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届崇明区高考物理二模

2018届崇明区高考物理二模

来源:爱玩科技网
崇明区2018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物 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与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

合题。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

1.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麦克斯韦

D.赫兹

2.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A.阴极射线

B.X射线

C.射线

D.射线

3.下列能源中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A.石油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4.在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

个粒子穿过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图中的黑点为金箔的原子核),其中正确的是

B C D A

5.万有引力可以理解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个引力场,而一个有质量

的物体在其他有质量的物体所产生的引力场中,都要受到该引力场的引力(即万有引力)作用,这种情况可以与电场类比,那么,在地球产生的引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可以与电场中下列哪个物理量相类比 A.电场力

B.电场强度

C.电势

D.电势能

6.如图所示,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由A经B到C回到A的图像,其中AB延长线通过

坐标原点.BC和AC分别与T轴和V轴平行.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B过程气体压强增加 B.B→C过程气体压强不变 C.C→A过程气体分子密度减小 D.A→B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第 1 页 / 共 8 页

V C A O B T

7.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

1为原来的,则单摆振动的

2 A.频率、振幅都不变 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8.如图,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某种金属板连接,用弧光照射金属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

在这个过程中

A.金属板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B.金属板上光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C.金属板上光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D.验电器上电子转移到金属板上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r0,滑片P在变阻器正中位置时,电灯L正

A 常发光,各电表为理想电表.现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E r A.电流表示数变小 L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灯L的功率不变 D.电阻R1的功率变小

P R V R1 10.如图,A、B两个同轴线圈在同一平面,A线圈通有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的电流I1,则穿过

B线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方向和B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I2的方向分别为

A.垂直纸面向内,I2逆时针方向 B.垂直纸面向内,I2顺时针方向 C.垂直纸面向外,I2逆时针方向 D.垂直纸面向外,I2顺时针方向

且经过0.35s质点P恰好第2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设波的周期为T,波速为v,则

y/cm A.波沿着x轴正向传播

5 Q B.波的周期T0.175s 2.5 0 C.波的波速为v2m/s P 0.2 0.4 x/m D.再经过T/8,Q点到达平衡位置

-5 12.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其中不可能的是 ...

v v v v

O A

t O B

t O t O D

t A I1 B 11.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果此时刻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第 2 页 / 共 8 页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3.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为 .

14.已知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2.0102V,将一电荷量为2.0108C的检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它

的电势能为 J,将该电荷移动到电场中的B点,电场力做了5106J的正功,则B点的电势为 V.

15.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在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环内侧做

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到达圆环最高点时环对球的压力刚好等于零, 则此时小球的受到的向心力为 ,此时小球的线速度大 小为 .

16.上端开口的光滑圆形气缸竖直放置,活塞质量不计,横截面积S10cm2.

将长为h30cm的一定质量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

F R p01.0105Pa保持不变,气体温度为27℃保持不变。用外力F缓慢

向下压活塞,当气体长度为h20cm时,压力F的大小为 . 然后在逐渐减小外力的同时改变气体温度,使活塞位置保持不变,则 当F0时,气体温度为 K。

17.质量均为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分别被长为L的

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点O,给A、B分别带上一定量的正电荷, 并用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在A球上,平衡以后,悬挂A球的细 线竖直,悬挂B球的细线向右偏60°角,如图所示.若A球的

带电量为q,则B球的带电量为 ,水平外力F大小为 .

A B L 60 O L F h 三、综合题(共40分)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

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1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A(0~0.6A) C.电压表V2(0~15V)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第 3 页 / 共 8 页

B.电压表V1(0~3V)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G.定值电阻R01Ω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

(2)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是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读

数变化都非常小.同学们讨论后,在原电路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定值电阻R01Ω,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 R V A U/V 1.6 1.5 1.4 1.3 1.2 1.1 I/A 1.0 0 0.1 0.2 0.3 0.4 0.5 0.6 S E r (3)改进电路图以后,某位同学记录了6组数据,对应的点已经标在坐标纸上.在坐标纸上 图3 图1 图2 UI图线,并根据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画出 ..(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13分)如图,物体在光滑曲面上a点,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进入粗糙水平面bc,再沿粗

糙斜面上滑,到达斜面的d点时速度为零。已知斜面的倾角37,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0.2,且bccd,h0.48m,设物体在b点和c点均无速度损失. (sin370.6,cos370.8,g10m/s2) 求:(1)物体到达b点是的速度vb; (2)作出物体沿斜面上滑时受力示意图,

并求出加速度a2; (3)bc的长度为多少?

