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与机会识别的研究现状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09年8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Aug.,2009 第9卷第4期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Vo1.9 No.4 【创业教育与学生管理研究】 创业机会与机会识别的研究现状 靳取,李 博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随着创新与企业家时代的到来,创业活动对一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巨 大影响。对创业活动的研究正在成为关注的热点。文章在创业机会与机会识别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创业机会的 定义、来源、类型以及识别等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创业;创业机会;创业机会识别 [中图分类号】C 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9)04—0037—04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逐 合[3141o 步趋于一体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从一个或多 Dutta和Crossan(2005)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系列 个地区转向全球化的竞争,创业和新企业已成为推 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导致创业者或创业团队 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通过现存风险或创造新风险将一种或更多种新产 一、创业机会 品或服务引入市场。[51 1.创业机会的定义 2.创业机会的来源 Schumpeter(1934)指出,创业机会是通过把资 机会的来源是影响现有市场均衡的因素,可以 源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创造价值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市场供给的 的一种可能性。Ill根据Sehumpeter的观点,企业家 一方可能对市场变化造成影响,例如一种具有潜在 是在不确定、变化以及技术剧变阶段中“震动”和“扰 价值的新技术的发明,新的生产工艺的开发.可能 乱”经济平衡的创新者。机会作为一个创造性的破坏 影响市场供给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带来新的市场。 过程而出现。企业家不能发现机会,相反,他们能够 创造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带来巨 利用技术变化,经济中出现的创新来创造机会。 大的商机,例如新的需求的出现以及需求方式的改 Kirzner(1979)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系列的市场不 变等,有经验的创业者都可能从中找到富有价值的 完全。[2 ̄Kirzner强调创业敏感性和机会发现的理 创业机会。 论。关注于了解某些个体如何基于人们在市场中的 Timmons(1999)认为创业机会主要是来自改变、 知识和信息缺陷而获得利润。他认为企业家通过在 混乱或是不连续的状况,主要有七个来源:法规的 市场中扮演获利之人或价格调整者发现机会,在知 改变;技术的快速变革;价值链重组;技术创新;现 识或信息不对称基础上获得资本。 有管理者或投资者管理不善;战略型企业家;市场 Casson(1982),Shane和Venkataraman(200O) 领导者短视,忽视下一波客户需要[61。 等人指出机会是创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定义创业 从机会自身的特点来说,一些学者认为,创业 机会为:新产品,服务,原材料,市场和组织方式被 机会是客观的,内生的,排外的,取决于创业者以及 应用于新的组成方式——结果或结果——方式结 他处理信息的方式。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是主观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靳取(1985一),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 37 的,外生的,被制定的,基于社会认知的,取决于创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指出一些人发现机会 业者的知识网络以及在网络中如何信息共享。 3.创业机会的类型 而其他人没有的原因并不是偶然:一是先前知识的 拥有对识别机会很必要;二是认知资源对评价机会 很重要嘲。 1.创业机会识别的类型 Ardiehvili(2003)等根据创业机会的来源和发展 对创业机会进行了分类。I7】在他的创业机会矩阵中 有两个维度:横轴以搜寻到的价值(即机会的潜在 市场价值)为坐标,这一维度代表着创业机会的潜 在价值是否已经较为明确;纵轴以创业者的创造价 值能力为坐标,包括人力资本、财务能力以及各种 在创业理论界中还没有一个公认对机会识别 的权威界定。目前尚存三种争论值得我们关注:以 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Shumpeter(1934)提出“企业 家利用机会对均衡市场进行创造性破坏,通过打破 必要的有形资产等,代表着创业者是否能够有效开 发利用机会。 