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正确站姿教案
【篇一:蒙氏小班教学内容】
蒙氏小班教学内容 一、日常生活教育: 1、教室常规——
⑴走线(目的):协助孩子练习肢体的平衡感,学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踩到别人。
①徒手直线——a、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
b、跟老师或同伴变换手部动作或变换音乐的速度; c、学会自然走,熟练后增加难度。
②持物直线——给孩子易倾斜或易摇晃的物品及易掉落的物品。(例如:水杯、旗子、球、串珠、沙包、勺子盛物等)
⑵寂静游戏(目的):听力、记忆力、顺序性、差异性训练。(例如:接龙类)
⑶铺工作毯(目的):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例如:铺、卷、绕、搬等)
⑷拿取教具的方法——a、正确掌握取放教具的方法; b、正确拿托盘的方法;
c、正确辨别标志符号。
⑸认识物品——a、认识班级物品; b、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
⑹正确使用危险品——a、使用刀切物; b、使用剪刀; c、递剪刀。
2、生活礼仪——
⑴正确的坐姿及站姿——跪坐或盘坐。 ⑵学会打招呼——早上好、你好、再见。
⑶学会搬椅子及正确开关门——双手要轻轻的。 ⑷引导孩子学会感谢和道歉。
⑸知道团体游戏的规则,并遵守。 ⑹学习如何打喷嚏、打哈欠。
⑺用餐礼仪——食不言、寝不语。 3、照顾环境—— ⑴正确摆放物品。
⑵学会收拾、整理。 ⑶做值日生、摆餐具。 4、照顾自己——
⑴教孩子有顺序地穿脱衣服。 ⑵正确穿脱鞋子。 ⑶学会洗手、洗脸。 ⑷学会漱口、擦鼻涕。 ⑸自己用勺进餐、喝水。 ⑹学会入厕、擦屁股。
⑺衣饰框——学会大小纽扣、拉链、按扣、盘扣。 5、大肌肉动作练习——
⑴学会自然站立、走、跳、双手着地爬、钻、拍球和滚球。 ⑵基本体操、律动。
6、小肌肉动作练习——
⑴五指抓——从大颗粒到中颗粒再到小颗粒; 由易到难;
按物体的颜色、大小、材质与感官的分类相结合。 ⑵三指抓——按颜色、大小、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练习点数,增加数量; 作配对练习。
⑶二指捏——较小颗粒的捏; 容器的高度及口径的变化。
⑷一指摁:训练大指向下按的力量。
⑸舀的工作——a、舀固体;(例如:用一次性的杯子做娃娃,挖个小孔当嘴巴喂豆子) b、舀液体;
c、用漏勺舀漂浮物。(注:难易程序在于勺子的 深浅程序及材料大小)
⑹倒——a、有嘴有把的倒; b、有嘴无把的倒;
c、无嘴无把的容器倒。 ⑺折——对边折;
对角折。(先让孩子练习折毛巾,再到折纸) ⑻敲——敲接面要大些。
⑼串珠子/扣子——串的口从大到小;
形式排列地串。 ⑽缝——穿线板; 福氏教具g1。
⑾夹——可以让孩子分类夹。
⑿撕——从撕直线到撕图形。(由双手二指完成) ⒀挤——针筒吸水; 带孔的塑料瓶。
⒁剪——用剪刀剪直线。 ⒂揉
⒃食物的准备——切馍片。 二、感官教育:
1、插座圆柱体——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序列展示用三阶段讲解概念(大小); 使用教具做序列练习; 提供延伸教具强化; 完成纸上作业;
视幼儿的接受水平,下学期讲三个物体的比较。
2、粉红塔——感官展示:a、认识每块粉红塔,感知每块的大小; b、做塔与卡的配对;
c、区分大小,掌握概念。
序列展示:a、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b、塔与卡的配对;
c、用卡片进行序列练习;
d、需要提供示范卡,制作要求必须按同 等大小;
e、完成纸张作业;
f、下学期进行三者量的比较; g、粉丝塔与延伸教具的练习;
h、粉红塔与棕色梯的综合练习,需提供 范例图。
3、棕色梯——感官展示:a、认识每一个棕色梯,感知粗细; b、用玻璃珠感知渐次性; c、棕色梯与卡的配对。
序列展示:a、认识棕色梯的序列练习; b、棕色梯与卡的配对; c、用卡片进行序列练习;
d、需要提供示范卡,制作要求必须按同 等大小;
e、完成纸张作业;
f、下学期进行三者量的比较; g、棕色梯与延伸教具的练习;
h、粉红塔与棕色梯的综合练习,需提供 范例图。
【篇二:小班教案】
博 湖 县 青 少 年 活 动 中 心 教练:阿斯木
班级:小班(青少年入门班教案) 时间:2016.9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学习跆拳道礼仪、技术、战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技术、战术的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礼貌、勇敢、积极、向上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太极一章动作》。选自《??? ?????》教材内容。本次课的内容基于各种基本技法之上,既能发展学生的跆拳道综合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生理已经基本发育成熟,而跆拳道品练势习对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练跆拳道品势有利于各身体素质的发展。然而他们在心理方面还不太成熟,练跆拳道品势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尊师重道、忍耐、
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品质。体验学习过程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学习太极一章品势,使学生了解打好品势的 要点,记住太极一章的动作名称。
2、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伸展能力,为竞技体育奠定基础。
3、身体健康目标:培养学生谦虚礼让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太极一章品势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太极一章品势的动作串联。 六、教法
在教学策略上采用启发探究为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辅的教学手段,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结合讲解法、示范法、举例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学法
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程度。 八、教学过程
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部分。 1、常规内容。
