传播,戴手套操作可以不用洗手。(×)

2、 MRSA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3、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4、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低于肘部。(×)

5、接触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6、取用无菌包之前应该洗手。(√)

7、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9、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

10、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11、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12、发生于术后30天以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13、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

14、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15、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选用低效以上的消毒方法(×)

1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7、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18、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镜(×)

19.某科室的住院患者中,一周内发生了3例同种同源病原体感染的病例,不是医院感染暴发。( ∨ )

20.采用隔离措施,可以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 × )

四、简答题

1、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

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何谓上呼吸道感染?

答: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

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

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

急性炎症。

3、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

答:(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

现)。

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

所致。

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

释。

(2)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①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

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 ≥15cfu/平板即为阳性。

②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

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

出同种细菌。

4、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点?

答:(1)临床诊断

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

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①发热

②厌食

③恶心、呕吐

④肝区疼痛

⑤黄疸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等任何一种肝

炎病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

说明:应排除非感染性病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酒精、药物

等)和胆道疾病引起的肝炎或损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