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生产箱纸板、瓦楞纸、涂布白纸板及生活用纸等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制浆造纸企业进行制浆工序、造纸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587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 制浆造纸企业综合能耗
制浆造纸企业在统计期内,生产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 3.2 主要生产系统(直接生产系统)
对于采用自制纸浆生产纸张的制浆造纸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是从纤维原料经计量进入备料输送设备始至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
对于采用商品浆生产纸张的造纸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是从浆板经计量进入打浆工序开始,到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 3.3 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
机修、供水、供气(汽)、采暖、制冷、仪表和厂内原料场以及安全、环保装置。 3.4 附属生产系统
附属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职工休息室、更衣室、中控室、中心化验室、成品检验室等。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称为间接生产系统。 4 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现有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应符合表1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的要求。
表1 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产品名称 涂布白纸板 瓦楞纸 箱板纸 生活用纸 新闻纸 牛皮纸 纱管纸 脱墨废纸浆 废纸浆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kgce/t) ≤320 kgce/t ≤300 kgce/t ≤280 kgce/t ≤450 kgce/t ≤390 ≤485 ≤340 ≤300 kgce/t ≤150 kgce/t 备注 含脱墨浆 含制浆 注:配用自制浆(如脱墨浆、废纸浆)的,应按配用百分比计入自制浆的能耗指标,其能耗限额=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K×自制浆能耗限额;K- 自制浆配用百分比。 5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5.1能耗统计范围及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5.1.1 统计范围
5.1.1.1 企业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制浆造纸企业综合能耗是企业用于生产全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主要生产系统、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还包括统计期内企业各种能源的损失量。不包括生活用能(如企业系统内的宿舍、学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商业服务和托儿幼教等)和基建项目用能以及企业外销(转供)的能源。 5.1.1.2 制浆工序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制浆工序综合能耗包括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的分摊量。
制浆工序主要生产系统,是指从纤维原料经计量进入备料输送设备开始,到成品湿浆或浆板入库(或纸浆装车销售)为止的各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包括备料、除尘、蒸煮、洗涤、净化、筛选、漂白、浓缩及漂液(化学品)制备、黑液提取、碱回收、中段废水处理。成品浆板还包括浆板抄造和直接为浆板机配备的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风干燥系统、通风系统、通气和冷凝水回收系统、白水回收系统、供水系统。废纸制浆主要包括碎解、高浓除渣、粗筛、中低浓除渣、精筛及脱墨、漂白等。 5.1.1.3 造纸工序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造纸工序综合能耗包括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的分摊量。
造纸工序主要生产系统,是从浆板(或自制浆)经计量进入打浆工序开始,到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包括打浆、调成、流送、抄纸、复卷、切纸(打孔)、选纸、(折叠)包装、机内涂布、机外涂布以及直接为生产系统配备的辅料制备系统、涂料制备系统、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风干燥系统、纸机通风系统、干湿损纸回收处理系统、纸机通气和冷凝水回收系统、白水回收系统、纸机供水和高压供水系统等。 辅助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气、采暖、制冷、仪表和场内原料场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
附属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中控室、中心化验室、成品检验室等。
生产多种产品时,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按间接能耗分配比例分摊。
本企业自产转换的耗能工质和自供水因已计算了相应能源消耗,故不再重复计算。只统计计算外购的耗能工质和水(自来水)。 系统回收利用的余热,用于本系统时不计入综合能耗,送出本系统时,折算为标准煤从本系统综合能耗中扣除。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能应计入本系统能源消耗。 5.1.2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的系数以各种能源在报告期内实测的收到基低位热值除以每千克标准煤的低位热值所得的商(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小数)为准。没有实测条件的,采用附录A中该能源的平均低位发热值对应的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电能(包括企业自备电站送出的电)折标准煤系数按当量值取0.1229kgce/kwh。 外购蒸汽(包括企业自备电站送出的蒸汽)折标准煤系数按蒸汽的实际压力、温度查得的热焓值除以每千克标准煤的低位热值所得的商(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小数)为准。 本企业采用工业锅炉自产蒸汽或热力,其蒸气或热力按实际投入的能源实物量折算标准煤。
