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2021年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来源:爱玩科技网
 精编范文

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关于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 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 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在写之前, 可以先参考范文, 以下是笔者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XX]2号)、《编办、监察部关于印发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编办发[20XX]5号)和《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鄂编办发[20XX]12号)精神, 按照何海区长8月20日在全区教育人事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求, 我们组建了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 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全区中小学校机构和人员编制监督检查专班, 采取“一听(听各乡镇和城区学校汇报)、二看(看学期之初教师配课表)、三查(查20XX至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师自筹绩效工资发放表)、四访(找乡镇调往城区学校及城区其它单位人员访谈)”的方式, 从10月15日开始, 至11月16日结束, 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全区中小学校共设置机构55个。按机构类别分,

第 1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职教中心1个(含浏河初级中学), 成教中心1个, 初级中学12个(其中有2个含完全中小学), 小学40个;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11个, 乡镇44个, 其中栗溪镇2个, 马河镇4个, 仙居乡5个, 石桥驿镇7个, 子陵镇10个, 漳河镇10个, 牌楼镇6个。

(二)编制配置情况。全区中小学校共配置全额事业编制2252名。按机构类别分, 职教中心190名, 成教中心15名, 高级中学210名, 初级中学784名, 小学1053名;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969名, 乡镇1283名, 其中栗溪镇128名, 马河镇68名, 仙居乡176名, 石桥驿镇224名, 子陵镇250名, 漳河镇268名, 牌楼镇169名。

(三)实有人员情况。全区中小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2人。按机构类别分, 职教中心159人, 成教中心14人, 高级中学188人, 初级中学829人, 小学1074人;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923人, 乡镇1341人, 其中栗溪镇147人, 马河镇75人, 仙居乡170人, 石桥驿镇235人, 子陵镇295人, 漳河镇300人, 牌楼镇154人。全区22名中小学校教职员工中, 在编在岗1867人, 在编不在岗397人。全区1867名在编在岗教职员工中, 教师1662人, 后勤183人, 教育总支专职22人;全区397名在编不在岗教职员工中, 调往市直学校或市直其它单位18人, 勤工俭学或自谋职业51人, 借调或借用9人, 乡镇进城区73人(已批办手续42人, 未批办手续31人), 乡镇之间异动105人, 病假25人, 进修学习11人, 支教14人, 退休85人, 去逝6人。另全区中小学校自聘教职员工406人, 其中城区305人, 乡镇101人。

(四)领导职数情况。全区中小学共核定领导职数180名, 其中校长

第 2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58名, 副校长100名, 其他职数22名。按机构类别分, 职教中心6名, 成教中心3名, 高级中学7名, 初级中学52名, 小学112名;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51名, 乡镇129名, 其中栗溪镇11名, 马河镇11名, 仙居乡15名, 石桥驿镇22名, 子陵镇25名, 漳河镇28名, 牌楼镇17名。全区中小学校共实配领导职数140名(红旗小学等4所学校还未全部到位), 其中校长55名, 副校长43名, 其他职数42名。按机构性质分, 职教中心6名, 成教中心2名, 高级中学5名, 初级中学47名, 小学80名;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46名, 乡镇94名, 其中栗溪镇6名, 马河镇6名, 仙居乡10名, 石桥驿镇16名, 子陵镇23名, 漳河镇20名, 牌楼镇13名。

