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9年度气候影响评价

2009年度气候影响评价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09年度

萧山区气候影响评价

(2009.1~2009.12)

萧山区气象局

2010年1月10日印发

目录

气 候 综 述: ................................................................................. 2 一、基本气候概况 ........................................................................... 2 1、气候特点评价 ........................................................................ 2 2、主要气候要素特点 ................................................................ 2 2.1 气温 .................................................................................. 2 2.2 降水 .................................................................................. 4 2.3 日照、大风和大雾 ......................................................... 7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 7 1、强对流天气及其影响 ............................................................ 7 2、台风及其影响 ........................................................................ 8 3、连阴雨(雪)及其影响 ........................................................ 9 三、气候与农业影响评价 ............................................................. 11 1、茶叶 ....................................................................................... 11 2、蔬菜 ...................................................................................... 11 3、粮油 ...................................................................................... 12 四、展望性气候影响评价和建议对策 ......................................... 12 1、2010年天气气候预测 ......................................................... 12 2、建议、对策和风险评价 ...................................................... 13 表1 2009年气象要素实况表 ..................................................... 14 表2 2009 年气象要素实况表 .................................................... 15

1

气 候 综 述:

2009年,萧山气温偏高,年降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光照适宜。全年无大的暴雨洪涝,我区安全渡汛。降水总量较去年偏多,但月季分布差异大。今年梅汛期不典型,夏季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夏秋季台风活动较为频繁,但正面直接影响较少,仅8号台风“莫拉克”。入冬、降雪出现较往年明显偏早。

一、基本气候概况

1、气候特点评价

今年我区气候偏暖,降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继续偏高,除11月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外,其余各月气温均偏高,全年最高气温≥35℃高温日数出现了32天,极端最高气温40.3℃。年降水量正常略偏多,月季分布不均匀,2月下旬至3月上旬出现罕见连阴雨天气,持续天数达21天;梅汛期不典型,期间以过程性降水为主,雨量分布不均,梅雨量93.4mm,比常年(245.9mm)偏少六成多,仅6月30日夜里出现一次全区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出梅后多高温天气,降雨仍以过程性降雨为主,但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10月以晴好天气为主,11月入冬、降雪偏早,12月晴雨相间,27日出现大范围降雪过程。

2、主要气候要素特点 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17.6℃,分别较常年、去年偏高1.3℃和0.4℃。四季气温均偏暖,年日平均>0℃正积温39.3℃,年日平均>10℃积温

2

5871.8℃。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于7月20日,今年我区高温日数偏多,共出现38天, 较常年多13天,高温最早出现于5月10日,结束于8月27日。今年最长高温持续期为7月8日至22日,持续15天,白天最高气温在36.0--40.3℃间。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5.5℃,出现于1月24日;年冰冻日数21天,与常年偏少11.4天;年内终霜结束于1月31日,较常年提早61天,初霜出现于11月20日,较常年推迟2天,无霜期336天,较常年长107天;春季≥10℃的回暖初日出现于3月16日,较常年提前15天。

各季气温变化主要情况为:

隆冬(1-2月)1月平均气温4.2℃,较常年高0.1℃;2月平均气温9℃,较常年高3.5℃,其中12日极端高温29℃,为1954年以来历史最高。

春季(3-5月)季平均气温17.1℃,分别较常年、去年偏高1.9℃和0.1℃。其中3月平均气温11℃,较常年偏高1.6℃;4月平均气温17.4℃,较常年偏高1.8℃;5月平均气温22.8℃,较常年偏高2.1℃。3月16日开始连续5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是气候上回暖入春的标志。入春后气温回升较快,但冷空气势力仍较强,时有寒潮天气发生。

夏季(6-9月)季平均气温27.3℃,分别较常年、去年偏高1.5℃和0.4℃。其中,6月平均气温26.7℃,较常年偏高1.7℃。7月为今年主汛期,平均气温29.4℃,较常年偏高1℃, 8月平均气温28.2℃,较常年偏高0.5℃。8月前期以连阴雨天气为主,10日前后受强台风“莫拉克”影响,有暴雨过程;后期以多云,午后有雷阵雨,天气炎热;月底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降低,天气比较凉爽。9月平均气温25.2℃,较常年偏高2.1℃,9月前期以晴好天气为主,后期受高空槽和

