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生动的表情|冀美版(2012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生动的表情|冀美版(2012秋)

来源:爱玩科技网


生动的表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及其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表现出丰富的人物表情,较好地传达创作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生活,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观念,热爱造型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及其一般规律。能够表现出丰富的人物表情,较好地传达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能够表现出丰富的人物表情,较好地传达创作意图。

教材分析:

人的面部表情,表达了人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在学生学画的过程中,人物是最常见的表现内容,而人物表情是不可回避的内容。本课是整套教材人物画系列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绘画活动探寻人物表情规律,提高绘画造型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均已具备一定基础,对本课的内容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还缺乏细致观察和表现的耐心,因此,课上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五官的变化,抓住特点细致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瞧,这是什么?

微信里经常使用的表情包,用这些表情可以干什么?

发送这个表情可以表达自己什么心情?

当你的小伙伴接收到这个表情,他能明白你的意思吗?

这些生动的表情上都有哪些重要的部位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它们的变化来表现生动的表情。板书艺术化处理的课题。

二、保趣探究:

1、秀表情

学习生动的表情,先来秀出我们的表情。

老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你是主人公小力(小丽),会是什么表情,大胆秀出表情,有镜子的照镜子,没有的,可以观察同桌,眉毛、眼睛、嘴巴有什么变化?

(1)高兴

星期天中午,小力(小丽)躺在床上用手机看搞笑小视频。

① 做表情。

② 比表情、议表情。

屏幕上出现了赵子莹同学高兴的表情,和她平静的表情对比,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了? 在空中画一画。

归纳汇总:平的眉毛变成了弯弯的,大大的眼睛也笑弯了,嘴角上翘。

结合学生回答,逐条撕去护住眼睛、眉毛、嘴巴的纸条,呈现一个完整的笑脸。

你笑时,眉毛、眼睛、嘴巴是不是也发生同样的变化?

针对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眉毛和黑板上图中的眉毛不一样,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每个人的五官的形状各不相同,生命是独特的,正像著名画家达.芬奇所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同样的道理,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因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多姿多彩,这个图不是说所有人笑的时候全是这个样子,只是说明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同学眉毛又短又粗,所以笑起来没有那么弯,但与你平静时的表情相比,也变弯了一些,对不对?

(2)惊讶

接着听故事秀表情。

小力(小丽)看手机正高兴呢,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原来边看手机边吃辣条,一上午就吃了五六包,肚子难受,赶紧去了趟wc,结果回来发现宝贝手机不见了。

① 做表情。

② 比表情、议表情

子莹同学惊讶的表情,和她平静的表情对比,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了? 在空中画一画。

归纳汇总:平的眉毛向下耷拉成八字形了,大眼睛瞪得像两个球,足以表达心中的惊讶,嘴变成圆的。

结合学生回答,逐条撕去护住眼睛、眉毛、嘴巴的纸条,呈现一个完整的惊讶的脸。

你吃惊、惊讶时,眉毛、眼睛、嘴巴是不是也发生这样的变化?

(3)愤怒

继续秀表情。

小力(小丽)找手机,找呀找,把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又去别的房间找,终于在阳台上找到了,原来手机被小狗叼到阳台上,不仅脏兮兮的,手机屏幕也被它弄坏了,小力(小丽)一见,马上就——

① 做表情。

② 比表情、议表情

子莹同学愤怒的表情,和她平静的表情对比,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了? 在空中画一画。

归纳汇总:平的眉毛皱起来成倒八字形了,眼睛也快立起来了,撅着嘴,嘴角向下。

结合学生回答,逐条撕去护住眼睛、眉毛、嘴巴的纸条,呈现一个完整的愤怒的脸。

你生气、愤怒时,眉毛、眼睛、嘴巴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吧!

(4)伤心

接着秀表情。

小力(小丽)大声训小狗,小狗还冲小力(小丽)叫,妈妈听到声音,过来问明原因,拉小力(小丽)坐下,摸着他(她)的头,温柔地说:别生气了!你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做吗?本来周末你都会带小狗去跑步、玩耍,可自从你迷上了手机,迷上了搞笑小视频、游戏,就再也不理小狗了,它生气,却表达不出来。其实妈妈也很着急,你这样度过周末有收获吗?小力(小丽)回忆一上午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吃垃圾食品,既没有锻炼身体,又没有收获知识,反而因为长时间玩手机弄得头痛眼胀,心里非常难过。

① 做表情。

② 比表情、议表情

子莹同学伤心的表情,和她平静的表情对比,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了? 在空中画一画。

归纳汇总:平的眉毛耷拉下来成八字形了,大大的眼睛也睁不怎么开,嘴角向下落。

结合学生回答,逐条撕去护住眼睛、眉毛、嘴巴的纸条,呈现一个完整的伤心的脸。

你伤心时,眉毛、眼睛、嘴巴是不是也这样变化的?

再伤心些,还会掉下眼泪。

(5)把镜子放在桌斗里。

(6)你会像小力(小丽)那样用手机吗?

为了我们的身体和未来,要学会使用手机做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用手机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呢?

