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发明专利]

来源:爱玩科技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10078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5.05

(21)申请号 202010020200.9(22)申请日 2020.01.09

(71)申请人 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明珠路619号(72)发明人 沈永华 沈铭隆 项光云 季永早 

项鹏豪 季温特 吴国雄 张圣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53

代理人 陈孝政(51)Int.Cl.

C12M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包括培养罐、发酵罐和接收罐,所述培养罐的外侧安置有中和剂储罐,所述培养罐通过送料装置与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外侧设置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输出端与发酵罐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接收罐相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同时与研磨装置之间相连接。该新型生物发酵系统,采用内置中和剂分布器进行中和剂的及时添加,便于保证扩配效率,同时利用无轴螺旋送料装置能够实现生物质固液比

且培养罐内部能够完成对温度、湿度、可控传送,

氧气、PH值等相关的,且通过发酵罐和研磨装置之间的循环设置,便于保证发酵质量,有利于保证进行连续性的生产使用。

CN 111100783 ACN 11110078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包括培养罐、发酵罐和接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的外侧安置有中和剂储罐,所述培养罐通过送料装置与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外侧设置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输出端与发酵罐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接收罐相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同时与研磨装置之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时培养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同样安装有搅拌器,并且培养罐的内部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中和剂分布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分布器和搅拌器的搅拌杆之间呈相间设置,同时中和剂分布器是圆管构成的闭合型圆环结构,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圆管直径为培养罐直径的1/10-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与中和剂储罐之间呈对应设置,同时中和剂储罐通过循环泵与培养罐之间相连接,且循环泵的输出端与中和剂分布器之间相连接,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底部开设有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的内部采用水溶液进行微生物大量繁殖培养,同时培养罐的内部利用其内壁设置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作业,以将培养罐内部温度维控在微生物培养的最适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是为无轴螺旋送料装置,且该轴螺旋送料装置能够进行固液比,同时培养罐内部的生物质通过送料装置进入到发酵罐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搅拌装置,且该搅拌装置的底部呈螺旋形结构,并且该螺旋形结构的旋进方向向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研磨装置之间构成循环结构,且送料装置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研磨装置和接收罐之间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内部生物质大部分通过送料装置送入到接收罐的内部,且剩余小部分生物质作为种子进行连续发酵作业使用。

2

CN 111100783 A

说 明 书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各种饲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原料药在内的许多重要产品,主要通过发酵生产获得,而在进行发酵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生物质发料,就需要进行生物质微生物的大量快速繁殖,而同时为了满足工业化的快速生产,批量化连续性的生产作业是必不可少的;[0003]但是现有技术背景下的生物发酵系统,在进行发酵作业时,不利于保证生物质微生物的大量扩培,不利于保证生产作业使用,同时不便于进行生物质的传送,不便于保证发酵质量,不利于保证发酵的效率,不能够保证连续性生产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生物发酵系统,在进行发酵作业时,不利于保证生物质微生物的大量扩培,不利于保证生产作业使用,同时不便于进行生物质的传送,不便于保证发酵质量,不利于保证发酵的效率,不能够保证连续性生产使用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包括培养罐、发酵罐和接收罐,所述培养罐的外侧安置有中和剂储罐,所述培养罐通过送料装置与发酵罐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外侧设置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输出端与发酵罐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接收罐相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同时与研磨装置之间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培养罐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时培养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同样安装有搅拌器,并且培养罐的内部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中和剂分布器。[0007]优选的,所述中和剂分布器和搅拌器的搅拌杆之间呈相间设置,同时中和剂分布器是圆管构成的闭合型圆环结构,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圆管直径为培养罐直径的1/10-1/8。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罐与中和剂储罐之间呈对应设置,同时中和剂储罐通过循环泵与培养罐之间相连接,且循环泵的输出端与中和剂分布器之间相连接,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底部开设有小孔。[0009]优选的,所述培养罐的内部采用水溶液进行微生物大量繁殖培养,同时培养罐的内部利用其内壁设置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作业,以将培养罐内部温度维控在微生物培养的最适温度。

[0010]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是为无轴螺旋送料装置,且该轴螺旋送料装置能够进行固液比,同时培养罐内部的生物质通过送料装置进入到发酵罐的内部。

3

CN 111100783 A[0011]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搅拌装置,且该搅拌装置的底部呈螺旋形