3

冷空气共同影响,雨多晴少,气温较前期明显下降。

秋季(10月)10月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天气为主,热量充足,有利于秋季作物的成熟,月内无冰冻天气出现。10月9日入秋,≤20℃初日出现于10月11日,比常年推迟16天;10月平均气温20.5℃,较常年偏高2.6℃,较去年偏高0.3℃。

初冬(11-12月)季平均气温8.7℃,较常年偏低0.5℃、较去年低1℃。今年11月天气变化较大,上旬晴好天气为主,8日起遇罕见连阴雨(雪)天气,13日入冬, 比常年平均入冬(12月8日)提早25天,19日出现初雪,比常年平均(12月25日)提早36天,比历史最早记录(87年11月28日)提早9天。11月22日以后多云天气为主,大雾出现较多。11月月平均气温10.7℃,较常年偏低1.3℃,较去年偏低2.1℃。主要降温过程出现在:1-3日,过程降温幅度为7.6℃;8-13日,过程降温幅度为15.6℃,15-19日,过程降温幅度为6.3℃。12月月平均气温为6.6℃,较去年、常年分别偏低1.1℃、偏高0.2℃。12月上中旬天气阶段性明显,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下旬为晴雨相间的天气。27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降雪天气。

2.2 降水

年总降水量1500.5mm,较常年多61.6mm,多4.3%;较去年多80.2mm,多5.7%。年雨日149天,较常年少7.2天,较去年少5天。

今年2月出现了罕见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初夏梅雨不典型,以过程性降雨为主,梅雨量93.4mm,比常年(245.9mm)偏少六成多,盛夏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秋季台风活动带来降水偏少。全年暴雨日2个,分

4

别出现于夏季的7月24日和8月10日,日降水分别为111.2mm和68.5mm。年内最长持续降水出现于2月15日—3月7日达21天,持续阴雨天数居历史首位(第二位为1955年的3月19日至4月2日,持续15天)。冬季降雪日7天,较常年偏少2天,初雪期为1月7日,终雪期12月27日,过程最大积雪深度5cm,出现于12月27日。

各季降水主要情况为:

隆冬(1-2月)1月降水38.8mm,较常年偏少36.1mm,少48.2%;2月降水211.5mm,较常年偏多126.1mm,多147.7%。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我区出现罕见低温连阴雨天气,2月15日—3月7日累计雨日达21天,持续阴雨天数居历史首位,第二位为1955年的3月19日至4月2日,持续15天。根据萧山自动气象站网监测,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全区平均面雨量225.0毫米,地区分布不均,最大出现在临浦为290.0毫米,最小出现在东江围垦为114.6毫米。

春季(3-5月)季雨量320mm,分别较常年、去年少85.9mm和多70.6mm。其中,3月雨量111.7mm,比常年偏少24.1 mm,3月天气回春后以阶段性过程为主;4月雨量132.4mm,比常年偏少6mm,天气晴暖,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晴雨相间,温光适宜;5月雨量75.9mm,比常年偏少67.8mm,5月天气基本以晴好天气为主,日照足。今年春季晴雨相间,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无持续长时间的阴雨,有利于春耕春种。

夏季(6—9月)季雨量617.2mm,分别较常年、去年偏少54.9mm和124.0mm。其中,6月雨量94.8mm,比常年偏少129.5 mm;7月雨量237.5mm,比常年偏多91.0mm,月内主要降水过程为:1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过程雨量44.5mm;24日受江淮雨带东移南压影响,过程雨量111.2mm,27~30日,受江淮雨带影响,过程雨量59.3mm。8月雨量162.2mm,较常年

