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调研试卷之三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调研试卷之三

来源:爱玩科技网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调研试卷之三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A.h甲一定大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

B.h甲一定小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 乙

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 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吉他上的弦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 二、填空题

11.练习调节投影仪(图)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B.振幅一定更小 D.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12.据新闻报道:成品汽油降价幅度为每吨油降200元,落实到加油站每升汽油降价0.15元。据此信息请你计算汽油的密度约为_____kg/m。

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m/s,纯水的密度为_____kg/m3。

14.小丽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结冰后取出发现瓶子底部凸出。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冰的密度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水结冰属于凝固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现象。

3

15.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

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用温度计测量冬夜室外温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室外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某汽车速度表如图丙所示,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_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7.有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2.8kg,水的质量是2.4kg,倒掉水装满油时,总质量是2.32kg。(水的密度ρ水=1.0×10kg/m)。求: (1)瓶子的质量。 (2)水的体积。 (3)油的密度。

18.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题

19.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

3

3

3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如甲图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移动;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 (5)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1/g _____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26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_____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cm _____ 3食用油的密度ρ/g/cm _____ 3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__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如图所示是冰熔化的图象,设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在3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 (选填“>”、“<”或“=”) 物质在5min 时具有的内能,由图象可知c冰________c水(选填“>”、“<”或“=”),所以相同的时间内________(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若将200g的水由0℃加热到1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不考虑热散失,c水=4.2×103J/kg•℃)。

2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1)_____, (2)_____.

23.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明用两个相同的圆纸片,分别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甲所示的M、N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小明想通过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地面的先后,来确定纸锥下落的快慢,他该选择图__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 (2)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如图丁所示。

①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是_______(选填图戊中的选项字母)

②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与实际物体的尺寸大小之比为1:30,则纸锥经过C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_______m/s。

(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不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为此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纸

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锥角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的轻重有关: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看到N纸锥先落地,从而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对此你认为小明所得的结论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24.如图在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把烛焰先 后放在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①把烛焰放在 ________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 ________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 ________ 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④如果把烛焰从a到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________,像的大小 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D C D C B D A 二、填空题 11.减小 上 12.75×103

13.3×108 1.0×103 14.小于 放热 15.能量

16.45 −14 25 三、计算题

17.(1)0.4kg;(2)2.4×10m;(3)0.8×10kg/m。 18.kg 800 kg/ m3 1600N 四、实验题

19.游码 左 61.2 35.2 40 0.88 20.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不变 21.< < 冰 8.4×10 22.空气能传播声音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3.乙 A 1.5 不可靠 没有控制纸锥的轻重相等 24.d a e 变大 变大

3﹣33

3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