(五)学生人数情况。全区中小学校20XX至20XX学年度共有在校学生30826人。按机构类别分, 职教中心2258人, 高级中学3393人, 初级中学9658人, 小学15517人;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15426人, 乡镇学校15400人, 其中栗溪镇1169人, 马河镇776人, 仙居乡2363人, 石桥驿镇2500人, 子陵镇3310人, 漳河镇2941人, 牌楼镇1971人。全区中小学校20XX至2008学年度共有在校学生30084人。按机构类别分, 职教中心2070人, 高级中学3309人, 初级中学9885人, 小学14820人;按机构区域分, 城区15705人, 乡镇14379人, 其中栗溪镇1300人, 马河镇726人, 仙居乡2222人, 石桥驿镇2393人, 子陵镇3090人, 漳河镇2713人, 牌楼镇1935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 3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一)学校设置不尽合理。石桥驿镇共有初级中学生1048人, 略少于栗溪镇和仙居乡, 更少于漳河镇和子陵镇, 全镇设置初级中学3所, 其中盐池集镇2所, 石桥驿集镇1年, 且石桥驿中学仅有学生197人。仙居乡集镇东南有中心小学, 集镇西北有三泉小学, 两所小学相距不足1公里, 且三泉小学仅有学生108人。安团集镇分别设置了安团实验学校和安河小学, 两校相距仅500米, 且安河小学仅有学生66人。同时, 教育系统机构整合不按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操作, 如区职教中心属一校三区的教育模式, 实际操作中仍按原有三个学校运行;乡镇已不再设置成校, 但全区7个乡镇除栗溪、马河、仙居之外, 其它乡镇仍设有成校, 且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师无事可做;在20XX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 区委、区已行文撤销了乡镇教育组, 但事实上乡镇教育组仍存在, 只是改了名称叫教育总支, 人员单独配置, 平均每个乡镇有3人之多, 其中漳河还单独办公。学校的合并不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或备案, 如辙销姚河初级中学, 将教师和学生并入栗溪实验学校;撤销石桥驿新集小学, 将教师和学生分别并入石桥驿小学、永盛小学;撤销漳河新集小学, 将教师和学生分别并入相近的学校, 都没有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或备案。

(二)教师调动手续不全。在检查中我们发现, 乡镇学校之间教师调动没有统一的手续, 教育局某个人打个电话或乡镇教育干事口头发个话, 一名教师就可以从这所学校调到那所学校, 既无教师调动函, 又无教师调配表。从20XX年4月至20XX年10月, 全区中小学校调动教师178人, 其中乡镇学校之间调动105人, 乡镇进城区73人。178名调动的教师中, 办理了调动手续的仅有43人。随意调动教师导致了三个方面的弊瑞, 一是教师调动手续不合规, 不利于教师的管理;二是部分教师到处自找关系, 想方设法从山区调到城区或郊区;三

第 4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是山区学校到处出现教师短缺现象, 如栗溪镇近三年不仅未增加一名教师, 反而从栗溪实验学校调出教师40多人, 出现了英语、语文和小学科缺专业老师的现象。

(三)吃空饷现象较严重。虽然我们在这次监督检查工作中困难重重, 乡镇学校也设置了许多障碍, 但是我们通过多个方面的了解和座谈, 特别是走访从乡镇学校调入城区学校和区直部门的工作人员, 查出了部分学校吃空饷人员名单。这些教师有的离开工作岗位近20年;有的前些年离开了工作岗位现又回到了学校任教。有的在外经商;有的在市里或省外学校任教。有的走时将工资存折留在学校, 财政工资由学校支配或补贴聘请老师及其它开支费用;有的既领有财政工资又领有聘用单位报酬。经不完全统计, 全区中小学校有吃空饷教师47人, 其中城区学校6人, 乡镇学校41人(栗溪镇6人, 马河镇5人, 仙居乡1人, 石桥驿镇9人, 子陵镇8人, 漳河镇9人, 牌楼镇3人)。教师去逝仍在领工资的1人(漳河镇)。教师早已离开原工作岗位, 财政工资已停发, 人事编制关系仍保留在学校的23人。

(四)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师年龄配备不合理是我们此次检查中各学校竞相反映的突出问题, 全区中小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已超过40岁, 一些学校教师平均年龄更大。如石桥驿镇新集小学共有教师8人, 其中男教师7人, 女教师1人, 除女教师47岁外, 所有男教师均超过50岁, 全校教师平均年龄近54岁。子陵镇龙泉小学共有教师15人, 其中男教师11人, 女教师4人, 43岁以下的教师没有, 44岁至50岁的教师6人, 50岁以上的教师9人, 全校教师平均年龄近52岁, 其中女教师平均年龄50岁。正因为教师年龄偏大, 知识老化, 身体普遍

第 5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反映有病, 有的不足30人的学校一次性请病假超过5人,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现在学校特别是乡镇学校中普遍传递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爷爷奶奶教小学, 伯伯大妈教初中, 哥哥姐姐教高中。”