不明确的 明确的 不能界定 “梦想”I 解决问题Ⅱ 已界定 技术转移Ⅲ 创业形成Ⅳ 图1机会分类 资料来源:A.Aridichvili et a1.(2003) 由图l可以看出,第一象限中,机会的价值并 不确定,创业者是否拥有实现这一价值的能力也不 确定,称这种机会为“梦想”。第二象限中,机会的价 值已经较为明确,但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的能力尚未 确定。第三象限中,机会的价值尚未明确,而创造价 值的能力已经较为确定,创业者或者技术的开发者 的目的是为手头的技术寻找一个合适的应用点。右 下角的第四象限中,机会的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都已确定,这一机会可称为业务或者说是企业形 成。Ardiehvili认为,相比右下角的创业机会,左上 角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林嵩等(2006)指出对于创业者所选择的创业 机会来说,主要存在两个维度的特征I81:一是市场层 面的特征:主要指创业者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特 征。包括市场的成长性、市场的规模、市场的竞争程 度,是否拥有良好的市场网络关系等:二是产品本 身的特征:主要指产品本身的技术优势,包括产品 的技术是否存在进人壁垒、产品技术是否有成本优 势、技术优势能否持久等。 . 二、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者进行创业必须要进行创业机会研究。实 际上,创业往往是从发现、把握、利用某个商业机会 开始,并最终表现在能够为消费者或客户创造价值 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之中。创业机会的识别是 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研究创业机会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Kayek (1937)指出机会是客观的,但感知它们是主观的【9】。 38 均衡产生新机会”Ill:新奥地利学派代表Ki ̄ner (1973&1979)指出的“具有创业警觉素质的企业家 发现非均衡市场环境中被疏忽的创业机会” :行 为学派(Endres and Wood,2006)认为“企业家依赖 其不同的经验推断方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现 内生的创业机会,因此创业机会内生于企业家个人 心理结构,机会具有异质性”。 Bhave(1994)在他的企业创业过程模型中,建立 了两种机会识别类型f】 I:一种是外部刺激型机会识 别,即创业决策先于机会识别。创业者通过机会过 滤,搜寻信息和评价来寻找机会;另一种是内部刺 激型机会识别,创业者先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满 足的需求,再决定创建一个企业。 2.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 把机会识别看做一个过程,即机会的潜在预期 价值以及创业者的自身能力得到反复的权衡.创业 者对创业机会的战略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一些研究 也称之为机会开发过程。或者机会规划过程。 Lindsay,N.J.和Craig,J(2002)将这一过程分成三个 阶段旧:阶段1:机会的搜寻(opportunity searching)。 这一阶段创业者对整个经济系统中可能的创意展 开搜索,如果创业者意识到某一创意可能是潜在的 商业机会,具有潜在的发展价值,就将进入机会识 别的下一阶段。阶段2:机会的识别(opportunity recognition)。这里的机会识别是狭义上的机会识别 过程,即从创意中筛选合适的机会。这一过程包含 两个步骤:首先是通过对整体市场环境,以及一般 的行业分析来判断该机会是否在广泛意义上属于 有利的商业机会,Noe1.J和Justin Craig称之为机 会的标准化识别阶段:第二步是考察对于特定的创 业者和投资者来说,这一机会是否有价值,也就是 个性化的机会识别阶段。阶段3:机会的评价 (opportunity evaluation)。这里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各 项财务指标,创业团队的构成等,通过机会的评价, 创业者决定是否正式组建企业,吸引投资。 Thomas W.Zimmerer和Norman M.Searbomugh 别方式——结果关系的能力是有所不同的。 他人看到风险时他们则看到了机会。反之,Baron则 发现创业者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发现机会是因为他 们更不可能陷入反事实的思考中。 (3)自我效能。Shaver和scott指出,成功的创 把创业机会的识别分为五大步骤fl3】:f1)Pl断新产品 SaraSVathy,Simon和Lave发现成功的创业者在其 或服务将如何为购买者创造价值及使用新产品或 服务的潜在障碍。根据对产品或服务使用的潜在障 碍以及市场认可度的分析,得出新产品的潜在需 求、早期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以及产品达到创造收益 的预期时间;(2)分析产品在目标市场投放的技术风 业者需要有执著的信念,并且能够坚持他们事业直 险、财务风险并进行机会窗分析;(3)在产品的制造 至最后成功【l41。Krueger和Dickson的研究显示创业 过程中是否能保证足够的生产批量和可以接受的 者的自信能够增强他们对机会的感知。