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问题探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问题探讨

来源:爱玩科技网
辩才经论坛 ■l TE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 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两种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计量和 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价方应 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 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 以账面价值计量。尽管准则正逐步完善,然而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中相关税费问题仍惹人争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 关税费之和 均未明确指明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都包含哪些税。 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_『=支付补 本文将对非货币性资产相关税费的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所放弃的对价 说明。 的一部分;对于收到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 价外税价内税 换入资产的一部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以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 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然具有商、J』,实质但换入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交 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应 以换出资产 易双方卡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 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无论是 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否支付补价,均不能确认损益。收列或支付的补价作为确定换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入资产成本的调整因素,其中,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是 账面价值减去补价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 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 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与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中涉及税的情况 相比,非货币性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固定或 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卡霞聚焦于换出 不可确定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 资产涉及的相关税费是应该计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还是抵 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 减换出资产的交换损益,以埂当涉眨这一特殊税种时又 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 该如何处理。根据会计准则,很多人认为非货币忡资产交换中 占整个资 志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 所应支付的一切税费都应计入换人资产的成本。其 ,这是一一一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种误解。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并不是应支付的所有税费,那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不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 么到底什么样的税费应计人换入资产的成本呢?下面以~一项资 资产、一项资产换人多项资产、多项资产换人一项资产,还是多 产换入一项资产且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为例展丁F具体分析。 项资产换人多项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都规定了确定换 1、涉及的情况 入资产成本的计量基础和交换所产生损益的确认原则。 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T、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 (1)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 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 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 税属于价外税。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 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纳税人分为…般纳税入和 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 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处理相对简单,不存在 允价值更加可靠。 销项和进项。小规模纳税人一般不会涉及非货币性资产 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 交换,下文的论述所涉及的情况均属一般纳税人。 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就一定会涉及损益的确 一般情况下,企业换出的资产需要收取销项税,而 认,因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通常是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 对换入资产需要支付进项税。销项税在进行正常 …资产账丽价值的差额,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予以实现。 的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 F也需要收取。换言之,它构成了为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确定换人资产成 取得换入资产所付出的对价的一部分。所以的销项税额 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分情况 必然要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日前,我国的进项税额存 处理。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 在两种隋况:可以抵扣和不可以抵扣。我们从这两方而进行讨论。 (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 (1)换入资产进项税额能够抵扣。进项税额是指纳 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 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承担的税额。增值 7D6 《当代经济}2013年第11期 ¨¨ * 经论坛 ÷ 董 eO TEMPO转ARY£CON O黼llcSC●■■■■ I税进项税在进行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需要支付,在进行非 价值+销项税额一的进项税额一补价;甲公司 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换人资产~般情况下也需要支付增值 税进项税。也就是说,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对价支付了换 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的进项税。这个进项税如果 能够抵扣,则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因为任何一项资产的成 本是为了取得该项资产并使之达到可使用状态的一切合理的、 必要的支出。 收到补价: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值 税销项税额+补价。 2、涉及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的情况 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都属于价内税。国家规定 价内税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 而税款包含在销售款中并从中扣除。因此 价内税均需要由企 业自行承担,不能在价格以外向顾客另行收取。 正常的货币性交易情况下,用货币直接进行货物的购买, 应该收取与换出资产价值相等的金额,需要缴纳的消费税、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时,大多的的进项 税额都是可以抵扣的,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涉及补价和 不涉及补价。不涉及补价时,当换入资产的进项税能够 抵扣,且换出资产存在销项税额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 业税等价内税应计入与其相对应的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 和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都应计入换入资产的人账价值。换 人资产的人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增值 税销项税一换入资产的进项税。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 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 销项税一换入资产的进项税一补价;支付补价 方:换入资产的人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 销项税一换入资产的进项税+补价。 (2)换入资产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不得从 销项税额中抵扣主要包含以下六种情况:购进固定资产;用于 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 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 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 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资产出现上述的情况,换 入资产的进项税就不能够抵扣。当换入资产的进 项税不能够抵扣,且换出资产存在销项税额时,换入资产的增 值税进项税不应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换出资产的增值 税销项税仍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因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 值不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换出资产的销项税 减去换入资产的进项税。我们从不涉及补价和涉及补价 两种『青况讨论。不涉及补价时,当换人资产的进项税不 能抵扣,但换出资产存在销项税额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的销项税额,不再扣除进项税 额。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方: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 的公允价值+的销项税额一补价;支付补价方:换入资 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的销项税额+ 补价。 (3)简单举例分析。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 加强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情况的理解。 甲、乙两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甲公司用存货与乙公司的 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行交换,且乙公 司需要额外支付给甲公司小于25%的补价。甲公司和乙公司换 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如何处理? 分析:甲公司用存货进行交换,需要上交的销项税 额,并收到补价,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乙公 司用固定资产进行交换,需要上交的销项税额,并支付 相应的补价,且换入存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乙公司支付补价: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 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应计人“营业税金及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 花税在“管理费用”等科目核算。这些价内税直接计入损益。 根据货币性交易,可以同理进行思考:当进行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的时候,涉及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对价,【乜应该是换出 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照成本原则,换入资产的成本应该是换出 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应该包括换出资产需要缴纳的消费税、营 业税等价内税。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准则所指的应计入换入资产的入 账价值的相关税费只包括——价外税,不包括营业税、 消费税等价内税。当涉及时,还需要考虑的进项 税额能否抵扣。当进项税能够抵扣时,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 值;不能抵扣时,不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及简单举例,对会计准则及其讲解中未 能阐释明晰从而引致学术界争论、实务界困惑的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中涉及到的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说明,弥补了准则 及其讲解的不足,对消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会计处 理的争论和实务界的困惑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课题来源: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名称:后危机时代财务 会计基本信息质量特征与准则变革路径研究;课题代号: W2012002;主持人:董盈厚。)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财政部会计师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 版.2010.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波经济出版, 2012. [4】龙月娥、吕敏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处理的逻辑 推演——基于会计主题假设Ⅱ].会计之友,2012(10). [5]蒋季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的处理U].财会月刊, 2012(13). (责任编辑:刘冰冰) 《当代经济}2013年第11期 7D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