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族精神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来源:爱玩科技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21 2010 美国民族精神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崔雪茹 摘要:探讨和借鉴美国民族精神,对加深中关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完善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我国应该借鉴:美国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美国民族精神促进其独特企业精神的形成;美国民族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解读:美国民族精神与法律、道德体系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美国民族精神;企业精神;人与自然关系;道德体系 中图分类号:D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O10)21-0026—03 作者简介:崔雪茹(1980一),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 传统伦理。 收稿日期:2010—07—30 中国与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教会孩子区别 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正确与错误”[ ]252。美国华盛顿D・C《大西洋月刊》的著 名编辑詹姆斯・费劳斯在《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一文中 指出:“我们应当向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的学校学习, 强调发奋努力的重要意义。美国的教育家们抱怨,学 校担负着过多的道德和社会使命,这妨碍了真正的教 善良智慧。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坚定不移地 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国家 现代化建设。美国人民乐观进取、务实创新,用200多 年时间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讨和借鉴美国民族精神, 对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完善和发展中华民 学.但日本学校承担的道德使命更明确,尤其在小 学 ” 现任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国际教育委员 会S・拉姆勒指出:“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公民, 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 理,心态来看待事物’ ”“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 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_4 族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美国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 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民族与国家。美国意识到民 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 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美国道德教育的 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使不断涌人的移 民“美国化”。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强调要 培养对国家具有强烈忠诚感的美国人。让青少年具有 民主精神。勇于开拓。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由此造就 了一批敢做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rI]。美国不 越注重培养民族精神的国家,道德教育就越有成 效。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爱祖国是中国人民的最起 码、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全民族的崇高道德。同 时。把青少年道德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 化传统中,重新审视、阐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 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 真正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5】。 断地向青少年灌输:美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它 的制度是最好的。科学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时时面 二、美国民族精神促进其独特企业精神的 形成 一临着威胁,某国家的导弹能打到我们国家.某国家的 经济会赶上我们,对我们构成威胁,而我们的美好生 活有可能遭到破坏。美国仅博物馆就有7 000多家. 特别是注重美国成就史教育。 , 个国家之所以兴盛和持续增长是有原因的.而 一个国家之所以衰败和停滞不前也是有原因的。美国 在美国,调查资料表明约有2/3的人认为,学校 应在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方面承担责任。1988年 l0月,当时的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在《重视优等教 育》一文中指出,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 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 一文化是世界上最多元开放、混合纷乱的文化,但是,几 乎所有的社会学家、文明研究者公认,作为美国赖以 立国、作为其文化核心和持续原动力的还是民族精 神。民族精神就是美国人开创兴旺产业背后的伟大精 神力量。 中国现在正经历传统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26— 的转型时期,中国的企业和职工们,正刚刚发展市场 经济和产业经营.当下的市场经济状况类似清教徒在 美国建国前后创业的状况。中国真正确立完善的市场 经济.还需要起码50年的时问。也就是说,在未 来50年中,我们还必须持续地创业。创业阶段最需要 的就是创业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清教徒 的创业精神理所当然成为我国企业及其员工急需的 也出现了一些诸如环境、生态危机的问题,威胁着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也开始认识到,解决环境污染、 生态危机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物质技术手段,还必然 使人类意识提升到自觉层面。从价值观上正视自然, 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问建立起新的伦理关系,这样人类 才会热爱、尊重和敬畏自然.从而为解决危及地球自 身以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提供可能途 径。美国传统的主客二分式和强调主体性的哲学在现 代已被超越,在人与自然关系、生态问题上颇具影响. 的诸如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大地伦理、森林伦理等绿 色伦理.还有后期的海德格尔哲学(当然比生态哲学 精神食粮_6_ 。 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上,一份由全 球领先的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 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就如何鼓励企业的创业精 神进行的一项为时3年的调查报告称:上世纪80年 要深刻得多),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和万物 存在的目的,人类仅仅是世界的成员之一。建设性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是宇宙中的存在者,人应该以感 恩之心对待宇宙,包括字宙中的其它生命,生态体系 代的中国企业最缺什么?他们的结论是:创新意识。2l 世纪的中国企业又缺什么?他们的答案是:创业精神。 报告说: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已经能够 全面认识创业精神和高度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中国 97%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创业精神对于他们的 企业非常重要.88%认为他们的企业在未来三年里将 会变得更富创业精神 』2。 创业精神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内在的、不可抑制 甚至是发自生命的一种原动力。正是这种原动力,使 沃尔玛的前总裁山姆・沃尔顿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 与顺便来探望他的一位商店经理讨论销售数据;正是 这种原动力,使福特公司以自己的前途作“赌注”,大 就是人和其它生命共同的家园。 正如人对人的奴隶制必须废除一样,人对物的奴 隶制也必须废除。由此我们看到,人与万物之间的关 系不是占有、征服、改造与利用的关系,而是不同世界 成员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因 此,人不仅要关心人,还要关心动物和植物,关心所有 生命,关心生态整体,把尊重自然看作一种责任,使我 们的功利性生存转化为“诗意的栖居”。这种思想应被 借鉴到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中。