外购的耗能工质和外购水(自来水)折算标准煤的系数采用附录A中给出的折算系数。 5.2 计算方法 5.2.1综合能耗的计算
5.2.1.1 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
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按式(1)计算:
n
Ez=∑(es×ρs) ……………………………(1) s=1
式中:
Ez——统计期内企业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s——统计期内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s种能源实物量,单位为实物量单位; ρs——第s种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系数; n——能源的种类数。 5.2.1.2 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
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按式(2)计算
n
Ej=∑(eji×ρi) ……………………………(2) i=1
式中:
Ej— 企业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ji— 统计期内企业间接生产系统消耗及能源损耗的第i种能源的实物量,单位为
实物量单位;
ρi—第i种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系数; n——能源的种类数。 5.2.2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某种纸(纸浆)产品综合能耗按式(3)(4)(5)计算:
Eci=Ezi +Eji …………………………… (3)
n
Ezi=∑(ezi×ρi) …………………………… (4) i=1
Eji=ξi·Ej …………………………… (5)
式中:
Eci —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zi —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tce); Eji —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的分摊量,单位为吨(tce):
ezi——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单
位为实物量单位;
ξi——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分配到某种纸(纸浆)产品上的分配系
数,即间接能耗分配比例;该间接能耗分配比例等于某种纸的主要生产系
统综合能耗占企业全部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的比值。按式(6)进行计算:
ξi=Ezi/ Ez …………………………… (6) 5.2.3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某种纸(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7)计算:
Edi=Eci/Mi …………………………… (7) 式中:
Edi—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
(kgce/t);
Mi — 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的合格品数量,单位为吨(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和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A.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A.1。
表A.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原煤 洗精煤 洗中煤 其他 洗煤 煤泥 焦炭 原油 燃料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煤焦油 粗苯 薪材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催化烧焦 油田天然气 气田天然气 煤矿瓦斯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a.发生炉煤气 b.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c.重油热裂解煤气 d.焦炭制气 e.压力汽化煤气 f.水煤气 热力(当量值) 电力(当量值)
kJ/kwh kJ/m 3单位 kJ/kg 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 20908 26344 8363 8363~12545 28435 41816 41816 43070 43070 42652 33453 41816 16744 50179 46055 39724 331 35544 14636~16726 16726~17981 3763 5227 19235 35544 16308 15054 10454 3600 折标准煤系数 0.7143kgce/kg 0.9000kgce/kg 0.2857kgce/kg 0.2857~0.4286kgce/kg 0.9714kgce/kg 1.4286kgce/kg 1.4286kgce/kg 1.4714kgce/kg 1.4714kgce/kg 1.4571kgce/kg 1.1429kgce/kg 1.4286kgce/kg 0.571kgce/kg 1.7143kgce/kg 1.5714kgce/kg 1.3571kgce/kg 31.3300kgce/m 1.2143kgce/m 0.5000~0.5714kgce/m 0.5714~0.6143kgce/m 0.1286kgce/m 0.1786kgce/m 30.6571kgce/m 31.2143kgce/m 30.5571kgce/m 30.5143kgce/m 0.3571kgce/m 0.03412kgce/MJ 0.1229kgce/kwh 333333
A.2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参考见表A.2。
表 A.2能耗工质能源等价值
名 称 新水 软化水 除氧水 压缩空气 鼓风 二氧化碳 氧气 氩气 氮气(做副产品时) 氮气(做主产品时) 乙炔 电石
起草人: 甘久明 王 林
单位耗能工质耗能量 7.53MJ/t 14.23 MJ/t 28.45 MJ/t 1.17 MJ/m 0.88 MJ/m 6.28 MJ/m 11.72 MJ/m 1.0537 MJ/m 11.72 MJ/m 19.66 MJ/m 243.67 MJ/m 60.92 MJ/kg 33333333折标准煤系数 0.2571kgce/t 0.4857 kgce/t 0.9714 kgce/t 0.0400kgce/m 0.0300 kgce/m 0.2143 kgce/m 0.4000 kgce/m 0.0360 kgce/m 0.4000 kgce/m 0.6714 kgce/m 8.3143 kgce/m 2.0786 kgce/kg 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