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5
近世所提倡的自动主义包括三部分:一,德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
什么是学生自治?
1、学生指全校同学,有团体之意。
2、自治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立法、执法,司法。
3、学生在求学时代,当称做“练习自治”。
定义: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乃是自治。
学生自治的需要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所以,当渴望自由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给他们种种机会得些自治的能力,使他们自由的欲望可以自己约束,所以时势所趋,非学校中提倡自治,不足以除自乱的病源。
学生自治有几种好处。
第一,生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
自治可养成几种习惯,一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二是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三是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简言之,自治可以养成我们对于公共事情的愿力、智力、才力。
学习自治若能办好,可算是实验的修身,实验的伦理,全校就是修身伦理的实验室,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修身伦理。
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
办学人所定的规则,有诸多不合体。学生自己立的法,比学校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得,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国家的法律总是人犯了法之后才能显示出其作用。而自己所立法的力量,大于他人所立的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
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
学生有过失,责成少数职员监察纠正,其弊端有两种:第一种是少数职员在的时候,就规规矩矩,不在时就肆行无忌。第二种是大多数学生以为既有职员负责,我们何必多事,纵然见到同学为非,也只好严守中立。这是大多数学生抱的态度,一人司法,大家避法。要大家守法,就须使各人的行为,对于大家负责,就是要共同自治。
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
学生自治办不妥的弊端:第一,把学生自治当作争权的器具。第二,把学生自治误作治人看。第三,学生自治与学校立在对峙地位。第四,闹意气。
如果厉行自治的时候,大家不愿争权,而愿服务;不愿对抗,而愿协助;不愿凌人,而愿治已;不愿负气,而愿说理,那么,自治之弊便可去,自治之益便可享了。
规定学生自治范围的标准
一、学生自治应以学生应该负责的事体为限。
二、事体之愈要观察周到的,愈宜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
三、整体参与的人愈宜普及的,愈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
四、依据上列三种标准而定学生自治的范围时,还须参考学生的年龄、程度、经验。
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分两类
一、权限上的关系 学校事体分两类,一部分仍旧是学生主持,一部分由学校主持。互相沟通,互相协助。
二、学问上的关系 1、同学的切磋,2、教员的指导。3、相互合作。
我们要打破一切障碍,使师生的感情化为一体,大家一举一动都接洽,有话好商量,有贡献彼此参与。在学校中,无论何人都不应取那武断的、强迫的、命令的、独行的态度。我们叫人做事时,不但要和他说“你做这件事,你应该这样做”,并且要使他明白“为何作
这件事,为何这样做”,彼此明白事之当然和事之所以然,才能同心同德,达到共同目的。
施行学生自治应注意要点
第一,学生自治是学校中一件大事
第二,学生自治如地方自治。首先学校要认可。
第三,学生自治是否有效果,要看本校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自治前应利用演讲、辩论、谈话、作文等等养成充分的。
第四,法是为人立的,含糊误事,故宜清楚;繁琐害事,故宜简单。
第五,推测一校自治成败,看领袖就知道。
第六,学校与学生始终宜保持一种协助贡献的精神。
第七,学校与学生对自治就采取试验态度,一面试行,一面改良,才能必胜。
结论 学生自治在共和国学校里是重要事,在当今也是重要事。要把自治当大事来抓,当美术来欣赏。自治是人生的美术,我们要使其从欣赏到爱慕,由爱慕到珍惜,由珍惜到珍藏。这才是真正的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