自然生存环境和 条件对民族的性格、社会心理及整个民族文化精神起 胆地向着“使汽车大众化”的目标前进,从而为人类真 正地进入汽车时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的 这种原动力.其真正来源就是植根于生命信仰的清教 徒精神[6J 。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就是清教徒们开拓北 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固然表 现其民族的精神状态。也现实化到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和情感方式中,但民族精神中不能不包含对自然的 理解和态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其文化进程中 美洲时的创业精神!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开拓市 既受自然的束缚,又能超越束缚。人类利益只是整个 生态系统的一个小部分.因此人类应该主张人与自然 场、拼命使财富增值、并使这些经营活动神圣化;英国 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一句名言成了清教 合一(不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初的天人合一,而是更高 级意义上的合一),在改造和顺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中 保持张力与平衡,从内心升华出热爱、认同、尊重自然 的精神 。 徒精神的精辟概括:“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 地捐钱”[ :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刻苦禁欲、履行 天职、充满信心、担当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 样的企业家,更需要像清教徒一样的员工。如此,我们 才能创造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企业和公司才能 开拓市场、扩展基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履行最大的社 四、美国民族精神与法律、道德体系的协 调关系 美国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作为美国人信仰的教,对美国法律传统的形 成、演化及其实在法的制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教就没有美国法律制度。它 的影响不仅在表层意义上,比如有些仪式来自宗教, 更是在内在精神上_7]。 会责任,而我们的国家才能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成 为名列前茅的世界经济强国 J1。。 三、美国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有重新认识 和解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在世界上必须首先 解决的基础性的问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给我们 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丰富的同时,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有着内 在的历史关联和思想关联。这也是美国法律制度的文 27— 化基础。美国现代法学家庞德指出:“宗教观念在美国 摆脱内在及外在的束缚与压制,个人的智慧与能力得 到充分展现。个人自由意识得到普遍认同。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 法律的形成时期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考虑 清教,我们就难以得到美国法制史的完整图画,也就 无法理解上个世纪的美国法律。”[8]∞宗教和法律都是 性.但在吸取他人之长时,中国文化绝不要丢掉传统 中的理性成分。这样中国的国民性也就不会丢掉理 性。儒家一直重视“内圣”,“仁”实质上是一套道德体 社会价值观的表现形态,都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和制 约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控制人的内心,后者制约人 的行为。美国法律制定中所倡导的“人性升华”、“良心自 由”的原则,体现了对个人主义、个体的尊重和重视,并 且能使外在的法律规则内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 宗教和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行为规范,是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美国的道 系,它是主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基础。儒 学中的理性成分是东方哲学中的宝贵遗产,赋予它新 的时代内涵将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终极 价值 解决美国人所遇到的精神危机。一个充满儒家 伦理精神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情的社会,有些美国人也 德。美国道德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美国法律的核心也 是个体本位,法律、道德和宗教是协调一致发展.构成 了一个相对系统和稳定的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大体是一致的[7l。 这一史实对我们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有一定启 发意义:正确处理法律、道德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协调 关系。这三者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民族精神是最 终目的,法律是手段。道德是核心,它们指向共同的价 意识到了这一点[9]。否定儒家文化传统势必造成社会伦 理的断层和空白.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失落与困惑。 同时。我们不能将美国国民性中的实用主义和个 人主义绝对化。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固然带来了美国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如不加以节制,它给美国社会 确实会带来致命的东西。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 曾警告说,美国人性格中的有些方面——他称之为个 人主义.而不是传统的自我主义——有可能最终将美 国人之间隔绝开来。而破坏自由的条件。个人主义是 市场经济操作的伦理基础.如何遏制个人主义的恶性 膨胀。如何建立社会的调节机制,这是中国文化思考 的问题之一。 值目标,因此必须在这三者间保持平衡。民族精神作 为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它的建构固然离不开每个社 会个体对它的认同和接受与个体的文化创造活动,但 同时也需要法律为之提供必要的保障,需要人们的道 德自觉为之提供一定的支撑,法律与道德应该在现代 美国民族精神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内容,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包容、理性的文化传统,取长 补短.从而不断发展和丰富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世界 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民族精神的建构中各司其责,两者既要相互分离,又 要相互作用。民族精神激发道德力量,推动道德建设, 道德力量支撑民族精神。既要把民族精神外化为人们 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原则规范内化为人们道 德自觉,又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使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社会主体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的参与意识, 【1]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 研究,2002(3). c2]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在文化和道德实践中把握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 。 如果我们以体系性的组合来看待民族价值,从不 同的价值组合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美的价值差异以 及由此折射出的民族及民族精神的差异,从而能够在 差异中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中没有自 由的因素或少有自由的因素,往往抑制或扼杀了人的创 新精神.漠视人的主体性,当下的中国缺乏的也正是对 [3]美国人眼中的日本教育[J]_比较教育研究,1993(4). 【4】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l993(3). [5】贾仕林,崔景贵.全球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思 想・理论・教育,2001(12). [6]曼丽.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M】.北京:编译 出版社.2004. [7]董慧,夏增民.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闭.华 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个性自由的重视。因此,要关注人的自主性、性及选 择性。倡导在民族价值体系组合中群体价值共识基础上 【8]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曹玉堂,杨知,译.北京:华夏 出版社.1989. 的个体价值的张扬,尊重人的个性及追求,从而使个性 [93朱世达.中美文化比较及启示f J]_百科知识,1994(8). 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