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瓦格纳“乐剧”思想
理夏德.瓦格纳(1813—1883)的名字在欧洲音乐史上十分响亮,但他因以改变西方音乐传统轨道,从而引起极大争议的角色而引人注目。由此体现在他乐剧创作与文论著作中的思想和观念,不仅影响了西方音乐发展进程,成为西方音乐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整个艺术界和思想哲学领域所关注和分析的对象。
理查·瓦格纳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艺术才赋从童年开始便已显露,八岁时学会弹奏韦伯的《自由射手》,十四岁写悲剧,十五岁时瓦格纳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极为深刻,立下了毕生为音乐而献身的决心。
瓦格纳对于歌剧事业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在他的歌剧创作中,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哲理性,从当时的时代看,他改变了西方音乐的传统轨道,引起了极大争议,很多人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但有数量更多的人支持他,欧洲到处都有他的追随者与崇拜者。作为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瓦格纳要求他的乐剧像古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等诸种艺术综合的的整体艺术品。他十分重视乐剧脚本的写作,他对脚本如此着力并不在于外在文学性词汇,而是能揭示内在含义的乐剧本身,充分显示出音乐与戏剧的紧密联系。
为此他用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渴望的乐剧风格,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将音乐戏剧切割分离,而瓦格纳追求的是一种“整体艺术”以他的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三幕结构的乐剧各由几个情节、地点相对固定的场构成,在每一个场面为实现贯通的整体感,传统歌剧重唱被对唱代替,独唱、对唱、合唱不可分割;采用无终旋律织体即旋律避免传统声乐那种完整的主导性线条,而将歌唱作为一个声部完全融入管弦乐的织体,
声乐与器乐线条此起彼伏从而避免明确的段落终止,清晰的调性终止式仅安排在整个一幕的结尾。
在瓦格纳众多的改革中,“乐剧”理念的提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这种理念的出现使他自己的作品与传统的法、意歌剧区分开来;他期望自己的乐剧作品能够像古希腊戏剧那样是多种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他非常注重脚本的创作,每部作品脚本他都亲自动笔,他认为音乐应该反映歌词内涵;同时,在创作题材上,他倾向使用欧洲北部(包括德国)的中世纪神话传说、史诗等。同时在音乐手段上,他改变了传统格局中宣叙调、咏叹调等段落体现的“分曲结构”,在他的乐剧中采用“永恒旋律”织体,即音乐始终呈现而没有明确的终止,后人也称为“无穷动”织体,完整的终止式只出现在全幕的结尾处。为了强调他的作品是“综合艺术”的成品,他把韦伯等人发明的“主导动机”发展到极致,他把这种动机称为“主题元素”,在庞大的乐剧中不停的穿插出现,这种手法的运用体现了瓦格纳乐剧音乐交响性思维,显示了声乐与乐队的完美结合,提高了乐队声部的地位。
瓦格纳乐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尼伯龙根指环》。这部作品取材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史诗《尼伯龙根指环之歌》,共分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瑞德”、“众神的黄昏”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和以往一部歌剧的长度相同,这种规模有如歌剧中的“长篇小说”一般。歌剧内容与大家所熟知的电影《指环王》近似,围绕着具有魔力的尼伯龙根指环而发生了一系列神界与人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穿插了仇恨、爱情、情义等人性特征,但最后体现的是神权的覆灭以及人类爱情的崇高与伟大。在1876年3月13——17日,这部歌剧首次连续演出。这次演出使得瓦格纳声名大噪,人们都对这部作品的庞大感到了惊讶,同时对于乐队在歌剧中的地位有了新的感知,歌剧充满了交响性。
瓦格纳对歌剧艺术的改革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试图把音乐、剧本、表演、造型美术和
戏剧等方面加以综合。他不称自己的作品为歌剧,而称之为乐剧。他认为歌剧不是音乐的艺术品,而应该是戏剧的艺术品,要为创造综合艺术而努力。瓦格纳的乐剧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形式的改变。他废除传统歌剧以各自的合唱、朗诵调、咏叹调这种“分曲”进行衔接的结构形式,而代之以普通戏剧演出那样的“场景”结构形式,认为旧的“分曲”结构会破坏戏剧的连贯性。
2、“分曲”结构形式的废除,就必然取消了传统的那种朗诵调、咏叹调,合唱等声乐形式,而以始终一贯的说话旋律取代,这是介于说话与唱歌之间的曲调。根据戏剧内容要求,表现理智内容的词句时接近说话,表现感情内容时倾向旋律性,说话旋律即是这两者之间的自由形式。
3、由于歌唱与说话接近而趋于单纯化,瓦格纳把管弦乐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管弦乐不能是一般的伴奏,而应该担负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戏剧场景的描绘等任务。为此,他采用了巨大的乐队编制,除大量增加弦乐器外,还使用了许多新式乐器,如低音大号、低音小号等。他把弦乐、铜管,木管分为3个组,又将各乐器组更细分为几个声部,使各个乐器组能演奏和声。又在乐队中应用三管编制,不断探求新的管弦色彩。他的管弦乐大量应用多声部的复杂进行并作交响性的发展。这些手法有助于表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充实了场面的描写,取得强烈的戏剧效果。
4、瓦格纳的乐剧中,应用了“主导动机”统一发展的原则。他的主导动机是一种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活动和戏剧场景等简单而含蓄的旋律片断。它从过去的“回想动机”发展而来,但得到更高的提炼,并更为琐细。它自身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戏剧进行中既有强烈的概括力,又能作丰富的变化,近乎交响曲的发展手段,由此而造成微
妙的情绪变化和象征性的艺术形象。瓦格纳认为通过这种主导动机的应用可取得艺术的“最高结合力”和高度的明晰性、统一感,从而产生深刻、强烈的戏剧效果。
5、瓦格纳的乐剧创作把半音阶和声提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半音阶和声法对后世和声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和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瓦格纳的和声极为丰富,转调频繁、复杂,将和声富于浪漫色彩的表现提到一个新的境地。这种半音阶和声的自由使用,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
瓦格纳的音乐创作除歌剧外,其他体裁种类涉及不多。他写了一些应时的乐曲如进行曲、合唱曲等,1部题赠给德国女诗人M.韦森东克的钢琴奏鸣曲,5首用韦森东克的诗谱写的女声独唱曲(1857—1858),1首用小型乐队演奏的《齐格弗里德田园曲》(1870)。由于瓦格纳的世界观与创作思想存在着许多矛盾,因而后世对他的褒贬不一。尽管如此,瓦格纳对欧洲音乐艺术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瓦格纳的乐剧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吸收了贝多芬到韦伯、从柏辽兹到李斯特以及法、意歌剧的经验,以自己大胆的创造开辟了通向未来的路,无论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还是他的无终旋律“或半音和声”都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