交流汇总:听朗诵、搜索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欣赏美丽的图片……并且一定要注意时间,好吗?

2、猜表情

刚才在故事中,我们体验了高兴、吃惊、愤怒、伤心{黑板上标注1、2、3、4}四种情绪,归纳了几种表情眉毛、眼睛、嘴巴的特点,来玩个游戏,看谁掌握得最好——猜表情。

照片上只出现了脸的一部分,请你猜是什么表情,伸手指用相应的序号来回答老师。1代表高兴,2代表吃惊,3代表愤怒,4代表伤心。老师手落下去,大家再伸手指表示出来,比比谁猜的准。

(1)愤怒

①出示护住部分的图片。

表示出来,什么表情?

②出现全图,猜对了吗?

瞧,马梓瑜愤怒的时候好凶呀!

③出示速写图。

老师把这个人物肖像简单地画了出来:眉毛立起来了,眼睛也快立起来了,嘴角向下。老师除了把表情特点画出来了,老师还有意把他的什么地方进行了夸张,让你一眼就能认出他?

交流汇总:眉毛本来就离得近,老师在画的时候,离得更近;眉毛生气时竖起来了,老师在画时,让眉毛立起来的更加厉害了。更加生动形象。

(2)吃惊

①出示护住部分的图片。

表示出来,什么表情?

②出现全图,猜对了吗?

瞧,把悠扬给震惊的,是不是都想帮帮她。

③出示速写图,

老师把这个人物肖像简单地画了出来:眉毛八字眉,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成圆形。老师除了把表情特点画出来了,老师还有意把他的什么地方进行了夸张,让你一眼就能认出他?

交流汇总:眼睛本来就大,老师画得更大更圆,特点更鲜明。

(3)伤心

①出示护住部分的图片。

表示出来,什么表情?

②出现全图,猜对了吗?

瞧,再伤心点就要掉眼泪了。

③出示速写图。

老师把这个人物肖像简单地画了出来:眉毛耷拉着,眼睛也耷拉着,嘴角向下。老师除了把表情特点画出来了,老师还有意把他的什么地方进行了夸张,让你一眼就能认出他?

交流汇总:眉毛本来就离得远,老师画得更远,特点更鲜明。

(4)高兴

①出示护住部分的图片。

表示出来,什么表情?

②出现全图,猜对了吗?

瞧,这开心的笑是不是也影响了你?看着他,心情都舒畅。

③出示速写图。

老师把这个人物肖像简单地画了出来:眉毛弯弯的,眼睛也眯起来,嘴角向上。老师除了把表情特点画出来了,老师还有意把他的什么地方进行了夸张,让你一眼就能认出他?

交流汇总:胖胖的脸蛋。

(5)小结

谁四次都猜对了?我们在画画时,除了抓住表情特点,还要尽量抓住五官的特点,适当进行夸张,会使画更加生动形象。

3、画表情

掌握得真好,想不想画自己的表情?

先来欣赏上届学生精品吧!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时间,完成到不同的程度:可以只起形勾边,有时间可以上色,时间允许还可以画上多个人物和背景。

要求:大胆画出自己的表情,注意构图饱满。

如果五官有特点,可以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

可以对着镜子做出表情,画下来。

巡视时叮嘱:每个人发型、脸型、五官各不相同,抓住特点来表现。

4、评价作品

选择优秀作品或有特点的作品张贴。

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表情。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说对了,小作者要说出表情背后的心情故事。

教师适时点拨,渗透思想教育。

结合作品中妈妈夸孩子的笑容,布置作业: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并画下父母的笑容。

谁运用了夸张?

5、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表情。

欣赏其他艺术形式表现的表情:瓶子画、剪贴画、纸雕、泥塑、蛋壳画、手指画。

三、 延趣回味:

你有什么收获?

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出示拍摄的笑脸墙,瞧,大家笑得多开心!谁找到自己了?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爱笑的人生活充满阳光,希望大家平时多把嘴角上扬,做个乐观的少年,快乐并美丽自己,温暖并感染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1、提供丰富、熟悉的人物为素材,提供大量机会便于学生观察、归纳、临摹。

观察镜子中自己的表情,对比大屏幕上出现的同学的表情照片和平静时照片,猜测只露出部分的照片的表情,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距离,使学生愿意观察。每一个故事情节中,每一种表情都是四步走:做表情、描表情、比表情、议表情,大量的具体形象便于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四种表情的特点,也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作品打好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

2、情境中大胆秀出表情,情境中也有所感悟。

情境中秀表情的好处是:学生随着主人公小力(小丽)的经历,情绪产生变化,情绪自然流露在面部,这样会比较自然。

情境中有所感悟,表情是情绪变化在五官上的体现,所以研究表情,就留不开情绪,所以,在情境中设计了科学合理使用手机、不吃垃圾食品、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等想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包括点评作品时渗透的点点滴滴:有话好好说、为妈妈做一件令她高兴的事……实现新课标中要求:不仅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希望学生能有所感悟,不仅心灵手巧能表现美,也能积极、阳光、向上感悟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