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靖边九小校园文化建设

靖边九小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爱玩科技网
 打造月季主题文化 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品德教育奠基础 文化建设促发展

榆林市靖边县第九小学

靖边九小创建于2011年,由县委、县投资530多万元,将原靖边二中校址改建成一所高标准的县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00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1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3人,教学班24个,学生1588人。学校现拥有少队部、多功能报告厅、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教师书屋,艺术教室等一部一厅十室,校园网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班班通”。

为了肩负起协调靖边小学教育均衡高效发展这一重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 九小将创建成四个教育实验基地,即“学生养成教育实验基地,教师成长培训基地,特色课程实施基地,家长培训基地”,并坚持“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重发展”的办学风格,树立以高效创新为动力,以求实向上的工作作风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

1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集

本,贯彻“轻松学习、快乐成长、注重养成、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严格实行“精心、精细、精致”的三精管理制度,提倡“以人为本、严慈相济”的育人理念,奉行“三爱”教育,即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坚持规范办学,质量立校,逐步形成“文明、勤奋、合作、创新”的校风,“奉献、求是、创新、高效”的教风和“乐学、启知、精思、扎实”的学风。

近年来,我校以品德教育为抓手,凸显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以校园文化建设促发展。如今,“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主题,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的核心追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为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制定了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且落实效果好。加大对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宣传。我校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国旗下教育,以及入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趣味运动比赛、节日文化、艺术节、读书征文等活动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与领会,去探索校园文化的自身规及和教育改革相联系的内涵实质,真正做到高度认识和大力推广校园文化。

二、重视德育教育,创新打造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

2

打造月季主题文化 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我校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核心。注重培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结合品德教育形成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以德育奠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我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明确,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有特色。2013年,我校被确定为靖边县青少年品德教育重点学校。我们以此为契机,把品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养,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突出德育文化的引领作用,我校结合实际,注重校园文化创新,在各班教室门前的墙壁上设立了“才艺大比拼”、“人人争当品德模范”栏目、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人人争当品德模范蔚然成风。学校现有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道德模范1人,市级道德模范1人,市级美德教师7人,县道德模范2人,县级品德美德教师31人,各级品德模范学生87人。广大师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从而有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是锤炼师德,铸造教师文化。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力量,我校从增强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入手,加强师德修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多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狠抓干伍思想作风建设,要求班子成员树正气,讲团结,身先士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时时处处为教师作出表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设师德大讲坛,领导教师轮流登坛讲座,认真查摆整改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拒绝补课,拒绝搭配教辅资料、拒绝体罚学生、拒绝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要求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德,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集

三、建一流基础设施,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把基础设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学校的各种标牌精致规范,校门、校牌设计整洁大方,创建体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文化建筑;有规范的宣传橱窗、阅报栏;走廊、过道和室内悬挂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并绘制了学校宣传片,体现学校特色。学校整体布局合理,各区域文化主题鲜明。规范班级文化建设,班训、班规、学习园地等文化内容布置上墙,教室内国旗仪式,学生守则及规范等张贴规范,黑板报、读书角经常更新,班级文化有特色。我校加强图书室管理,藏书量按规定配备,并逐年增加;阅览室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图书、报刊、能满足师生需要,并能全天开放,利用率高。音、体、美、科技、实验、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教育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各专用教室管理规范,有校内外德育基地、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学校建有校史室、荣誉室、陈列室等,形式多样,氛围浓厚。校园美化绿化到位,基本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格调高雅,富有教育意义。学校在净化的同时做到美化。各楼层的文化精心设计,色彩艳丽,内涵深远。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的基础上,按统一要求布置,同时又提倡各班级在兼顾规范的同时,适当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各班级

4

打造月季主题文化 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的品位,为全校同学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办公室美化工作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各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置身校园,不仅温馨愉悦,还会使人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四、注重课程文化建设,开设“七彩活动课”

学校把课程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2011年建校伊始,我校开发了独具个性的七彩活动课——“主持 朗诵”、“陕北跑驴”、“民间剪纸”、“艺术舞蹈”、“ 我爱探究”、“ 艺术绘画”、“艺术折纸”、“艺术合唱”和“趣味英语”、“国学教育”“生命教育”等36个综合实践课程,我们倡导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培养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提升到文化层面来管理,在课程建设、体系确立、评价模式等方面充

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5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集

五、打造节假日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将德育教育与各种文化活动相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大型艺术展演,环境日与县环保局联合举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环保教育活动,环保杯师生演讲比赛、文艺汇演。重阳节走进老年公寓,开展敬老、爱老、孝老活动。与县老年大合举办“大手拉小手 共筑”。与县文化馆联合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活动。成立少年警校班。2013年10月,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合举行“心手相连,放飞梦想”手拉手实践体验活动。清华附小是全国名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清华少年,学校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美好的品德。活动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活动情况简介),我们通过这次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感,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不同的小朋友。两校同学一起手拉手共筑教育梦,让生活在陕北靖边和北京两个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学生互相了解,增进交流,也对加深两校学生彼此间的友谊,实现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互助互学、友好往来、共受教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陕西山叠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县慈善协会联合举办了“山叠纪企业树品德,慈善协会送温暖”活动,“汇聚爱心、给力九小”爱心捐赠活动。扎实开展了党员志愿者“帮困助学一对一”活动。倡导“日行一善”,做中国好公民。寒暑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简介活动):研学旅行,读书、做家务、进社区、下农村、吃农家饭、帮农民伯伯卖西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6

打造月季主题文化 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六、将文化建设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成立百人家校委员会;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家校开放周,家校论坛;教师课堂教学展示(60节);学生综合素质展示;家校研讨会、家庭教育讲座、品德教育走进家庭、品德模范家长评选活动。要求家长不打麻将、 不酗酒,绿色出行、认真学习家教知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让家长

理解学校,支持教育,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7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集

七、校园文化建设成绩喜人,硕果累累

文化建设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也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建校五年来,我校获得了“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榆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榆林市优秀少先队集体”、“榆林市卫生先进单位”、“靖边县品德教育试点学校”、“榆林市绿色文明示范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等50多项荣誉,市教育局、县委、县府等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2016年7月,在县委县、教育局的英明决策下,我校与新建靖边十五小创建了九小十五小紧密型联合体学校,成功招生903名,缓减城区招生压力,有效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把经验成果化成动力,把学习收获变为行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竞相发展、全面跨越的生动局面,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