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和地⽅公务员结构化⾯试中经常出现情景模拟类题型。作为⼀项⼈才测评技术,从2008年开始,国家和地⽅的各级公务员⾯试中情景模拟类题型的出现⼏率逐年攀升。
2011年4⽉23⽇举⾏的浙江省考⾯试和5⽉10⽇举⾏的⼴东省考⾯试,都在命题趋势上发⽣了较⼤的变化,即加⼊了情景模拟类试题。与传统题型相⽐,情景模拟对⼴⼤考⽣的综合能⼒提出了更⾼要求。
随着4.24联考笔试成绩的陆续公布,各位考⽣很快将要在⾯试考场上⼀决⾼下。想要在⾯试战场上傲视群雄,不仅需要考⽣具有参透⾯试命题趋势的敏锐嗅觉,更需要提⾼驾驭⾯试变⾰的能⼒,掌握最新的应对策略和解题技巧。下⾯,华图⾯试专家将带领各位考⽣深⼊了解情景模拟,有效备战即将到来的联考⾯试。 (⼀)情景模拟题型分析
那么,什么样的⾯试题⽬属于情景模拟呢?
情景模拟类题型通常在题⽬中设置某⼀典型情景,模拟⼯作情境中的⼀系列⼈际关系和⼯作问题,以及⼯作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意外情况,让考⽣根据题⽬要求,在特定的情景中处理有关事务、解决有关⽭盾和问题,并⽤⾏动和语⾔将处理过程和解决⽅法表现出来。
考官将根据试题中的特定情景,通过对考⽣在模拟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语和⾏为进⾏观察和记录,观察和分析考⽣的相关能⼒和胜任特征,测评其素质潜能,看其是否能适应或胜任⼯作。情境模拟类题型经常设置的典型情景主要有两种: 第⼀种典型情景为⼈际交往情境,要求考⽣模拟处理情景中的⼈际关系。 如2011年⼴东省公务员⾯试真题:
领导让你负责组织⼀项活动,同事对你不满,总是向领导打⼩报告,你如何和他进⾏沟通?请把考官当作同事来进⾏现场模拟。
2011年⼴东省法检系统公务员⾯试真题:
你⼀个朋友因为上岗竞争职位失败⽽失落,你怎么劝他?请把考官当成这位朋友,现场模拟⼀下。
这种形式的情景模拟题⽬在情境设置上与⼈际沟通题⽬基本相同,多取材于机关⼯作中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或群众关系等,确定考⽣为其中的某⼀⾓⾊后,要求考⽣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妥善、合理地解决⽭盾,处理好各⽅关系。 第⼆种典型情景解决问题类
另外⼀种情景是模拟⼀系列⼯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事件或棘⼿问题,让考⽣在特定情景中扮演⼀定的⾓⾊,解决情景中的具体问题。
如2011年⼴东省选调⽣⾯试真题:
当地村民因⼭林问题发⽣争执,领导让你马上赶赴现场,你现场模拟如何做说服⼯作。
这种形式的情景模拟往往以应急应变或组织管理题⽬为背景,设置⼀些在⼯作和⽇常⽣活中发⽣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会对正常⼯作秩序与原有⼯作计划造成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要求考⽣处理其中突然发⽣的各种问题和⽭盾,⾯对意外事件的压⼒,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寻求合适的⽅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情景模拟应对策略 (⼀)答题原则
情景模拟类试题具有综合程度⾼、现场意识强、压⼒强度⼤等特点,它融合了多种试题的特点,⼏乎将结构化⾯试题型中所有的考察重点囊括在内。这增加了答题难度,对考⽣的实践能⼒和语⾔能⼒提出了更⾼的要求。考⽣在作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以下⼏个⽅⾯: 1.代⼊⾓⾊,深⼊情景