[z51 产品质量;(4)估算新产品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使用 何种融资渠道;(5)在更大氛围内考虑风险程度以及 如何控制和管理那些风险因素。 3.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因素 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反复均衡 的过程。不同的创业者可能愿意关注不同的创业机 会,即使是同一个创业机会,不同的人,对其评价也 往往不同。因此,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也成为研究 重点之一。 在影响机会识别和开发的各项因素中。Shane 和Venkataraman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机 会本身的属性和创业者的个人特性阁。 创业机会的自然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 者对未来价值的预期。因而对创业者的机会评价产 生重大影响。Timmons(1999)提供了几个用于筛选商 机的指标[61,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 涉及八类53项指标,从行业与市场、经济因素、回 报能力、竞争优势、管理团队、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企业家个人特质以及战略性差异八个方面来对创 业机会进行评估。 假定创业机会已经存在,在任何一个时间点 上,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现已有的机会。为什么有些 人而不是其他人发现了这些创业机会呢?这便要从 创业者自身上找原因。 (1)信息不对称。人们各自都拥有不同的信息 储备,这些信息储备会影响他们对机会的认知能 力。信息储备会在头脑中形成计划,为认知新信息 提供框架。在认知机会之前,创业者必须先具有能 引起创业推测的新信息。人们专注于特殊的信息是 因为这种信息比一般的信息更有利用价值,而且由 于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关于未利用的资 源、新技术、未满足的需求,以及关于政治与法律规 定的改变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有两个 人在同一时间内具有所有相同的信息。 (2)认识能力的不同。先前的研究显示,人们辨 另外,除了机会本身属性和创业者个人特性 外,已有研究成果认为,机会识别是一个受许多环 境因素影响的过程。Stevenson和Gumpert(1985)描 述了影响机会识别的四个环境维度:技术、市场、社 会价值和的法规。[ ̄16Busenitz和Barney (1996)指出创业者通过在环境中获得的不同种类的 信息识别机会 。Kaish和Gilad(1991)提出创业者 通过搜索他们环境中的那些可以导致创业的信息 进行创业。㈣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和展望 总的来说,创业机会存在着来源于外部环境的 不完全和不稳定性。其中。市场机会、技术机会是前 人研究的重点。在机会来源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两 种分歧:存在思路以奥地利经济理论为基础,强调 创业机会已经存在于市场之中,具体是指在市场中 存在的一种获利机会。另一种以构造理论为基础, 认为创业机会不是已经存在的,而是人们在与 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创造或者构建的,并将创业机会 界定为一种人们创设的一种状态。即一种通过新手 段、新目的、新手段与目的关系的形成而能够引入 新商品、新服务、新市场和新组织方式的状态。对机 会类型的分类,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综 上所述,机会的来源及其类型分类众多,但由于在 信息拥有、信念、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创业者们并不 能完全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其识别和评估。因此, 有必要对企业家如何识别和评估现有机会进行进 一步的研究,以探明某些企业家为何、何时、如何能 识别被其他企业家错失的机会。 前人研究将识别和选择创业机会看做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该过程分为不同 的步骤,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创意形成、信息搜集、 信息分析及机会评价等阶段。其中对创业机会的识 别缺乏细分,过于笼统,并且对识别过程缺乏系统 权威的量化模型,在创业机会和环境之间缺少动态 的研究分析。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有必要对 39 创业机会做细节分析研究,构建创业机会的系统量 程,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企业家们发 化模型,突破现有研究的定性描述阶段。 现创业机会受哪些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创业 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 机会开发成功或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在识别到了这 机会本身和创业者本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的.