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中职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几点体会

对中职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几点体会

来源:爱玩科技网
浅谈对中职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的几点体会

摘 要: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是这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一内容要如何进行教学、怎样选材、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等职业学校

“妹妹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中国民族歌唱家个人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让2200名外国观众如痴如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必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如何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有过许多表述。其中有“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对于各年级的要求,“课程标准”也提得比较具体。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国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文化传媒等固然能起到重大作用,但我们认为作为学校音乐教育似乎应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今天我想谈谈关于我对中职校民族音乐鉴赏课的一点体会。 一、选材(重点突出,点到为止)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国灿烂的民族民间

音乐文化似乎还不够。在这样丰富的教学资源中,相信每一位音乐教师在备课时,都会想到一个问题:“这节课带给学生什么内容?”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我国“人音社”“人教社”及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均在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编写过。虽然这些课本相关内容都不少,但是要落实过去的大纲和现在的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音乐”的要求还是困难重重。 二、兴趣为先、求同存异、画龙点睛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几年的教学告诉我,相对于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即远又不具有吸引力。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任何事情都容易产生好奇。兴趣本身就源于好奇,我们要抓住他们这一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2.民族音乐欣赏课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的一半,无论是哪一门课,好的导入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在欣赏蒙古族音乐这一课,我请学生们听《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我这样问:熟悉它的旋律吗?回答:熟悉。再问:这首歌曲属于我国哪一民族啊?这一民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啊?有的同学思考、有的开始议论,大家都在参与。我想这时我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提起了他们的兴趣,课程顺利地向下进行。

三、多听、多动、多看、多熏陶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音乐鉴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音乐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民族民间音乐鉴赏教学中,更应该多听音乐,还应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不断扩大音乐欣赏面。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赏析,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这在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中是非常重要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据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听觉得到的知识的记忆率为15%,从视觉得到的知识的记忆率为25%。因此,我认为积极利用声像同步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如文字闪现、图形缩放、移动颜色等变换手段,将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留给大脑的印象也会更深刻。总之,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浩瀚广博。随着时代的前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还会不断地创造发展,一代代的传承。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为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为了更好地上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课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生健.音乐教育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齐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