5

略多1.9mm,8月降水前期以连阴雨天气为主,后期多午后雷阵雨,主要雨日为5-11日,过程雨量111.4 mm;14-16日,过程雨量32.2mm。本月受台风“莫拉克”影响,时段为8月7日至10日,全区平均面雨量116.6毫米,共计20个测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戴村方溪村为全区最大降水量,达226.3毫米,义桥勤里村达202.3毫米,城区达91.7毫米。降水主要影响时间为9~10日,其中自9日21时至10日3时,自南而北出现了集中降水期,蜀山街道9日22~23时一小时降水达31.4毫米。短时集中降水,给我区南部造成了局地内涝与山洪暴发。期间,我区自7~10日全区各地出现了5~9级东北风,其中,外二十工段最大风力达23.7m/s(9级,出现在在9日23时20分),城区最大风力达18.9m/s(8级,出现在在10日0时28分)。9月月雨量122.7mm,较常年少13%,较去年多80%,月内最大日降水30.8mm,出现于22日。

秋季(10月)雨量28.5mm,分别比常年、去年偏少61.1mm 和54.9mm,少65.8%和59.2%。雨日5天,较常年偏少5.7天。本月上中旬分别受高空槽东移和弱冷空气影响,分别有2次降雨过程。月内降水过程主要为:1-2日,雨量14.4mm;12-13日,雨量13.9mm;月内最大日降水14.3mm,出现于1日。

初冬(11-12)月: 季雨量284.5mm ,分别比常年、去年多173.5mm和98.8mm。11月雨量213.1mm,分别比常年、去年偏多151.6mm 和98.8mm,多246.7%和86.4%。雨日16天,较常年偏多7.4天。月内降水过程主要为:8-13日,雨量135.5mm;15-21日,雨量.9mm;月内最大日降水48.2mm,出现于9日。初雪日出现在19日,20日出现雨夹雪。12月降雨量为71.4mm;分别较常年、去年偏多22.4mm和偏多48.0mm,分别偏高31.4%和偏高67.2%。雨雪日11天,比常年、去年分别偏多2.5天、偏多6.0天,其中雪日一天,出现在27日。连续降雨过程出现在8-16日,降雨量63.6mm;最大日降雨量39mm,出现在15日。27日受较强冷

6

空气影响,出现降雪过程,观测积雪深度为3厘米,过程最大积雪深度5厘米。

2.3 日照、大风和大雾

年日照时数1859.9小时,分别较常年、去年偏少12.1小时和偏多80.1小时,少0.7%和多5.3%。年大风天数1天,较常年少3.6天。年大雾天数11天,较常年少24天,年雷暴日32天,较常年少6天。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强对流天气及其影响

本年度我区多次遭遇强对流天气,因短时雷雨、大风致灾。其中以6月5日、7月24日、11月9日三次过程最为明显。

6月5日18-19时,我区境内东北部出现短时雷雨大风,部分地区出现冰雹。据中尺度自动站资料显示,益农一小时雨量达22.2mm,东北部普遍出现6-8级大风,外二十工段短时风力达到12级。据农业局统计,农业开发区部分蔬菜大棚受损,作物倒伏;覆盖的农膜、遮阳网被吹走;南美对虾养殖棚少量吹毁,经济损失20万左右。益农、南阳等地局部冰雹打碎作物叶片。雷暴天气导致我区局部地区变电线路、建筑物遭到雷击,引发部分城镇电路跳闸,突然停水停电。

7月24日上午5时至14时,全区普遍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本局记录仅7时至10时3小时内城区降水92.3㎜。短时暴雨大风造成城区及部分乡镇街道路面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事故较多。部分线路停

7

电、工厂停工。

11月初全区出现10-12℃强降温和6-8级大风,3日南部山区出现霜冻现象;4-8日天气转晴,气温快速攀升,8日城区最高气温升到了27.9℃,为强雷暴天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11月8日19时至20时,萧山中部特别是城区一带出现7级左右短时雷雨大风,雨量分布不均,1小时雨量最大出现在本站为18.7mm,其次为衙前站12.3mm。9日在冷空气渗透作用下,当天出现了大雾、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和强雷电等多种灾害性天气并发的罕见天气现象,全区5个站出现7-8级大风,9日下午14点30时左右起到10日中午,萧山区普降大到暴雨。9日8时至10日12时,全区面雨量68.1mm,其中中部、东部降水量57-97mm,最大为坎山97.4mm,南部30-94mm,最大为临浦94.1mm。根据萧山区历史气象资料分析,雷暴、暴雨及雷雨大风在春夏季节可能同时出现,而在深秋时节出现对流如此旺盛的天气现象为我区有历史记录以来首次,据媒体报道还有人员伤亡事件。