最关键的⼀条是必须进⼊情景,进⼊⾓⾊。很多考⽣认为情景模拟试题很难,其实很⼤⼀部分原因就在于考⽣⽆法真正进⼊⾓⾊,常常是会“说”不会“做”。因此,在了解和分析完⾓⾊背景以后,考⽣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将⾃⼰代⼊⾓⾊,置于模拟的⼯作情景之中设⾝处地地考虑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不论从⾓⾊扮演的形式还是内容来说,考⽣都应该从模拟的⾓⾊⽴场出
发,将⾃⼰视为那个特定的⾓⾊,努⼒提⾼⾓⾊的适应度。 2.夯实基础,从容作答
之前已经介绍过,情景模拟虽然在答题要求上有所创新,但是解决问题的⽅法和步骤仍然要遵循传统题型的基本答题思路。也就是说,考⽣在拿到情景模拟题⽬时,⾸先应该明确本题与哪种传统类型的题⽬内核相同,进⽽按照⼈际沟通、组织管理或应急应变相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转换为情景模拟的表述⽅式后,从容作答。 (⼆)答题内容 1.定位⾃⾝⾓⾊
很多考⽣认为情景模拟试题很难,很⼤⼀部分原因就在于考⽣⽆法真正进⼊⾓⾊,常常是会“说”不会“做”。情景模拟的试题都会为考⽣设置⼀个与情景相关的⾓⾊,考⽣必须具有良好的⾓⾊认同感和⾓⾊转换能⼒,在了解和分析完⾓⾊背景以后,要从模拟的⾓⾊⽴场出发来思考问题,努⼒提⾼⾓⾊的适应度。
在模拟过程中时,想要让答题内容上切合⾝份要求,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是应该根据⾃⼰的⾝份地位、组织⾓⾊,置于模拟的⼯作情景之中设⾝处地地考虑问题,明确当前要解决的核⼼和关键,树⽴责任意识和职权意识,对⾃⼰应尽的职责和有清晰的把握。不作为和越权⾏事都是不负责任的⾏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是答题过程中⾃⼰所说的话必须符合⾓⾊的职位和⾝份。说话时要根据职位要求,想象⼯作情景中需要运⽤的礼貌⽤语、习惯⽤语以及说话的⼝吻等,尤其是执法、监督、服务、咨询等⾏业特征鲜明的职位,考⽣更要让⾃⼰的表现接近现实⽣活,在模拟时提⾼逼真度。 2.明确受众对象
所谓“⾓⾊”,⼀是指讲话者,⼆是指听话者。由于他们的地位、⾝份、学识、性格、修养的不同,决定着讲话者应讲怎样的话,掌握语⾔的分⼨感。说话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千万不能混淆。
情景模拟可能⾯对着不同的主体,需要⾯对的可能是上级领导、兄弟单位、同事朋友、普通群众等,在交流或对话时,不同的受众对象决定了我们的话语结构和措辞选择。因此,在情景模拟答题中,考⽣不仅要考虑到⾃⾝⾓⾊的⾝份和职位,还要考虑情景中⾯对的受众对象。⾯对不同的⾓⾊,就要⽤不同的语⾔。注意谈话场合、对象的⾝份,以适当⽅式交谈,随时注意⾃⼰的⾓⾊和别⼈的⽴场,以及场合的改变,这才能在他⼈⾯前保持应有的位置。 (1)注意受众对象与⾃⾝⾓⾊在组织中的层级关系 例如2010年国考⾯试真题:
下周单位将举办挂职⼲部交流会,到时单位的主要领导都会参加。筹备会议的任务已经交给你,现在我是领导,你现在向我汇报⼀下会议的筹备情况,以及下周会议的安排。
如果题⽬中要求向上级领导汇报⼯作,就要明确汇报的⽬的,注意语⾔简练,信息准确,既要反映情况⼜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先,内容要精练简要。准备汇报的内容应具有⼀个明确的主题,然后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地展现所要汇报的内容。语⾔应简洁、精练,简明扼要地将事件的始末进⾏汇报。其次,公务员在请⽰汇报时⽤语应准确、规范。第三,在请⽰汇报中要问某⼀问题时应语⽓委婉,不要⽤责问的⼝⽓,⽽要⽤询问的⼝⽓;在请求汇报中,要领导解决某⼀问题时应该⽤商量、请求的⼝⽓,不要⽤要挟的语⽓;在请⽰汇报中,当领导否定你的意见时,要保持谦虚冷静的态度。如确需插话也应先⽤商量的⼝⽓说:“对不起,请允许打断⼀下。”或者说:“我想提个问题好吗?”得到领导同意后再陈述⾃⼰的看法。否则,是极其失礼的。
(2)注意受众对象的职业特点
