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

来源:爱玩科技网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下面小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星云、恒星、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A.恒星、行星、卫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2.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1级

( ) B.2级

C.3级 D.4级

我国于2020┄2021届7至8月发射“火星一号”,开展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当“火星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时,已经脱离了

A.总星系

( )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与火星相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距太阳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大气密度大,削弱作用强 D.大气密度小,保温效果好

C.N2、O2属于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强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

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

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D.距日距离较远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6.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③④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人类带着地球在寻找人类新家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有

( )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 A.极光现象

B.磁暴现象

C.地热资源

D.水能资源

9.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

A.低纬度、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

B.纬度适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10.2020┄2021届中秋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了一张“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画月饼”的照片。

从照片可以看出月球车的行驶轨迹形成一个正圆,酷似月饼的形状。“玉兔二号”在月面行走的能量来源及行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

A.太阳辐射 严寒酷暑 C.太阳活动 翻山越岭

B.潮汐能 风吹雨打 D.核动力 横渡江河

11.近两年正值太阳活动低值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地磁场,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太阳黑子出现在

A.①层

( )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13.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光伏发电是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省份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的是

( )

C.甘肃

D.重庆

A.内蒙 B.

15.与上海相比,拉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

①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②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 A.爬行类 C.鱼类

B.鸟类 D.两栖

( )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C.中生代

B.元古代 D.新生代

18.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

B.爬行动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A.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 ) A.寒武纪 C.石炭纪

B.二叠纪 D.泥盆纪

( )

20.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A.湖泊 C.高原

B.高山 D.盆地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题。

2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22.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舒中高一统考地理 第3页 (共6页)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边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题。 23.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2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

A.全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C.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 D.整个大气圈

25.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②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③地幔以古登堡界面为界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④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 A.①② 26.岩石圈位于

B.③④

C.①③ ( )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D.②④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 )

C.地核

D.软流层

B.地幔

28.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

(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30.图中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A.N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大,地形为山地 B.N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小,地形为盆地 C.M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大,地形为盆地 D.M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小,地形为山地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D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____________(填名称),轨道离地球最近的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__(填名称)轨道和____________(填名称)轨道之间。 (3)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是____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____而暗黑; (2)B是____________层,发生在这层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__层,据新闻报道,今年是耀斑活动的大年,推测下次耀斑活动大年出现在

____________年。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____________层,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风”暴发时能

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____现象。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

于____________代。

(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____环境,气候、

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年代是主要的____________(成矿期),主要是因为陆地植物中____________植物占据主要地位。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

____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____环境的演变。

3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__波。 (2)D表示__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____________,该处称为____________界面,

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_______)

A.左右摇晃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

1.A2.B 3.D 4.A 5.B 6.B 7.C 8.C 9.C 10.A11.B 12.A 13.A 14.D 15.C16.C 17.C 18.A 19.A 20.A 21.D 22.C 23.D 24.B 25.D 26.C 27.A28.A 29.C 30.A

31.(1) 火星 土星 水星 金星 (2) 火星 木星 (3) 西 东 (4) 日地距离适中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

32.(1) 光球 黑子 温度低 (2) 色球 耀斑、日珥 (3) 日冕 2030 (4) 电离 磁暴 33.(1)(古)生物化石 (2) 沉积 古生 (3) 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成煤期 裸子 (4) 海洋 陆地

34.(1) 横 纵 (2) 莫霍 地壳 (3) 下降 古登堡 固态 液态 (4)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