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园:
何园,为晚期时期何芷舠在扬州所建。不仅深谙中国园林自然式的山水境界,其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更是观念创新,堪称独一无二。
因何园建于晚清时期,在建筑形制上汲取了西方的经验,如中西合璧的玉绣楼。更为可贵的其是在建筑布局上,具有开放式的理念,彻底打破了中国古典园林景区与住宅前后分区的传统布局观念。园主在片石山房双槐园旧址的基础上,又在北面地界上建造以水心亭为核心的大花园,将两层环形四合回廊的住宅玉绣楼建造在中间位置。又以玉绣楼住宅为中心,北隅建有藏书楼(即蝴蝶厅)、读书楼,东域有可品茗抚琴赏花的船厅,毗邻有奉养老母的小院赏月楼,东部有客居区、生活服务区所在的东二楼、东三楼和骑马楼,乃至东南有片石山房和祠堂等各处。这种园主居住区处于全园中心位置、宅园互渗的园林布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创新观念。
由于这种崭新的建筑布局,何园在建筑空间点与线的处理上采用了各种两层回廊作为全园主要通道的做法,使整个何园各楼点在上下两个平面上组成四通八达的一个可控的立体环式网络。而这种由复式回廊而成的立体环状网络也成为何园最主要的特色,加上回廊上的各色镂空花窗、吸收西洋风格将其与中国古典园林巧妙融合等特点,使得何园被誉为“江南孤例”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史上“晚清第一园”。
2.北京城与三山五园
3.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地处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是欧洲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以规则式布局为主,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其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作为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兰特花园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各级台地用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多种形式水景以供欣赏,与雕像结合作为各局部中心。除了中轴布局、台地、巴洛克的理水和雕塑外,兰特庄园的植物种植也颇具特色。它从最典型的规整欧式园林风格开始,随着层次的变化,渐渐展现出植物的自然形态,到至高点以充满野趣的园林森林的环绕结束,实现了完全的人工向自然的过渡,是意大利古典园林中难得一见的人类意识向自然融合的表现。
兰特庄园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局上,从主体建筑、水体、雕塑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典型的均衡、大度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与特色与高雅的品格,是园林艺术中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一。
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区别在于:
意大利在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唯理论的影响下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于是在其古典园林空间布局中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与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而中国秉承“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在古典园林空间布局中中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与“诗情画意”的自然式深邃意境。通过借景、 对景、 分景、 隔景等手法的应用,将自然界的美景浓缩于庭院中,营造出以小见大、 曲径通幽、 虚实相生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