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主题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主题图

来源:爱玩科技网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主题图

“主题图”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一张张生动有趣的主题图无不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拓展了创新的平台。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标签:小学数学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主题图虽然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是“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有时让教师不好把握,给教师的教学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主题图:

一、正确认识主题图

在《小学数学教育》杂志上是这样解释的:所谓主题图是指集中表现数学学习主题的图形、图表、图画文字等。主题图凝结了众多编写者对教育理念的诠释和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内涵,用好主题图。

教材中主题图的设计能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境,这些主题情境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主题图呈现的是学生在校园里击鼓传花,是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和活动,学生接受新知识非常快。

二、灵活运用主题图

教师正确认识主题图领会它的内涵还不够,还要考虑怎样灵活使用,才能达到优化主题图,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合理把握主题图的呈现方法

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是相当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主题图分层展示。师生共同挖掘主题图中的隐含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势必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如二年级下册开始的“解决问题”主题图,包含了“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等生活情景。教师可以分层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的合理安排,让主题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将主题图变静态为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老师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演一演主题图的意境,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例如在教学“4和5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抛花片的游戏,根据花片的正反面,学会4和5的组成。在学习“分类”时,让学生在4人学习小组中分分学习用品,整理整理自己的书包。二年级上册第9页的“不进位加法”主题图的画面选取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演一演上下车的活动,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

2.选择恰当的主题图呈现时机

数学知识以主题图的形式编写,通过画面场景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对于主题图的呈现时机的把握,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教师会选择在开始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再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恰当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时机会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课件展示主题图大草原的画面上,走来了两群羊,一群10只,共20只。学生有的一只一只地数,有的一十一十地数,草原上又来了8群羊,从而引出“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环节可以清晰地看到主题图的运用真的落实到了实处,让学生把新知旧知识紧密联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增强主题图呈现的效果

制作动态的课件呈现主题图更清楚,例如加减混合是“合”与“分”的连贯组合,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如果仅有一幅静态的画面,过程就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把主题图制成动画效果,展示出车上原有8人,到车站先下车4人,再上车2人。学生把实际问题弄明白了,列式计算就容易多了。

教师要适当把握怎样呈现主题图更合理更有效,什么时机呈现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充分体现出主题图所蕴涵的内涵和价值。

主题图的使用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

提供了载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主题图,并深入地领会主题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使我们的课堂更具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