2、台风及其影响

我区受“莫拉克”影响时段为8月7日至10日,全区平均面雨量116.6毫米,共计20个测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戴村方溪村为全区最大降水量,达226.3毫米,义桥勤里村达202.3毫米,城区达91.7毫米。降水主要影响时间为9~10日,其中自9日21时至10日3时,自南而北出现了集中降水期,蜀山街道9日22~23时一小时降水达31.4毫米。短时集中降水,给我区南部造成了局地内涝与山洪暴发。期间,我区自7~10日全区各地出现了5~9级东北风,其中,外二十工段最大风力达23.7m/s(9级,出现在在9日23时20分),城区最大风力达18.9m/s(8级,出现在在10日0时28

8

分)。据统计我区受灾范围达15个乡(镇),受灾人口0.1万人,倒塌房屋0.001万间,转移14495人,直接经济总损失0.7亿元。

3、连阴雨(雪)及其影响

今年有两次次长时间连续阴雨(雪)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2月中旬到3月上旬,11月8-13日以及11月15-21日。

2月15日—3月7日我区累计雨日达21天,持续阴雨天数居历史首位,第二位为1955年的3月19日至4月2日,持续15天。根据萧山自动气象站网监测,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全区平均面雨量225.0毫米,地区分布不均,最大出现在临浦为290.0毫米,最小出现在东江围垦为114.6毫米。

持续性降雨,使田间积水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对油菜生长影响较大。低温连阴雨且雨量偏大,导致田间积水,再加上没有充足的日照条件,造成油菜根系发育不良,植株体纤弱,生长发育推迟,后期易倒伏,还易引起湿害和病虫害。

连阴雨天气的持续,对瓜果蔬菜生产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阴雨寡照,棚内作物长势差,特别是对处于苗期和开花结果的蔬菜和瓜果的生长不利。致使设施大棚内的空气湿度明显偏高,部分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甚至高达100%,极易引起灰霉病、白粉病以及菌核病等喜湿型病害发生和蔓延。据瓜沥监测点2月25日调查,茄子、辣椒、长瓜、葫芦、西葫芦、南瓜、番茄等6种作物15块育苗地,灰霉病平均株发病率10.8%,其中以瓜果类发病率最高,西葫芦株发病率高达75.4%,长瓜株发病率10%,南瓜株发病率16%,茄子、辣椒株发病率在0.5%~3%之间;大棚移栽活棵后的茄子、辣椒、长瓜、南瓜、葫芦等5种作物,

9

灰霉病平均株发病率15.6%,其中一块葫芦地株发病率高达100%。随着阴雨天的持续,秧苗素质会更差,病情将进一步加重。

因受2月上中旬气温偏高的气候影响,今年青梅开花比常年约提前一个星期,于2月中旬即进入盛花期,目前正是梅树生长幼果期,由于近期连续下雨,给青梅幼果生长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落花落果加强。

同时阴雨天致使我区河道、溪流、水库的水位上涨,给防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短时大到暴雨过程,存在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气象灾害的危险。2月18日,楼塔镇大同一村上马石自然村堰潭水库上方发现一条长约150米的拉裂缝,其山体极易发生山体滑坡,面对严峻形势,当地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对山体滑坡点进行紧急治理。

从11月8日起,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区出现罕见的连阴雨雪天气。11月13日入冬,比常年平均入冬(12月8日)提早25天,19日出现初雪,比常年平均(12月25日)提早36天,比历史最早记录(87年11月28日)提早9天。

原定计划今年我区要完成冬种面积42万亩,其中春粮面积16万亩,油菜面积8万亩年,使冬闲田面积比上年减少一半以上,冬季农作物播种面积新增8%。受连阴雨(雪)影响,区农业局对我区23个镇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区冬种进度大大慢于去年,目前萧山晚稻收割进度较快的是南片镇街,东片相对要慢些。冬种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减产率3%-5%。