结构,并且该螺旋形结构的旋进方向向下。[0012]优选的,所述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研磨装置之间构成循环结构,且送料装置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研磨装置和接收罐之间相连通。[0013]优选的,所述发酵罐内部生物质大部分通过送料装置送入到接收罐的内部,且剩余小部分生物质作为种子进行连续发酵作业使用。[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生物发酵系统,有利于保证生物质微生物的大量扩培,有利于保证生产作业使用,同时便于进行生物质的传送,便于保证发酵质量,有利于保证发酵的效率,能够保证连续性生产使用;[0015]采用内置中和剂分布器进行中和剂的及时添加,不用反复作业,便于保证扩配效率,同时利用无轴螺旋送料装置能够实现生物质固液比可控传送,且培养罐内部能够完成对温度、湿度、氧气、PH值等相关的,且通过发酵罐和研磨装置之间的循环设置,便于保证发酵质量,且通过发酵罐送出后剩余部分生物质当做底料,有利于保证进行连续性的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8]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发酵系统,包括培养罐、发酵罐和接收罐,培养罐的外侧安置有中和剂储罐,培养罐通过送料装置与发酵罐相连通,发酵罐的外侧设置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的输出端与发酵罐的进料口相连接,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接收罐相连接,送料装置同时与研磨装置之间相连接。[0019]进一步的,培养罐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时培养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同样安装有搅拌器,并且培养罐的内部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中和剂分布器,以便于进行湿度、氧气、PH值和温度等条件的调节,便于调节至最适宜微生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0020]中和剂分布器和搅拌器的搅拌杆之间呈相间设置,同时中和剂分布器是圆管构成的闭合型圆环结构,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圆管直径为培养罐直径的1/10-1/8,培养罐与中和剂储罐之间呈对应设置,同时中和剂储罐通过循环泵与培养罐之间相连接,且循环泵的输出端与中和剂分布器之间相连接,并且中和剂分布器的底部开设有小孔,便于进行中和剂的及时自动添加,便于满足自动化生产作业使用,便于减少人力物力。[0021]进一步的,培养罐的内部采用水溶液进行微生物大量繁殖培养,同时培养罐的内部利用其内壁设置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作业,以将培养罐内部温度维控在微生物培养的最适温度,便于培养你使用。

4

CN 111100783 A[0022]

说 明 书

3/4页

进一步的,送料装置是为无轴螺旋送料装置,且该轴螺旋送料装置能够进行固液

比,同时培养罐内部的生物质通过送料装置进入到发酵罐的内部,便于进行固液比的。

[0023]进一步的,发酵罐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搅拌装置,且该搅拌装置的底部呈螺旋形结构,并且该螺旋形结构的旋进方向向下,便于对生物质微生物进行挤压,发酵罐通过送料装置与研磨装置之间构成循环结构,且送料装置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研磨装置和接收罐之间相连通,便于保证研磨,便于保证发酵效率。[0024]进一步的,发酵罐内部生物质大部分通过送料装置送入到接收罐的内部,且剩余小部分生物质作为种子进行连续发酵作业使用,便于留作撂地,便于保证连续性生产使用。[0025]具体的,在利用该新型生物发酵系统进行发酵作业时,参照说明书附图1,首先将生产使用的培养罐、发酵罐和接收罐等进行灭菌消毒,在培养罐的内部装上培养基,将生物质微生物接种置入培养基内进行培养,通过培养罐内壁的加热元件进行培养罐的内部温度,在微生物生产温度区间-10℃-100℃之间去最适温度进行培养作业,同时通过培养罐内部的氧气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进行环境调节,以便于进行培养使用,此外,通过循环泵将中和剂储罐与培养罐内部的中和剂分布器之间进行连通,从而便于中和剂的均匀输入,便于保证自动调节,以便于节省人力物力;[0026]完成培养后,通过无轴螺旋送料装置将生物质微生物送入到发酵罐的内部,在发酵罐内部旋进方向向下的螺旋形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得生物质微生物向下挤压,以便于破碎,此外通过无轴螺旋送料装置连接的三通阀使得发酵罐与研磨装置之间构成循环机构,从而便于进行发酵使用,且通过无轴螺旋送料装置连接的三通阀能够将发酵罐内部的生物质微生物直接输送至接收罐内,同时一部分生物质微生物滞留在发酵罐的内部,留作料底使用,便于保证连续循环生产作业使用,以完成发酵作业。[0027]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以及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以及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以及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者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者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者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以及/或者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以及/或者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者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0028]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的部分。[0029]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的产品销售或者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

5

CN 111100783 A

说 明 书

4/4页

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以及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以及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以及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以及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以及解释。[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6

CN 11110078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