(五)自聘人员引起争议。、省、市、区一再强调, 机关事业单位不能善自聘用临时人员, 1999年、市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清退临时人员工作, 全区使用临时人员的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近两年, 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聘用临时人员的现象又有所抬头, 特别是我区中小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 自聘临时人员达到406人, 实际上的人数可能还高于此数。一所学校自聘临时人员达80人左右的就有2所, 分别是象山小学、东宝中学, 其他学校如红旗小学、白云路小学、青山小学、职教中心、栗溪实验学校、牌楼中学等自聘人员也比较多。有些学校因处理自聘人员已发生劳动争议, 目前白云路小学和象山小学已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应诉。

(六)领导职数超限配备。区编委在经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于20XX年11月分别经区编委会和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全区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标准。今年8月底、9月初, 全区中小学校校级领导班子换届, 按要求应将各学校领导职数配备在核定的领导职数之内, 区委、区主要领导也在教育人事专题会上明确要求每所中小学校领导职数宽订窄用, 都要空出1-2名领导职数, 但实际操作上仍按原配备标准施行, 没有核定党支部副职数的学校, 仍然配备一名党支部副;没有核定工会职数的学校, 仍然配备一名工会。全区共超配党支部副和工会职数20名, 其中城区学校超配2名, 乡镇学校超配18名(栗溪镇1名, 石桥驿镇5名, 子陵镇9名, 漳河镇2名, 牌楼

第 6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镇3名)。

(七)学生人数两极分化。学生生源是核定学校教师编制的基础, 学生生源的变化必将带来学校教师配备的变化。20XX年, 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以国办发[20XX]74号和鄂政办发[20XX]112号文件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对全区中小学校教师编制进行了重新清理核定。不到两年, 学校学生人数发生了较大变化, 有的学校学生人数猛增, 教师也随意调入, 严重突破了编制限额;有的学校学生人数速减, 教师出现富余, 想方设法自找门路往外调。如象山小学20XX年底学生人数为1400多人, 教师编制按国办发[20XX]74号文件标准核定为71名, 由于学校为东宝区重点示范小学, 考虑小班教学的实际,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15名编制, 共计核定教师编制86名。今年9月, 象山小学学生人数猛增到1800多人, 教师出现严重不足, 学校从乡镇和区直其他学校陆续调入或借调一些教师, 全校教师总额已达118名。全区不足100名学生的学校已达8所, 严重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

(八)机关借人反响强烈。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 区教育局机关陆陆续续从局属单位和区直学校借调工作人员, 截止目前, 已借调到局机关任职的达9人之多, 分别是高正文、罗耀庭、王永香、罗继敏(以上4人为区教研室在编不在岗人员), 陈玉波、王成(以上2人为区招生办在编不在岗人员), 罗桂荣(此人为区校产办在编不在岗人员), 鲁智山、张于祥(以上2人为象山小学在编不在岗人员), 以上9人编制在局属单位和区直学校, 可他们多年一直在教育局机关上班, 每人均在机关任职, 拿的是教师工资, 与局机关其他人员的公务员工资悬殊较大, 已有人不仅在荆门市财政和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投诉过3次, 还

第 7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分别于今年3月、4月、11月又到东宝区财政和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投诉3次, 我们曾经与教育局主要领导协商, 一直未得到解决。

三、建议及对策

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要以__为统领, 坚持原则, 严格管理, 规范程序, 才能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科学合并乡镇学校。将布局不太合理的学校进行整合, 对已整合的学校严格按要求施行, 切实做到机构合并一律经过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 由机构编制委员会一家行文。石桥驿镇三所初级中学可以合并成一所或两所初级中学;安河小学合并到安团实验学校;三泉小学合并到仙居中心小学;区职教中心严格实行一校三区建设, 注销三所校区的法人资格, 重新确立区职教中心一家法人的地位;没有设置成校的乡镇不能善自设置成校;已撤销的教育组不能变相存在;姚河实验学校、新集小学、冯店小学等三所学校的撤并要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或备案。

