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稿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稿

来源:爱玩科技网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费县第二中学 刘艳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这学期重点内容之一,与生活联系紧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概念,既是对光的反射的进一步学习,又为研究凸透镜成像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虽然对光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些了解,但是抽象概括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不够,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等效替代法” 经历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对称的虚像。 五、实验内容设计

首先,让学生参与 魔术 表演引入新课。

1

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 “平面镜成像” 实验。 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体验实验 六、实验方法设计

1、设置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2、实验探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从六个过程详细分析本节教学内容。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

上课前,我采用播放猴子海底捞月的视频,来稳定学生情绪,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渲染了气氛。

接下来,我将表演“魔剪断指”,首先打开魔剪,让学生手指伸进我自制的魔剪中间,合剪后,手指被“剪断”,而手指还在动,这是为什么呢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魔剪断指”的奥秘在哪里学完这节平面镜成像,你就会揭开魔术神秘的面纱。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小组讨论,大胆猜想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并仔细观察魔剪的结构,猜想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这一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设计实验,合作探究

我给学生准备了: LED灯、橡皮泥、薄玻璃板“贴了一层汽车防晒膜”、纸箱、方格纸和一些生活用品。让各小组进行讨论,自选器材并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比各小组实验,发现用橡皮泥做实验,更能充分地证明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很多物体都可以用来探究本实验,但他们都不是发光体,像的清晰度不够好.而教材中用蜡烛做实验既不环保,又不安全,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前面的蜡烛会变短,造成像和物不能重合,所以采用节能环保的蓝光LED灯来替代以上实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这些器材对比,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我对各组的实验方案给予评价并指出用玻璃板后面的物体去替代玻璃板前物体像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收集信息能

2

力。

(四)分析数据,归纳整理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我找了几份出现问题较多的学案,放在投影仪下展示交流,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 “像物不重合、近大远小”等问题。通过猜想、交流、分析、归纳、反馈等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尊重科学的实验结论的态度。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伴着优美的轻音乐播放唯美画面,让学生列举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平面镜,并利用老师提供的 PVC 管和平面镜,安装潜望镜,并观察潜望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接着播放光污染视频,让学生知道合理利用平面镜会造福人类,不合理的应用会危害人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环节达到德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六)共同进步,体验收获

作为本堂课的小结,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模拟镜前举重”,同学们裁判他们表演的是否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这种非文字形式的小结,更能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等效替代法”让学生经历了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从镜子的应用到平面镜的成像,又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生活,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尊重科学的实验结论,帮他们树立了实事求是的人生价值观。

九、自我评价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用一种高效节能蓝光LED灯代替传统的蜡烛来探究实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衔接;完成了教学目标。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满怀期待的去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

附表:(请把实验数据及结果填在下面表格中,若还有其他猜想,填在后面) 实验物像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平面成像情况(填 体到平到平3

次面镜的面镜的距关系(填镜距离“虚”、“实”)

数 距离“相同”、(填“相“不相等” “不相等”) (cm) 离(cm) 同) 1 2 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