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分析与思考

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分析与思考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一 A 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分析与思考 中南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程亭 【摘要】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面启动了行业发展的第三大战略一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 展,做大做强的途径之一。文章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案例,分析了其能够顺利合并成立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的原因,且对合并8年后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消失无存进行了探析,以期对寻求合并之道做大做强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2001年,经财政部与外经贸部批准,由安永会计师 实力强、声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在国内市场做大后。也希 事务所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立的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 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安永大华”)在上海正式挂牌。成为安 永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安永”)1992年在北京成立安永华明 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在中国合并成立的第二个子公司,安 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署 办公。当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是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 一,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大华”)则是国内最大和最受 推崇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这次合并在中国的会计服务中属 于首例,无论是安永,还是大华,甚至相关的部门都看好合并 后安永大华的前景,安永大华成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 展史上第一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合并后成为按国际标 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自主管理的国际所,大家对“国际会计 公司本地化,本地会计公司国际化”的实现满心喜悦。 然而。2009年6月5日,财政部、发布公告,收回 七家会计师事务所许可证,其中就包括安永大华,“安永华明 会计师事务所已吸收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根据 财会[2007]6号文件。财政部、已收回安永大华会计 师事务所的证券许可证。”8年过后,大华作为第一家本±所 与国际知名事务所安永的“世纪联姻”终结,曾经在中国会计 师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就此香消玉 殒。此次合并大华方面的最终失败也给一直梦想着与国际大 所合并而走向国际。做大做强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一 些启示。 一、战略相投促“姻缘” 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 券交易所的成立,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注 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行业,随着市场需 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在中国这片热土 上快速成长。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也纷至沓来,1981年,安 永成为最早获中国批准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国际专业服 务公司之一,1992年,在北京成立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安 永为了进一步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扩大在中国市场 的占有率和影响力。而寻求能够与自己合作的本土事务所。 1985年2月,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会计学会合办成立了大华 会计师事务所,借助上海的蓬勃发展,大华也逐渐发展为本土 望在国外市场有所开拓。安永与大华在2001年能够顺利牵 手合并,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两者在发展战略和资源上相互投合 当年安永大华在中国的介绍如是说“安永与大华 的合并是安永的本土化战略与大华的国际化战略共同促成的 结果。不仅有利于利用安永的国际市场经验和品牌优势、丰富 的全球技术支持资源和成熟的管理技术,还可以发挥大华在 国内市场的优良基础和它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综合优 势,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更高层次的业务领域中为中外客户提 供全方位服务。”“安永大华融合了安永和大华两大会计师事 务所在品牌、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以更高的工作 质量、更好的服务水准、更全面的服务内容,竭诚为客户服务, 成为客户的良好合作伙伴。”可见,安永与大华的合并顺应了 当时两者在发展战略上的各自需求,两者的合并有利于各方 优势资源的相互利用和补充。 (二)合并双方两厢情愿 安永与大华在合并之初并没有谁吃掉谁的想法。不存在 敌意收购,而导致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相互采取攻击与防攻击 的情况。安永与大华合并双方两厢情愿,且双方都视对方为最 佳的合并对象,极力促进合并,交流与协商较为顺畅,使得合 并过程并无多的坎坷。合并双方对合并后事务所的发展充满 了信心和美好的憧憬。合并后的事务所,在专业技术上执行安 永的标准,使用安永的品牌;双方原高层管理者都在合并后的 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中继续担任要职;具体经营管理主要 由大华事务所的主要管理人员负责,以求在合并整合前期有 良好的过渡。 (三)的大力支持 安永与大华的合并在2001年初,正是中国加入WTO的 前夕。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正筹划逐步向外国会计公司开 放。同时。也鼓励内地有实力的事务所与国际和港澳台地 区的事务所进行合作。另外,当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显露,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证券、金融市场也 期待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但各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 资格和服务产品并没有完全达到互认的状态。