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南阳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来源:爱玩科技网
南阳市2013年春期七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013年1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隋唐大运河河南段申遗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隋朝大运河的 中心是 ( ) A.开封 B.杭州 C.洛阳 D.涿郡

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他() A.虚心纳谏 B.重视人民的力量 C.发展生产 D.重视民族关系 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 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史实应是 () A.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 “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C. “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 D. “赵州桥宋朝工匠沈括修” 5.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 )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6.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国家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经济迅速发展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述的宋代节日是 (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春节 D.重阳节

8.在中国历史主要朝代更替线索图(部分)中“南北朝→__→唐→五代→北宋→南宋→___→明→清”,空格处依次为 () A.隋汉 B.隋元 C.秦汉 D.秦元

9.书法和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书画艺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隋唐书法的名家中,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人称“颜筋柳骨” B.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代表作有《维摩诘像》等 C.宋代的书法家中,李清照、黄庭坚、米芾、蔡襄号称“北宋四大家” D.宋徽宗的花鸟画细致传神,“瘦金体”书法自成一家。 10.下列关于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编是北宋史学家王安石 B.记载了春秋战国至南宋的历史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1.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其中“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最早开始于 ( )

A.秦朝郡县制 B.隋朝三省六部制 C.唐朝募兵制 D.元朝行省制 12.从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 )

A.皇权日益衰微 B.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C.民主监督加强 D.社会文明进步

13.图片有助于学习历史。请你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这一史实最早发生在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5.对于历史上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该条约是《尼布楚条约》 _ B.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C.对中国是一个严重不平等的条约

D.为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16.“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人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 ) A.岳飞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文天祥

17.《清史稿•圣祖本纪》评价康熙帝说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纬武,寰宇一统,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为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一统”,他采取的措施是 ( )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人侵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设立伊犁将军统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 ①金 ②元 ③明 ④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 )

20.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 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2分)

(1)图一中的人物生活在哪一朝代?(2分)他的主要活动是什么?(2分)

(2)图二成书于何时?(2分)请举出这一时期与之齐名的古典名著。(至少两部)(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的联系与区别。(4分) 2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该经卷画面精美,文字清晰,可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当时成熟的印刷技 术是什么?(2分)

(2)北宋时期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成就是什么?(2分)为这一技术突破作出贡献 的人物是谁?(2分)

(3)这一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请写出“四大发明”。(4分)选择“四大发 明”中任意一项谈谈它的影响。(2分)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分)这一制度创立于何时?(2分) (2)这一制度经历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 帝王 措施 唐太宗 扩大国学 ① 增设殿试和武举 朱元璋 ②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制度的看法。(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现象?(2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的纸币叫什么?(2分)它的出现有何意义?(2分) (3)宋代经济的繁荣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例说明。(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 周围

各国。唐都长安是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聚集着很多少数民族 和外国人,总人口达百万以上。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实行什么样的对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吸 收外来文化”和“影响周围各国”的史实,各举一例。(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什么对外?(2分)简述 其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2分)

2013年初中历史七下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BCAB 6—10 CCBCD 11—15DBCCC 16—20CBDCD 二、非选择题(五大题,共60分)

21、(12分) (1)唐朝(2分);主要活动有:去天竺取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撰写《大唐西域记》,为后世研究中亚、南亚等地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资料;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任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明朝(2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任两部作品即可,2

分)

(3)联系:以玄奘取经故事为基础创作了《西游记》或《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是玄奘。(或历史史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来源,文学作品有利于历史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区别:玄奘取经是客观史实,《西游记》是文学作品,情节允许虚构等

(符合题意即可)(2分)

22、(12分)(1)雕版印刷术(2分) (2)活字印刷术(2分)毕昇(2分)

(3)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4分)

任意一项发明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3、(12分)

(1)科举制(2分);隋朝(2分)

1武则天(2分) ○2八股取士(2分) (2)○

(3)科举制贯彻了平等竞争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

度;提高了各级的整体素质,加强了集权;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明清时期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等(任意两个方面符合题意即可,4分) 24、(12分)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

原因有: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等(任两点意思对即可,4分) (2)交子(2分)纸币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商业)的发展。(意思对即可,2分) (3)农业:耕地面积扩大;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农耕技术非常发达等

手工业:纺织业发达;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泉州造船技术精良等 商业:城市坊、市隔绝的制度完全被打破;开封和杭州繁华程度超过唐都长安;海外

贸易兴盛,设市舶司负责海外贸易等 (农业、手工业、商业中任一点即可,2分)

25、(12分)

(1)对外开放(2分)

吸收外来文化:玄奘取经;菠菜、西瓜等蔬菜、水果传入我国(任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2分)

影响周围各国:新罗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中国的

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传到世界各地(任一点符合题意即可,2分)

(2)闭关(2分)

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意思对符合题意即可,2分)

(3)对外开放,则国家发展;闭关锁国,则国家落后;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对外交往中

学习

别国的长处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