由于职业、⽂化层次的不同,受众对象的思想⽔平、性格特征、审美情趣以及接受、理解语⾔的能⼒也会不同,同各⾏各业的⼈民群众打交道时,考⽣要学会跟不同职业的⼈达到⼼理相容呢,⽽很重要的⼀点,就是要能根据对⽅的职业特点,来构建话语,以增加对⽅接受话语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考⽣既要了解正式的公务⽤语,⼜能够⽤⽣活化的⼝头语⾔开展⼯作,这是⼀种灵活的⼯作⽅法。 (3)关注受众对象此时的⼼理状态
⼝头表达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听话对象的⼼理状态,这样才能有的放⽮。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例如,当他⼈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去帮他⼈总结教训,然后告诉对⽅应该如何如何去做,俨然以成功者⾃居,⽆形中把对⽅当成了⽆能和失败的⼈。因此,当他⼈失意时,不要阐明⾃⼰的⾼见,⽽应该去理解、去⽀持、去⿎励,使他从失意中⾛出来,重整旗⿎,再展鸿图。
如果承担调解纠纷,化解⽭盾等⼯作时,更要注意措辞和表达⽅式。应该与群众进⾏平等对话,⼀⽅⾯要让群众说话,虚⼼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消除对⽴情绪,赢得群众信任;另⼀⽅⾯,要在群众中开展正⾯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法律和,深⼊细致地疏通民众的思想,使⽭盾和问题得以缓解、分流、分散。 3.符合现场情景
礼仪规范对⾔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语都应该“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在不同的环境中要⽤不同的主题和情绪来表现,场合不同,应采⽤不同的语⽓。考⽣要根据题⽬中不同的情景场合选择措辞⽅式和语调语⽓等,⼒求⾔谈话题及其表达形式同所在场合的氛围相协调。
⼀般说来,场⾯越⼤,越要注意适当提⾼声⾳,放慢语流速度,把握语势上扬的幅度,以突出重点。在正式的场合,尤其是⼤会发⾔、演讲、辩论,说话就必须严肃,话题⼀定要注意持重雅致。相反,场⾯越⼩,越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适当紧凑词语密度,并把握语势的下降趋向,追求⾃然。在⾮正式场合,如娱乐、散步、旅⾏等,语⾔⼀般⽐较⾃然、随意。
例如在灾区死难者家属⾯前讲话,语⾔应该是哀伤⽽低沉的,以表达慰问和⿎励;在欢乐的晚会现场,致辞则应该欢快⽽充满激情,与轻松的氛围融为⼀体;⾯对群情激奋的群众,我们的讲话则应理性⽽⾼亢,坦率⽽真诚,表现出公务⼈员应有的担当和⽓度,既要平息愤怒的情绪,⼜要合理解决⽭盾。 (三)作答形式
要做到“四个掌控”:掌控情绪、掌控肢体、掌控声⾳和掌控思路。 1.掌控情绪
掌控情绪就是指讲话⼈要能够适应各种场合,不论在什么情形下讲话,都不能乱了⽅⼨,如果⽅⼨⼤乱,就不可能把⾃⼰的思想与情感⾃如地表达出来。考⽣在情景模拟过程中要有稳定的情绪,有⼗⾜的信⼼,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2.掌控肢体
因为情景模拟是“演”⽽不是单纯的“说”,因此在情景模拟过程中,考⽣可以适当地加⼊肢体语⾔,特别是⼿势的使⽤和眼神的交流,以增强沟通能⼒,增加互动效果,从⽽顺利的完成任务。
考⽣在运⽤态势语⾔时应该以内⼼真实情感的⾃然流露为原则,同时,要根据说话的内容、说话的⽬的、说话的场合以及说话的对象来选择表情动作,⽽且还要跟有声语⾔保持协调⼀致,从⽽做到⼤⽅得体。 3.掌控声⾳
考⽣的语⾔表达应做到从容⾃如,表达时⼝齿清晰,⾔辞恰当得体,语调柔和,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平,交谈时令⼈愉快。应该根据不同的思想感情,科学地把握每⼀句话的抑扬顿挫和语速的快慢急缓。表达沉重、悲痛的⼼情或描述安宁、平静的场⾯时,语速应该缓⼀些;⽽表达热情、紧张、激励、责问等内容时,语速可以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