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李先传》“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太祖后以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从元仪平邺,到义台,破慕容
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车驾..
还代,以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谓先曰:“今蠕蠕屡来犯塞,朕欲讨之,卿以为何如?”先曰:“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于是北伐,大破蠕蠕。转七兵郎。太祖问先曰:“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又问曰:“天下书籍,凡有几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记,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郡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太祖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太祖之讨姚兴于柴壁也,问先,对曰:“臣闻兵以正合,战以奇胜。夫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囚,兵法所忌而兴居之,可不战而取。”太祖从其计,兴果败归。太宗即位,问左右旧臣之中为先帝所亲信者有谁。时新息公王洛儿对曰:“有李先者,最为先帝所知。”太宗召先引见,拜安东将军。诏先与上党王长孙道生率师袭冯跋乙连城,克之,悉虏其众。乃进讨和龙。先言于道生曰:“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各五尺围,用填城堑。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道生不从,遂掠民而还。后出为武邑太守,有治名。世祖即位,征为内都大官。神䴥二年..卒,年九十五。诏赐金缕命服一袭,赠定州刺史、中山公,谥曰文懿。
(节选自《魏书·李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B.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C.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D.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B.国记,按时间顺序记述一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
C.郡县,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直接管辖。
D.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不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先重视经典书籍,鼓励集书。太祖要收集天下书籍时,李先认为从伏羲氏开始到现在天下的书籍不计其数,但皇帝喜好,收集起来不难,鼓励他搜集书籍。
B.李先回答皇帝问题,看法准确。太祖在柴壁讨伐姚兴时问李先的看法,李先认为用兵要以常法交战,战斗要出奇制胜,但姚兴犯了兵家大忌,可不战而取。
C.李先深受皇帝喜爱,担当重任。太宗即位后问周围人旧臣中谁被先帝看重,新息公回答说李先最受先帝赏识,太宗就召见李先,授予他安东将军。
D.李先策略分析正确,不被采纳。李先与长孙道生袭击乙连城时献计,让士兵每人准备一捆青草来填塞城壕,但长孙道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遂携掠民众而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
(2)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
【答案】
1.B
2.D
3.D
4.(1)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它,必将摧毁消灭。
(2)攻打城的西南面,断绝他们的外援,指挥急攻,敌人一定能被擒获。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少”与“后”都是时间状语,“少”修饰“好学”,“后”修饰“慕容永闻其名”,且“少好学”语意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D项。
“先”为人名,在“先劝永据长子城”中充当主语,应在“先”之前断开;“永”也是人名,充当“灭”的宾语,“慕容垂灭永”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但不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错误,太守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袭击乙连城时献计”错误。由原文“乃进讨和龙。先言于道生曰:‘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各五尺围,用填城堑。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道生不从,遂掠民而还”可知,选项中所说的计策是在讨伐和龙时李先所献的,不是“袭击乙连城时献计”。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遐振:震慑远方,极远处亦受到震动和影响。举兵,发兵。摧殄:摧毁消灭。
(2)第一个“其”,代词,代和龙城。绝:断绝。勒兵:指挥。贼必可擒,被动句。
参考译文:
李先,字容仁,是中山卢奴人。年轻时好学,后来慕容永听说他的名声,迎接他做主要的谋士。李先劝慕容永占据长子城,慕容永于是称帝,任命李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了慕容永,李先迁徙到中山。皇始初年,李先在井陉归顺。太祖后来任命李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跟从元仪平定邺城,到义台,打败慕容
的,回师平定中山,李先每一次献
策,所向攻克平定。皇上回到代地,任命李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对李先说:“如今蠕蠕军屡次来侵犯边塞,我打算讨伐它,你认为怎么样?”李先说:“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它,必将摧毁消灭。”皇上于是北伐,大败蠕蠕军。改任七兵郎。太祖问李先说:“天下什么书最好,可以增长人的精神智慧?”李先回答说:“只有经书。”(太祖)又问说:“天下的书籍,共有多少?我打算收集它,怎样能收全呢?”(李先)回答说:“伏羲创立制度,帝王相继承,以至于现在,世代相传的国史,天文和记述神秘事物的书籍不计其数。陛下果真想收集它,可严令天下郡县搜索并全部送来,陛下既然喜好,收集起来也不难。”太祖于是向天下颁发诏令,经籍渐渐收集起来。太祖在柴壁讨伐姚兴,问李先,(李先)回答说:“我听说用兵以常法交战,战斗以出奇制胜。高处被敌人占据,低处被敌人围困,兵法所忌讳的而姚兴就处在这种境地,可以不战而取。”太祖听从他的计策,姚兴果然失败而归。太宗即位,问身边旧臣中被先帝视为亲信的有谁。当时新息公王洛儿回答说:“有个叫李先的,最为先帝所赏识。”太宗召李先来会见,授
予他安东将军。诏令李先与上党王长孙道生率军袭击冯跋的乙连城,攻克它,全部俘虏该城守军。于是又进军攻打和龙。李先对道生说:“应当秘密地命令士兵人人准备一捆青草,每一捆围长五尺,用以填塞城壕。攻打城的西南面,断绝他们的外援,指挥急攻,敌人一定能被擒获。”道生不依从,于是携掠民众而返还。后来(李先)出任武邑太守,有善于治理的名声。世祖即位,征为内都大官。神䴥二年去世,享年九十五岁。诏令赐给一套金丝编织的显示等级的制服,追赠为定州刺史、中山公,谥号为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