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第20卷第16期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Aug.,2017Vol.20,No.16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董其维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再加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在改革自己的管理方法,都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企业管理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还能很好地带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且不难发现,数据库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数据库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时代发展对企业提高信息化程度的要求。[关键词]数据库;信息化;企业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02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6-0038-021 研究背景
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加之数据作为信息的基本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
[收稿日期]2017-07-02
的人重视和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而数据库系统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计算机数据系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
上下功夫,那么让客户满意的关键就是从企业自身的经营流程方面入手,而优化业务流程就需要有知识资本作为支撑,就需要对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因此,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员工明白,制定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每一个用钱的部门都有责任认真编制预算。
综上所述,构建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耦合体系具有可行性,二者耦合,可以实现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协调,总体活动与具体活动的协调。
5 大数据环境下耦合预算体系的构建5.1 大数据环境下耦合预算体系的构成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需要设立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大数据的搜集、筛选和分析,并参与制定战略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及预算调整的闭环全面预算系统,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数据支持。首先,依据大数据进行企业战略环境的扫描与分析,通常企业可以用PEST分析、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工具,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整个公司战略环境的扫描与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其次,开发战略地图;再次,利用信息化平台把子预算目标传达给各部门,各部门通过分析大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来制定部门预算;最后,各部门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部门预算,预算中心根据部门预算对总预算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5.2 预算执行体系设计
预算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的控制,当各责任中心按预算执行时,大数据管理中心应同步搜集关于预算执行的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若出现实际执行与预算存在差异,相关人员应当分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及时反馈,各责任中心依据反馈数据尽快做出调整,一旦宏观经济环境或国家发生大的变动,大数据管理中心会将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预算管理部门和各责任中心,以便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3 预算评价体系设计
预算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果导向型评价,二是过程导向型评价。所谓结果导向型评价就是,根据预算执行的
实际结果对比最初设定的四个维度的预算指标值,衡量预算执行结果的优劣。值得注意的是,结果导向评价结果并不是绝对的,片面追求结果,只会迫使各级责任单位造假,因此,预算评价要有弹性,由此而衍生出过程导向型评价,所谓过程导向型评价就是看预算执行效率,各责任单位调整预算的反映速度等是否在合理水平。6 构建耦合预算体系应注意的问题6.1 高层领导推动变革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高层管理者积极推动,企业高层领导者应身先士卒,亲自挂帅来推动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或者财务部门没有推动变革的资源和权力,若单纯依靠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最终会导致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无疾而终。6.2 选择恰当的预算指标
指标的确定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指标不仅会增加战略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工作量,还会给各个责任单位增加压力,影响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因此,企业应选择几个关键绩效指标(KPI),这样才能满足成本效益的原则。6.3 内部审计涵盖全面预算
平衡记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也算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公司内审部门要以风险为导向,重点关注战略制定流程、预算制定流程是否合规,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增值功能,为企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毕意文,孙永玲.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
[2]闫华红,毕洁.大数据环境下全面预算系统的构建[J].财务与会
计,2015(16).
38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特点2.1 计算机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DBS)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以及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2.2 计算机数据库的特点2.2.1 共享性
现如今,共享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例如,现在出现的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这都是体现了共享,当然计算机也一样,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共享。这里所指的共享就是数据共享,而且人们打造数据库系统的目的也是完成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系统,也是为了让各部门、结构和个体之间完成数据资源的共享。2.2.2 组织性
数据库的作用是存储大量的数据,这就要求存储的数据要具有一定的关联和秩序,同一个文件中的数据必须具有很强的关联,这样才能很好地保证数据在整体上的一个组织结构,方便人们很好地使用数据。2.2.3 性
虽然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也不全是关联的,它也具有非常强的性,当然这个性不会影响数据的关联性,也就是一直说的逻辑性和物理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才保证了数据库内外结构的完整。2.2.4 灵活性
这所说的灵活性是指数据库在管理上的可操作性、可适应性。其实,这个数据库并不是一个只供存储数据的仓库,还包含其他几个方面的功能,例如,数据的输入、输出、修改、添加和删除等,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选取合适的数据。3 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使用现状3.1 应用范围不断增加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涉及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和商业等,且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给这些行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趋势,这也使相关行业更加依赖于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3.2 数据库系统安全性不断提高
目前,在计算机方面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问题,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安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它所发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各行各业对数据库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4 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应用程度的措施4.1 持续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
在设计计算机数据库时,相关人员应该全面考虑数据库系统的
[1]徐媛媛.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文摘
版,2016(3).
[2]张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引
文版,2016(3).
[3]应俊梁羿.基于B/S架构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
厦门大学,2016.
[4]王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
界,2016(8).
[5]王洁.超一计算机销售企业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
重庆大学,2015.
[6]赵霞.加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J].现代
经济信息,2016(20).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 39
安全性和实用性。目前,数据库系统的风险项主要包括管理风险、用户行为风险和软件风险等。而且在设计研发时,相关人员还应考虑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对其的影响,且提升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显得至关重要。4.2 充分降低用户管理成本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未来的一个最重要发展方向是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且通过降低用户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同时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享受到更为全面、具体和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以后的研发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将研发的侧重点放在降低用户管理成本的方面。
4.3 把数据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应用时,也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根据相关方面的要求,保证数据库系统应用的科学性、实用性,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对数据库系统作出适当的改进。4.4 提高管理效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因此,企业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的时效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比如:企业管理者在外地出差时,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召开网络会议,对企业的动态进行实时监督,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利用数据库系统,企业管理者还可以进行远程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5 结 语
就目前来看,以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不仅是企业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管理的象征,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等。因此,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