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
作者:张景超
来源:《现代食品》 2018年第9期
摘 要:目的:试验同位素标定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的可行性。方法:取茶叶样品适量,用乙酸溶解,在离心机中除去杂质。取上清液。为了防止可能会存在的离心不彻底的物质,所以用活性炭吸附法再次提纯。同时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检测其含量。结果:结果显示,在茶叶中提取高氯酸盐的含量时在0.25 ~ 50 mg/L 时,提取效果良好。结论: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含量操作简单,数据可信度高,且实用性强。对于茶叶中高氯酸盐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茶叶;液相色谱;高氯酸盐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erchlorate in tea by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tea samples were dissolved in acetic acid, and impurities were removedfrom centrifuges. Take the supernatant. In order to prevent possible incomplete centrifugal
substances,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was used to purify them ag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st its content.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perchloratewas extracted from tea leaves, the extraction effect was good at 0.25 ~ 50 mg/L. Conclusion: the contentdetermination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s simple, reliable andpractical. It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chlorate in tea.
Key words:Tea; Liquid chromatography; Perchlorate
中图分类号:O657.63;TS272.7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有着让人精神集中等功效。高氯酸盐是一种在现代的军工产业中应用比较多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在现在市场上的茶叶中,有发现被高氯酸盐污染的现象,研究显示就是因为在灌溉茶树时用了含有高氯酸盐的水,从而造成污染。
高氯酸盐对人体有巨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会引起人体的甲状腺失调。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稳定的器官。尤其是对于婴儿来说,婴儿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弱,体内也没有完全发育,甲状腺受到伤害可能会造成智力的缺陷。国外的有些机构专门对高氯酸盐进行了调查,发现人体如果少量的摄入对人体不会有太大的伤害,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可以耐受,但如果长期的摄入,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测定方法主要是色谱法,其中,考虑的是测定时的检出限低、检出速度与时间等因素。现有的方法中,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获得人们的一致好评[1]。目前,国内已有多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的方法测定其含量,均获得了很好的结果。但目前并不能常见高氯酸盐的出售,所以现有的测定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但这种在实验室中的环境明显不能真实地反映茶叶中高氯酸盐的含量,因为它不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环境中。本
实验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的含量,提供测定高氯酸盐更简单高效,且不影响准确度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于市场上买普通的茶叶40 种。
高氯酸盐标准品,高氯酸盐内标等有机物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心机,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等。
1.2 试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50 mm×2.1 mm,3 μm;柱温:25 ℃;样品体积:2 μL。色谱流动相为乙腈和甲酸铵溶液。注意分离溶液成分时时间为4 min。进样器的进样速度为0.5 mL/min。
1.2.2 高氯酸盐标准液的配制
首先要准备一个10 mL 的容量瓶,吸取1 mL 中间液于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放到冰箱中。高氯酸盐标准工作液:在使用前,分别吸取溶液适量,用有机溶剂甲酸铵进行稀释。配成从0.25 ~ 50 mg/L的标准工作液,并按照倍数叠加的梯度,后一个高锰酸盐的浓度为前面一个的2 倍。
1.2.3 样品前处理
取市场上卖的茶叶50 g,粉碎后保存。称取粉碎后的样品1 g,加入提取液,10 000 r/min 离心10 min。完成后取上清液。由于离心可能会在上层留下杂质,所以在离心后要用活性炭吸附上清液中的杂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柱的选择
高氯酸盐是一种极性比较强的化合物,在测定其含量时,要注意色谱柱的选择。本实验选择的ThermoAcclaim TRINITY P1 柱,具有分离的更加彻底,且在观察实验结果时所需的时间更短,结果更加清晰的优点,同样,它的结果也就更加直观。
2.2 提取方式的选择
高氯酸盐的提取中,用到乙酸作为提取液,此时称取的茶叶样品的质量为1 g。同时,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恒温震荡箱30 min,温度为50 ~ 80 ℃。结果见表1。
2.3 方法的线性范围
在实验时,为了作为对照,选择铁观音、红茶、普洱等高氯酸盐本底较低的样品,在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高氯酸盐,分别进行试验。各个组进行3 次,以减少系统误差。
本实验测定的样品中,普洱茶的回收率最高,红茶的回收率最低,随着加样的不同,精密度最高的是红茶,及最稳定。
2.4 实际样品检测
本实验选取的样品主要数量有40 种,其中铁观音的数量最少,为8 种,红茶最多。在这些选取的茶中,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高氯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都有数据显示。也就是说,在本次试验所选取的材料中,均含有高氯酸盐,并且含量较高[2]。在我国的有关茶叶的售卖中,并没有见到明确的规定不准有高氯酸盐,但是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关的法规。也就是说,高氯酸钾对人体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的共识。
3 结论
本实验选取了多种不同的茶叶,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其中高氯酸盐的含量。主要是用其他的方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方法作为比较。在不同的茶叶品种中都检测出了高氯酸盐的存在。同时,对于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使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时,回收率有很大的不同。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为最好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