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腰关小学:魏庆云
一.五年数学上册知识体系 (一)数与代数
1。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0。
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 1)通分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包装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
(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不规则
物体的体积
3,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2) 分数成分数
(3)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 (4) 分数连称 (5) 倒数
4, 布艺 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1) 分数除以整数 (2) 一个数除以分数
(3) 解决一直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4)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5,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
运算律的推广和应用
(2) 解决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
题
6,数学与生活: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 (二),空间与图形:
1,包装盒: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 2,方向与位置 ( 1)用数对表示位置
( 2)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 3,统计与概率
(1)谁先上场:可能性
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知识,设计一个
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4,爱护眼睛;统计 (1) 设计调查
(2) 复式条形统计图 (3) 复式折线统计图
(4) 数据描述产生的误导可能 5,实践与综合应用
(1)综合应用:美的奥秘 (2)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
二,五年级数学全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2),能进行分数加减乘除有关和四则
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
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换算。
(2),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表面积
和体积。
(3),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
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假单的线路。
混合运算
3,统计与概率
(1),能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
指定要求
(2),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
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了解黄金比的相关内容,会用比
的知识设计图案。
(2),能从数学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并
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
(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
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
现实空间的认识。
(3),在长方体知识的学习中,经理观
察,猜想,实验,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经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
分析判断和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
(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学会从数学
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的有关
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四则运算和长方体体积计
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
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活动,对数学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体会数学
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思考
的学习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一),五年级共有二十五人,其比如中男生是
三人,女生十二人,所有学生都来自农村,有一多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比如李玉,,张旭等,从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同学的性格都很活泼好动,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抽象思维,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单元学情分析
1,分数加减法(二)
(1),多数学生能熟练背诵分数的基本
性质,会求简单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但还不能熟练掌握一些技巧。为此学习本单元之前对于部分只是要加强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球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人人都会。 (2),由于有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做基础,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
减相对快一些,但有时会出现不安计算法而将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减,计算时应让学生写出通分的过程,同时养成反思,约分的检查习惯。 2,长方体和正方体
(1),学生知道求表面积是把该长方体
(正方体)的各面积的面积相加但是计算结果错误较多。教学时可通过具体事务进行分析判断和教会学生在草稿本上画图,标出已知条件,明确计算某一个面需要哪两条边想乘。
(2)实际运用知识求表面积时,计算长
方体其中四个或五个的面积,少掉了那个面,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问题。教学中加强观察事物和图并与生活例子相联系进行训练。
(3),公式运用不够正确,求体积和表
面积的方法会混乱。解题时,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可以从问题的
实际意义是关于面的,还是体的,还可以根据单位来确定,并与生活例子联系,使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后计算。 3,分数乘法
(1),学生是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及约分的基础上来学习分数乘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直观图的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存在因为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导致理解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线段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3),由于五年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逐渐拉大,教学重要尊重这种差异,采取小组合作以优带差的方法,直观图示帮助理解的方法,单独知道优,差有异地方法等促
进优胜更优,差生转好 4,可能性
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以前仅仅简单接触了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其余并无基础,但学生在与伙伴可能接触过与此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教学重要设计和借助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5,分数除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想知道: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算理”,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应适时安排一些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操作,涂色或画线段图等方法,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6,比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容易将体育中的比和数学中的比混为一谈。其中,体育中的“比”,只是借助了数学中的比的形式,而不具有比的内涵。说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比的意义,在“3:5=0.6”中,探索比的基本性质 7,方向与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但是却不是很具体,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但并不很准确。本单元的学习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并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生活 8,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整数运算律进行简便,会简单的分数加减和分数乘除法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式解决简单的分数乘出问题,已能初步借助线段图,
分析简单的分数乘除问题的数量关系。
(2),有了基础,学生就有了学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将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需要,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就有了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动力。
(3),本单元内容较抽象,不易理
解,要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运用所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解题能力。
9,统计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关于“统计”的知识,学习了统计表,会绘制 单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知道他们的优越性。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作
出合理的推测。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有了学习复试统计图的需要。
四,全册教与学的方法
(1),复习旧知识,实现旧知迁移;运用转化思想,把新知转化为旧知。
(2),创设合适的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互助,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
(4),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方法迁移。
(5),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区分。
(6)感受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
算理
(7),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挥小组合作的
作用,互助探索,共同提高。
(8),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9),教师要留给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机会。
(10),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教学。 五,全册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导学课:1
第二单元:导学课:1课时
研讨课:4研讨课:9课时
综合
课
:
1
课时 课时 课
时
综合课:1课时
第三单元:导学课:1
课第四单元:导学课:1课时
研
讨
课
:
9
课研讨课:1课时
综
合
课
1
课
综合课:1课时
第五单元:导学课:1课第六单元:导学课:1课时
研讨课:10课研讨课:5课时
综合课:1课综合课:1课时
第七单元:导学课:1
课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第八单元:导学课:1课时
研讨课:5研讨课:7课时
综合课:1综合课:1课时 课时 课时
。
第九单元:导学课: 1课时 研讨课:4课时 综合课:1课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