10

三、气候与农业影响评价

1、茶叶

2009年全区20424亩茶园,其中18117亩投产茶园,总产干茶660吨,与上年同期的710吨相比,减产50吨,减少7.0%;总产值530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47万元增加412万元,增长8.4%;平均亩产36.4千克、亩值2930.4元、单价80.4元/千克。茶叶总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夏秋茶产量明显下降,而茶叶总产值的增加则源于春茶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收。我区的茶叶生产虽然受到了春茶开采初期持续低温多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后期天气转好以及区内各有关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产销的应对新措施、新技术,所以,2009年的茶叶生产仍然获得了较好收成。

2、蔬菜

今年全区蔬菜播种面46.61万亩,比去年增2.67%;平均亩产2825.3公斤,比去年增6.6%;亩产值2441.8元,比去年增3.2%;总产136.7万吨,比去年增6.6%;总产值14.0亿元,比去年增26.35%。从总体情况看,今年上半年蔬菜生产生长季节推迟,减产增值,下半年蔬菜生产有好转。去冬今春以来,我区经历了长期的阴雨,从今年2月中旬到4月底共降雨量459毫米,比常年明显偏多。大部分设施栽培的瓜果类秧苗死亡,瓜类重播多次,秧苗生长缓慢,瓜果类蔬菜上市比去年推迟一个多月。茄果类蔬菜价值比去年略低,南瓜开市价比去年低一倍,且回落较快,亩产值比去年同期减30%;四季豆产量比去年略低,但价格比去年略高;鲜食大豆因前期低温多雨,出苗较差,采收略早,产量比去年提高,前期收购价4.0元/公斤,大多保持3.0元/公斤左右,比往年高15%;春甘蓝形势比去年略有回升,平均亩产值在1600元左右;春萝

11

卜没有遇到去年不要的情况,亩产值约在1500元左右;节成胡瓜因枯萎病、白粉病大发生,提早落果,产量比往年低30%左右,但收购价比去年增30%。

3、粮油

据初步统计,今年我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5.11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总产26.5万吨。其中,春粮播种面积15.95万亩,比去年增2.9%,总产4.85万吨,比去年增0.7%;早稻900亩,总产373吨;大豆播种面积19.88万亩,比去年增0.5%,总产吨;玉米等杂粮播种面积5.5万亩,比去年增7.2%;晚稻播种面积33.69万亩,比去年减2.5%,预计平均亩产为515公斤,总产17.4万吨,比去年减0.4万吨。基本完成了市下达我区粮食生产任务是75万亩播种面积和26万吨总产的考核任务。油菜播种面积7.09万亩,比上年增3.5%;亩产155公斤,比上年减0.6%;总产1.1万吨,比上年增2.9%。

今年上半年我区春粮由于前期出苗迟,分蘖期短,5月份出现高温干热风,引起早衰减产;晚稻由于7月中旬的低温阴雨和9月中下旬光照不足,导致有效穗偏听偏低,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实际产量比去年下降。

四、展望性气候影响评价和建议对策

1、2010年天气气候预测

预计2010年我区气温继续偏高,降水量略偏少。年平均气温约为

12

17.5℃,比常年(16.3℃)偏高,与2009年接近。其中冬季(1~2月)略偏高;春季(3~5月)正常;夏季(6~8月)偏高;秋冬季(9~12月)略偏高。2010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38.0℃~40.0℃,比极端最高气温多年平均值(37.7℃)高,和2009年极端最高气温(40.3℃)略偏低。

预计2010年年降水量约为1400毫米~1450毫米,比常年(1438.9毫米)接近;1月~9月总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1300毫米,接近常年。其中冬季偏少;春季偏多;夏季略偏少;秋冬季偏少。

2、建议、对策和风险评价

从长期预测分析,2010年度我区气温仍将继续偏高,降水量正常偏少,同时,从近年气候来看, 冬季暴雪天气增多,夏秋台风活动较为活跃。因此,2010年我区仍需重点防范冰雪冻害、盛夏高温影响及台风活动,主要是抓好:

2.1冬春之际,降温天气频繁,阶段性低温冰冻天气时有出现,因此要重视冬季大雪天气对农业、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预防早春低温冻害对花木生产、果树及春茶等的影响;

2.2 去年梅雨降水在多年偏少后回升,因此持续大到暴雨出现机率增加,因此需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防范局部洪涝发生的可能;

2.3 近年夏季高温干旱明显,秋冬多持续晴好天气,因此夏秋季要注意蓄水抗旱,同时积极防范森林火险,抓好山林火灾的监测以及花卉苗木等的越夏管理;

2.4 汛期充分做好防台准备,预防台风频发带来灾害。

13

表1 2009年气象要素实况表

要素 年 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平均 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小时) 雨雪量(毫米) 雨雪日(天) 今年 历年 去年 今 年 历 年 去 年 今 年 历 年 去 年 今年 历年 去 年 4.2 4.1 3.6 135.3 113.5 .2 38.8 74.9 98 9.4 5.5 4 11 71.3 106.5 148 11 12.7 17 211.5 85.4 62.6 17 12.5 7 9.4 12.7 110.6 116.7 163.5 111.7 135.8 46.1 16 16.9 9 194.3 148 121.3 132.4 126.4 97.9 11 15.8 14 17.4 15.6 17 22.8 20.7 21.3 220.1 169 217.9 75.9 143.7 105.4 10 14.8 7 26.7 24.4 24.4 181.7 153.4 82.9 94.8 224.3 365.3 16 15.8 19 29.4 28.4 29.9 219.8 231.5 250.9 237.5 146.5 148.8 10 13.1 17 28.2 27.7 28.2 152.5 227.4 192.8 162.2 160.3 158.8 15 13.7 16 25.2 23.1 25.3 131.6 159.5 132.8 122.7 141 68.3 11 13.1 14 10.7 12 20.5 17.9 20.2 208.6 155.5 130.7 28.5 .6 83.4 5 10.7 12 12.8 90.2 144.9 130.9 213.1 62 6.6 6.4 6.6 143.9 144.6 143.9 71.4 49 17.6 16.3 17.2 1859.9 1872 1779.8 1500.5 1438.9 114.3 16 8.6 11 71.4 11 8.5 11 1420.3 149 156.2 154 14

表2 2009 年气象要素实况表

年 份 要 素 年极端最高气温 气 温 (℃) 年极端最低气温 日平均>0℃正积温 日平均>10℃积温 今 年 40.3 -5.5 39.3 5871.8 历 年 42.2 -15.0 / 5066.7 18.9 32.4 9月13日 9月25日 3月31日 11月18日 4月2日 11月18日 229 9.0 26.0 2.9 183.7 6月9日 7月6日 245.9 38.3 35.0 4.6 去 年 38.3 -4.4 6379.4 6007.5 38 33 9月26日 10月5日 3月9日 11月19日 3月5日 11月20日 259 19 27 2 76.8 6月8日 7月4日 413.0 27 6 4 日最高≥35℃高温天数 32 日最低≤0℃冰冻天数 21 9月21日 10月11日 3月16日 11月13日 1月31日 11月20日 336 2 秋季 低温 23℃初日 20℃初日 稳定通 初日 过10℃ 终日 终霜日 霜 初霜日 无霜期(天) 雪日 降 水 最大积雪深度(厘米) 3 暴 雨 日 数 最大日雨量(毫米) 3 111.2 6月20日 7月8日 93.4 32 11 1 梅 雨 入 梅 (日) 出 梅 (日) 梅雨量 (毫米) 雷 暴 天 数 大 雾 天 数 大 风 天 数 15

资料来源和统计说明

1、本文中所指的气象要素“历史”为自1954年起。 2、本文中的气象要素值取自本局观测值。

3、本文中的历年平均值采用1971—2000年的30年平均值;历年资料中极值采用有资料以来到现在的极值。

4、文中的农作物面积与产量资料来自区农业局,为2009年预计数,灾情为不完全统计。

撰 写 廖振杨 签 发 吴瑞欢 编制单位 萧山区气象局

联系方式 地址:萧山区心意广场1号楼15A,邮编:311201 电话:82721092

印制时间 2009年1月10日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