我国希望 能拥有具有国外执业能力和资格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鼓励 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各种方式走向国际.从而能够为  ̄1NGFRIENDS OF COFCOU1V案例A研究-_■ —●●■●● 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服务支持。安永与大华的合 并,就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借船出海的零的突破与开创性实 更优质的客户。 践。对此持欢迎态度。因此,安永与大华的合并得到了我 国的大力支持,减少了很多和手续上的障碍,促使其 合并过程快速顺利。 三、合并终结的思考 大华在合并前虽然曾经是国内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但 同安永这样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在规模、声誉和事务 所经营能力等方面仍然相差较远,安永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通 二、差异难消整合不易 过多次的合并才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因此在合并方面积累了很 多经验,充分懂得且善于将合并他方的资源融合于自身的核心 竞争力之中。大华想充分学习安永的管理和执业经验而迅速提 安永与大华合并为“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仅仅是实现 了名称和形式上的整合,要达到两个公司实质的融合,消除整 合两者的差异并不容易,而差异难消整合没有最终成功,也促 升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合并后安永大华几乎全盘吸收 使两者合并的终结。 安永的管理模式,使大华原有的一些适应中国市场的管理和执 (一)文化差异抱怨多 安永这样的国际顶级会计师事务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 展,服务网络遍及世界各地。员工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 专业和教育背景,整个企业文化具有多元性。大华会计师事务 所以上海为基地建立,脱钩改制发展地区分所前,大多数员工 大都来自一个单位且大部分是上海人,事务所充满着浓郁的 上海海派文化。安永与大华合并后,两个事务所的员工在工作 风格、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多。大华的员工不再以原 来互相感觉亲切的上海话进行交流,而要改用说普通话甚至 英文。工作中铺天盖地的英文资料和条文,完全电子信息交流 的工作环境,使一些原大华员工连声抱怨。而安永员工的 港式文化背景和大华员工的海派文化背景相互碰撞,滋生了 一定的员工之间的摩擦,使得部分员工不得不跳槽换业。 (二)制度不同适应难 安永大华根据合并时的协定,合并后采用安永的技术专 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两家事务所在合并前的行为规范体系、业 务流程体系、业绩评价体系、激励报酬体系等都具有很大的不 同。安永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都很严格. 小到员工的着装举止。大到业务的承接以及报告的出具等,都 有一整套规范细致的管理制度和执行要求。这些严格的管理 和质量控制制度正是安永百年执业所总结的宝贵经验。但对 于大华原来的员工来说,这些制度有些过于繁琐和严格,使在 松弛宽松的环境中呆惯的他们难以适从,大华原有行为方式 逐渐地消逝,而悄然被安永的行为模式所取代或同化。 (三)资源控制权差异丢客户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之 一。在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中资源控制权基本上是由事务 所来掌握,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源控制权却多掌握在不 同层级的员工手中。安永与大华也有同样的情况。合并后,原 大华的一些掌握一定客户资源的员工由于不能再拥有对客户 资源的控制而失去合并前能够获取的控制权收益,从而选择 离开,同时也带走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在2001年大华拥有的 46家客户中,先后有17家上市公司在两年之内发生变更。当 然这些客户的变更不都是由于员工离开而带走的,有些是由 于安永严格的客户承接制度,而自动放弃一些客户,争取其他 业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继承和体现。所以在两方合并后的整合阶 段,本应是兼容并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却几乎变成 了大华被融合的一边倒状况。两个内在实力差距较大的合并双 方。实力较强的一方常在合并后的整合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即使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却不一定能共享利。 另外,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统计资料。2006、 2007以及2008年三年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会计师 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分别排于第17位、22位和23 位,可见,安永大华归于安永华明之前已是年年下滑的趋势。 大华这一品牌在8年的合并过程中没有实现做大做强,反而 安永在中国市场日趋扩大,而且还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实现了本土化,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却 没能实现国际化。大华想借助与国际大所的合并而变洋变 大,完全吸收国际大型事务所的管理模式,最终被同化进而 被消化,让我们反思是否能再用此合并的方式,在短短几十年 里,就达到国际大所花上百余年的时间才能获取的成就。要真 正实现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走向国际,做大做强的梦想,还需探 寻他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长爱,吕伶俐,黄益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问题研 究——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设立分所的思考 [}].会计论坛,2010(2). [2]郝银辉.对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差异的探讨[J].商场 现代化.2olo(s). [3]胡玲玲.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本土所盼影响及对策[J]. 中国商界,2010(1). [4]坍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非坦途[J].财会学习,2009 (11). [5]陆永宏.对新一轮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热”的冷思考[J].财 会学习,2006(12). [6]王英姿,陈信元.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因素分析—— 一项基于安永大华合并前后客户构成变化的案例分析 [J].管理世界,2004(12). [7]安永大华言败为时过早[J]冲华财会网(Ⅵ~.e521.corn). 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