(二)严格教师调配手续。鉴于区教育局在调动教师问题上的随意性, 简单化, 且调动教师不报人事编制和财政部门核销计划、编制和工资的实际, 取消教育部门调配审批资格, 将教师调配职能并入组织、人事部门, 保留教育部门调配教师审批职能。今后教育部门调配教师, 由用人学校根据空余编制额度向区教育局提出用人申请, 经区教育局初审同意后, 交区机构编制部门复审, 由机构编制部门报区编委会或区教育人事专题会议研究, 同意后交由人事、教育部门联合招聘招考, 根据招考结果分别由人事部门办理计划手续, 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用编手续, 人事部门办理调配、工资和档案转移手续、财政部门办理工资直达

第 8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手续。以后未经此程序调配的教师, 原单位可以停发其工资, 新单位可以不予上其工资。

(三)彻底斩断空饷资金。吃空饷可以造成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套取财政资金, 二是私设小金库, 三是造成人员混乱。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应该马上研究, 停止资金供应渠道, 彻底斩断吃空饷的资金, 造成体外循环中断。对财政已停发工资的教师, 人事关系转到人才交流中心, 退出编制管理;对于财政未停发工资、学校停发工资的教师, 学校退出所扣留的工资额度, 人事关系转到人才交流中心, 退出编制管理;对于财政未停发工资, 学校也未停发工资的教师, 财政部门迅速停发其工资, 人事关系转到人才交流中心, 如需调出, 办理手续之前要退出所超发工资额度, 退出编制管理。

(四)适当引进年轻教师。近几年, 我区中小学校引进教师, 特别是年轻教师很少, 影响了我区中小学校教师的补充, 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今后, 我们将结合东宝实际, 从两个方面引进年轻教师。一方面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招。在空余编制限额内, 尽量从应届师资类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招考一批优秀教师, 补充到乡村学校, 特别是山区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从区直学校中选派年轻教师进山支教。我们要将在山区学校支教的经历纳入年轻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和评选表优的重要依据。

(五)全部退回借调人员。借调人员分两种。一种是教育局机关借调的人员。我们已根据职能核定教育局机关编制21名, 现实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20人, 应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教育局反映其机关人员少, 工作难以开展, 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育局机关人浮于事, 工作效率较低;二是教育局机关

第 9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将本应由其局属单位承担的工作职责纳入局机关, 造成政事不分的局面。对这类人员的处理, 我们认为从规范管理、答复投诉等方面着手, 将局机关借调并任职的人员全部退回原进编单位, 确因阶段性突击工作需要, 可经人事部门同意后借用局属单位和学校人员, 但借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的时限。另一种是城区学校借用乡镇学校的教师。城区学校需要引进教师, 应先向教育局书面申请, 教育局初审同意后报区机构编制部门复审, 由区机构编制部门提请编委会或教育人事专题会研究, 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从乡镇学校或外地调进教师, 否则, 城区学校借调的教师一律退回, 对于不退回的教师, 属我区乡镇学校的一律停发财政工资;属区外学校的扣减用人学校相对应人员经费。

(六)严肃清退自聘人员。开展中小学校临时聘用人员清退工作, 是规范人员管理, 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最近, 省出台了《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XX]103号), 全省已掀起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高潮。为贯彻落实省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精神, 我区中小学校要率先全部清退自聘人员, 彻底了断临时聘用人员关系, 解除聘用合同。

(七)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学校领导职数的配备严格按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部分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通知》(东机编[20XX]13号)、《关于核定部分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通知》(东机编[20XX]14号)中规定的标准进行配备, 文件中没有核定的职数, 教育局应马上进行纠正, 配置到相应的职数内;对已经超配的领导职数应立即取消, 不得再超配相关领导职数。

第 10 页 /共 11页

精编范文

(八)适度控制学校规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 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 不得短时间内突然增加大量的学生人数, 造成教师和学校教学装备跟不上。对学生人数已降至100人以下的学校, 教育局应根据相关文件精神, 在调查分析学生生源的基础上, 合理的撤并有关学校, 切实做到办学有规模, 人员易管理。

第 11 页 /共 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