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叫用“的,地,得”三个字造句
结果班上的一个同学自告奋勇的起来说了“妈妈说我们家的地得拖了!” 2、语文老师布置学生用“不仅„而且„”造句。
A:爸爸出轨了,不仅妈妈不安心当家庭主妇,而且我也不专心听课。 B:我爸爸爱养花,不仅养了兰花,而且养了校花。
C:我爸爸很有钱,不仅有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而且有假钞。
D:我考试分数极低,不仅刺激了我的眼睛,而且刺伤了我的嘴巴,不想吃饭! 3、老师让用“更„„更„„更„„”造句。
一孩子写到:“安尔乐卫生巾更干、更爽、更安心”。
4、儿子十岁,上小学三年级。某日做家庭作业,需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他造了个句子是:我上课的时候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我看到后就问:小孩子不要撒谎,你又没上艺术班,怎么上课又唱歌、又跳舞啊,是什么就是什么,要事实求是!
儿子想了想,又造了个句子:我上课的时候一会儿打磕睡,一会儿玩玩具。 造完后对我说:这回我可没撒谎! 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 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
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 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 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
成绩单:家长面部表情的器。
考卷:由红与黑组成的,比《红与黑》更有震憾力的一张纸。 罚站:因为老师一人站着很孤独。 圆规:再怎么努力,成绩总是零。
班主任的脸:会七十二变。
书包:一种妨碍我们长个儿的玩意儿。 试卷:一场悲剧或喜剧的入场卷。
自习课:历来是各科老师争夺的“兵家重地”。
班长:就是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山中无老虎”时称“大王”的那只猴子。 同桌:考试时的救星,逃课时的替罪羊,上课睡觉时的警卫,身体不爽时的仆人。
高中是钱够花,觉不够睡。 大学是觉够睡,钱不够花。
现在上班好了,既钱不够花觉也不够睡。
2、小学的时候,老师问谁愿意去扫操场,全班就我一个人举手。 然后老师说:除了xx,其余人全部去给我扫!
那时我记住了一个道理:有舍才有得!
大学的时候,因名额有限,老师问谁愿意放弃奖学金评定资格,也是我一个人举手。 然后我就被放弃了„„
3、语文老师课上讲李清照的词时说,这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还有谁能写出这么好的叠词?
我笑道:默默背背,学学睡睡,醒醒做做累累。考前复习时候,最难入睡。三杯两碗咖啡,怎敌它,卷满天飞?挂科也,正伤心,却是让人崩溃。
大学校园的草坪上,总为了抄近路而践踏,后勤处的老师就在草坪边上立下比如“绿草茵茵,踏之何忍”、“芳草青青,脚下留情”之类的警示标语,但是效果不明显。 这几天要举行考试,踩草坪的人更多了。
后勤部门到底是有高手云集,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告示牌,从此再有没有人踩草坪。 那告示牌上写着:“踩一棵,挂一科。”
老师:“上课点名是件非常没品位的事情。” 学生狂喜,群呼老师万岁。 老师:“因此我决定改为签到。”
4、今天考试,我从一个星期前就开心做准备了。
我用铅笔把公式写在桌上,可是发现刚写完就被老师给擦了。 只好再写一遍,可是过了一天又被老师擦掉了。
如此重复了几个来回后,神奇的效果出现了:我已经能背下来了!!
3、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
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
老师:“没有牙齿的动物,你们知道吗?” 有一个学生忙问:“人是动物不是?”
老师:“是。”
那学生说:“我邻居家的王老太太,就是没有牙齿的动物。”
算术课的时候,老师问低能儿阿呆道:“1+1等于多少?” 阿呆想了一想,回道:“老师!我不知道。”
老师怒了,说:“你真是个饭桶!连这个题目也算不出来。我再问你:譬如我加你是多少呢?” 阿呆道:“这个我知道,两个饭桶。”
英文女教师:“eye,是什么东西?” 学生:“不知道!”
英文女教师:“看我鼻子的两边是什么?” 学生:“是雀斑!”
老师:“有口皆碑,怎样解释?”
学生:“有口皆杯的意思,是说:凡杯,都有口,如酒杯、茶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