常规内容包括: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措施和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包括:热身活动和游戏。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25分钟。
学习《太极一章》的基本动作,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指导纠正动作。 (三)结束部分,时间安排5分钟。
主要内容是进行放松整理活动。学生站成四列横队。在老师带领下听口令做放松练习。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
课堂小结,指出本次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
布置器材回收,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 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九、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85%左右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 跆拳道入门班教案
一、要用爱心,关爱每位学员 二、要用热心,帮助每位学员 三、要用耐心,教导每位学员 四、要用恒心,教会每位学员 教练员注意事项
一、上课教练必须提前十分钟穿戴整齐上垫,监督学员向国旗、教练敬礼,教练要检查学生的腰带是否系对,道服是否干净、整齐。 二、对于学员来晚的向教练报告敬礼后,要让学生做20个俯卧撑,做完后向教练报告后可以入队。
三、教练上课:数数、跑步、准备活动、压腿,必须要用韩语口令,上课向教练敬礼要用韩语。
*四、①上下课中间休息时注意小孩安全事故。 ②不能给小孩重压腿。
③不能用其它语言伤害小孩的自尊心。 ④不能让小孩在实战中受到重击。
⑤无论小孩多调皮、不听话,教练都不允许打骂学生,要用跆拳精神、思想、语言来教导,要让小孩发自内心的尊重教练、服从教练,在一节课结束之前必须进行跆拳道精神修练。
【篇三:仪态礼仪教案】
仪 态 礼 仪
教学目的:学生能将规范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1、站姿和坐姿礼仪。 2、走姿和蹲姿礼仪。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讨论发言法 学 时:2 教学设计:
一、导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1961年就参加过总统竞选,结果败在肯尼迪手下,这与他的礼仪和仪表有关。由这个案例说明礼
仪的重要性。同学们,当你每天迈进校门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仪态呢? 二、站姿礼仪
1、理论知识:从正面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而不是斜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45度,身体中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2、训练方法:(配乐)教师示范站姿种类及标准,将两个同性别学生分成一组,按男士或女士站姿的标准背对背站立。将两人的后脑、双肩、臀部、小腿肚、脚后跟紧靠在一起。教师逐个纠正错误,直到大家都能熟练做到标准站姿。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上讲台做站姿表演,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选出男女各若干名最优雅站姿学生。
三、坐姿礼仪
1、理论知识: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身后把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坐下,然后把右脚与左脚并齐。坐在椅上,上身自然挺直,头正,表情自然亲切,目光柔和平视,嘴微闭,两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掌心向下,两脚平放地面。起立时右脚先后收半步然后站起。如果穿的是裙装,落座时用手指指腹或手背捋裙子。
2、训练方法:(配乐)教师示范站姿种类及标准,每个学生都站在椅子的左前方,老师统一喊口令,按标准步骤入座和起立并依次进行各种坐姿训练,每进行一种坐姿,教师逐个纠正错误,直到大家都坐的标准,再进行下一种坐姿的训练。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上讲台做坐姿表演,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出男女各若干名最规范坐姿学生。 四、走姿礼仪
1、理论知识:上身基本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挺胸收腹,腰背笔直;两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手掌朝向体内;起步时身子稍向前倾,重心落于前脚掌,膝盖伸直;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时双脚踩在一条线上。
2、训练方法:(配乐)第一步,由教师喊口令,同学一起做行走辅助训练(摆臂、屈膝、平衡);然后逐步分解动作练习;最后行走连续动作练习,老师纠正错误。第二步,两人一组自由训练(一个走、一个看),分别纠正错误。第三步,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做走姿表演。最后大家通过讨论共同评选出若干名最优雅走姿学生。
五、蹲姿礼仪
1、理论知识:应采用高低式蹲姿,它的基本特征是双膝一高一低,下蹲时双脚一前一后,左脚脚掌完全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双手轻握放在左腿上。女士双腿应尽量靠紧,男式双腿可以微分。
2、训练方法: 首先,由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然后,每个学生自由练习捡东西的标准动作。最后,将全班同学分若干小组做蹲姿表演。(第一个同学走过去蹲下放下东西,第二个同学走过去蹲下捡起东西,交给第三个同学,依次进行。)教师点评并评选出若干名最得体蹲姿学生。 六、综合训练
假设某种礼仪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讲台前面进行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演示,要求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待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点评,针对模拟表演和学生点评的结果,教师再进行总结,从而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