还有 些机会后采取什么行动来开发这些机会等。 些个别研究从机会所在的环境中,找到影响机会识 别的因素。而围绕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过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CaPj ta1 1 sm 5oc1 a]1 sm and Democracy[H]:Ha rper&Row,New Y0rk, l934. [2]Ki FzneF.I.M.Percept1 on,opportun1 ty and Profi t[H],Ch1 cago:Ch{cago Un1 vers1 ty Pres s.1979. [3]Ca s sOn,H.。1982.The EntrePreneur.Ba rnes&Nob1 e Books。Totowa。N.J. [4]Shane.S..Venkata raman。5.。2000.The PFOm1 se of entrep ̄eneursh1 P as a f1 e1 d of reseaFch.Academy 0f Hanagement Rev1 ew 25:217—226. [5]Dutta,CrOSsan H H.The NatUFe of EntrepFeneur1 a1 Opportun1t{es:Understand1 na the PFocesS Us{ng the 4 10 rgan1 Zat{ona1 Lea rn1 ng Framework[J].Ent repteneuPsh1 P Theory and Pract1 ce,2005。JU1Y:425—449. [6]T{mmons J.A.New venture cFeat1 On:EntFePFeneurshj P for the 21 st CentUry.5th ed1t1On,[H].McGraw-H11].1999. [7]Ard1 chv111 A,Ca rdozob R,Ray S・A Theory of Entrepreneu r1 a1 Oppoctun1ty Ident1 f1 cat1 On and Deve1 opment[J].Journa1 0f Bus1 ness Ventur1 ng,2003。18:105-123. [8]林嵩、张帏和姜彦福.创业机会的特征与新创企战略选择一基于中国创业企业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 学研究.2O06。24(2):268-272. [9]Hayek,F.A.。1937.Economi Cs and knowl edge.EcOnomi Ca 4(13).33—54. [1O]K1 FZ ̄eF IH.Percept1 On。Opportun{ty。and Profit:Stud1 es 1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P[H].Ch{Cago:Un1 Vers1 ty of Ch1 cago Press,1979. [11]Bhave,H.P.A PFOCes s mode1 0f entFePreneur{a1 venture creat1 0n[J].JOUrna1 of BUs{nes s Ventur1 ng[J],1994。9:223-242. [12]L1 ndsay N J.Cra1 g J.A Framework fo r Understand1 ng Opportunjty Recogn{t1 On: EntrepFeneurs veFsus Pr1 Vate EqU1ty F1 nanC1 ers[J].JOUrna1 of Pr1 Vate Equ1ty.2002 (6):13-24. [13]Thoma s W.Z1 mmerer,N0rman M.5ca rboFOUgh.Essent1 a1 s of Ent reP Feneursh1 D and¥ma]1 Bus{nes s Hanagement。[H].2002. [14]¥haver K G.Scott L R.PeFSOn,PFOCess。Cho1 ce:the Psycho1 ogy of New Venture Creat1 On[J].EntrepFeneursh{p Theoey and PraCt1 Ce.1991,2(16):23-45. [1 5]Krueger N J.D1 ckson P R.How Be1 1 ev1 ng 1 n 0urse1 ves Inc Fea ses R1 s k Ta k1 ng: Percei ved Se1 f—elf1 Cacy and Opportun1 ty Recognj t1 On[J].Dec1 s1 On 5c1 ences.1994.3 (25):385-400. [16]Stevenson.H.,and Gumpert,D.The Hea rt 0f entrepreneursh1 P.Ha rfa rd Bus1 ness Rev{ew[J]。63:85-94. [17]BuSen1tz。L.W..and Ba rney,J.B.1997.D1fference¥between entvepreneurs and managers 1 n 1 a rge 0rgan1 Zat1 On s:B1 a ses and heur1 st1 Cs 1 n strateg1 C dec1 s1 On—ma k1 na [J].JOUrna]Of Bus1 ness Mentur1 ng,12:9—3O. [18]Ka1 sh.S.。G11 ad.B.Cha racter1 st1 cs of opportun1t{es ea rch of ent repreneu rs Versus e ̄ecut1 Ves:sources,1 nteFest,and genera1 a1 ertnes s.J.Bus.Mentur1 nq 6:45-61. 【编辑: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