20.(15分)如图所示,MN、PQ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导轨间距L为0.5m,

导轨左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2.5的定值电阻R.将一质量为0.2kg的金属棒cd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cd的电阻r1.5,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垂

第 4 页 / 共 8 页

a h θ b

c d 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2T.若金属棒以1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4W,从此时开始计时,经过2s金属棒的速度稳定不变,试求:

(1)金属棒cd的电流方向,并分析金属棒的加速度变化情况; (2)金属棒稳定后速度是多少?此时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金属棒速度为2m/s时的加速度大小,并画出整个运动过程中大致的vt图像,

并标出t0,t2s时坐标.

第 5 页 / 共 8 页 M c N R F P d Q v 0 1 2 t

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试卷参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3 14 15 16 17 第一空 第二空 1 C 2 D 3 A 4 C 5 B 6 D 7 C 8 D 9 C 10 A 11 C 12 B v02 2g4.010-6 mg 50N mg L2 kqv02 4g-50 gR 200 3mg 2三、综合题(共40分) 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题 (12分)

电压表选用____B____滑动变阻器选用___D_____电动势E=1.48V,内电阻r=0.60Ω

第 6 页 / 共 8 页

给分标准 1、4分,每格2分;2、 电路图2分 3、6分,其中图线 2分 ,填空4分,每格2分

19、解:(13分)

(1)a→b由于是光滑曲面,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文字说明) (1分)

1

mgh=mvb2 (1分)

2

vb=2gh =2100.48 m/s =9.6 m/s 3.1m/s (1分) (2)受力如图所示,(2分)

对物体在c→d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分)

mgsinθ+μmgcosθ=ma2 (1分)

a2=g(sinθ+μcosθ)=10(0.6+0.20.8)m/s2 =7.6 m/s2 (1分) (3)对物体在b→c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分)

μmg=ma1

a1 =μg=0.210 m/s2 =2m/s2 (1分)

设bc=cd=s,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为vc,对物体在b→c和c→d分别应用运动学公式, vc2- vb2=2a1s ① (1分) 0- vc2=2a2s ② (1分) 由①、②式可得:

vb29.6

s==m=0.5m (1分) 2(a1+ a2)2(2+ 7.6)

20、解:(15分)

(1)由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棒cd的电流方向为d到c;(2分)

金属棒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安培力的作用,由于拉力F的功率保持不变,由P=Fv可知,B2L2v速度增加拉力F在减小,而安培力FA=,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初始时,拉力F大于安培

r+R力,有牛顿第二定律F-FA=ma 可知,合力减小,故加速度减小;最终拉力F等于安培力,金属棒的速度稳定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所以金属棒的加速度先减少,减小为零后保持不变。

金属棒随着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最后减小到0, B2L2v而安培力FA=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r+R第 7 页 / 共 8 页

N f mg 1分 1分 由P=Fv可知,速度增加拉力F在减小, 牛顿第二定律F-FA=ma 1分 1分 (2)金属棒稳定后,加速度为零,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1分) F = F安

PE

而F =, F安=BIL, I=,E=BLv (1分)

vr+R综上可得 v=

p(Rr) m/s =4m/s (1分) 22BL 回路中的电流,

BLv20.54

I==A=1A (1分)

r+R 1.5+2.5 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

PR=I2R= 122.5W=2.5W (1分)

(3)结合(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金属棒速度为2 m/s时的加速度大小, PB2L2v - =ma (1分)

vr+R

4220.522)/0.2 m/s2 =7.5m/s2 (1分) a =(22.51.5结合(1)的分析,大致的v-t图, (2分)

4 2 O

v/ms-1 1 2

t/s

第 8 页 /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