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第33卷第4期 2015年7月 文章编号:1000-7601(2015)04.0016.0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Vo1.33 No.4 Ju1.2015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15.4.003 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徐雪风 ,一,回振龙 ,一,李自龙 ,一,张俊莲 ,李朝周 2 (1.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取不同连作年限(连作0、3、5、7年)的土壤测定其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并采用盆栽的方法获取不 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幼苗,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及抗性生理指标,以探究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生物和非生物 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含盐量、碱解氮含量和土壤容重逐年上升,在连作7午时 分别比对照高348.31%、228.57%和5.39%;在连作5年和7年时,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连作7 年时比对照下降27.43%、31.27%和38.30%;土壤中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除对羟基苯甲酸外)显著增加;在连作5 年和7年时,香草酸分别高于对照24.87%、19.82%;阿魏酸和总酚酸含量在连作7年分别达到对照的270.2%、 374.9%;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其中转化酶活性在连作3、5、7年时其活性 分别下降为对照的78.6%、70.8%和48.1%;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连作7年时分别比对照下降26.67%和 10.85%;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MDA含量和活性氧产生速 率显著升高。从整体上看马铃薯连作5年和7年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说明连作障碍达到显著水平,这与 上述土壤各环境因子的变化是相对应的,这可能就是连作障碍的直接原因。马铃薯连作5年和7年时,由于土壤 菌类组成、关键酶活和理化性状的改变及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的显著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胁迫, 从而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抗性生理 中图分类号:¥532.48 0文献标志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at0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and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XU Xue.feng ’ ,HUI Zhen.1ong , ,LI Zi.1ong , ,ZHANG Jun.1ian ,LI Chao。zhou , (1.Gansu Key Laboratory ofCrop Genetics and Gerraplasm Enhancement,Lanzhou,Gansu 730070,China; 2.College f oSciences and Technology,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anzhou,Gansu 730070,China; 3.College fHonioclutrue,Gansu Agriclutraul Univemity,Ianzhou,Gansu 730070,Chia)n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on soil properties,thus clarifying factors contibutirng to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using pot culture experiments.We analyzed soil properties includ— ing microbiological compositions,fertility,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ntents of phenolic acid and allelochemicals of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and performance of potato seedling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il salinity,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 content and soil bulk density increased,as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prolonged.Activities of urease, catalase,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invertse decreased markedly when continuous cropping laasted for 5 and 7 years,while he quantitty of soil’S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decreased.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activities of antioxidase,root ac— tivity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decreased signiicantly when tfhe continuous cropping lasted for 5 and 7 years.As a whole,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was not obvious when continuous cropping lasted for 3 years.But potato continuously cropping lsted for 5 aand 7 years,a series of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were triggered due to increasing of compositions of 收稿日期:2014—05.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06B03);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一10.P18);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102NKDM025)和 甘肃省农牧厅项目(GNSW一2012—21) 作者简介:徐雪风(199l一),女,陕西富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的研究。E-mail:sharongoon@163.con。 通信作者:张俊莲(1961一),女,山西代县人,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junlian77@163.com。 第4期 徐雪风等: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17 soil fungi,and the activity of key enzyme,the change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d phenolic acid and allelochemi. cals contents,resulting in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Keywords:potato;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allelochemicals;soil enzyme activity;soil microorganism;stress physiology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 然而由于马铃薯大面积集中种植等因素,现已出现 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长发育状况变差的现象,此 即连作障碍l_1 J。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它是植物和土壤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原因 主要基于植物化感物质的释放和累积、土壤微生物 组成的失衡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等几个方 面 J。国内外对连作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 稻、西红柿、茄子、花生等作物_5I9],但马铃薯连作障 碍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还少见系统全面的研 究报道。 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环 境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影响周围植物和微生物生长 的现象,其中自毒作用是化感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为植物通过根系分泌释放或根茬腐解后产生有毒化 学物质,进而对同种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起抑制作 用的现象[m 。植物毒素一方面来源于根系分泌 的有毒物质,另一方面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中 植物残留物的分解,进入土壤中的分泌物和腐解物 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作用下不断分解转化,产生酚 酸等化感物质【 3l。研究较多的自毒物质为对羟 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它们均为酚酸类化感物 质 ~ 。 土壤酶一般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或呈复合体存 在,部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通常测定转化酶、碱性 磷酸酶等酶的活性来表征土壤酶活性。土壤酶参与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合成以及氮、磷、钾等物质的循 环,其活性强度随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含量等因素 的变化而变化_l I1 。然而关于马铃薯连作障碍中 土壤化感物质累积及土壤关键酶活性变化对马铃薯 生长发育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研究。 本试验以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为主要研 究对象,结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对马铃薯在不 同连作年限土壤中酚酸类化感物质积累、土壤酶活 变化、土壤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马铃薯幼苗抗性生 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了解马铃薯连作过程中土壤各 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关 系,为有效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马铃薯块茎的 产量、品质和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采于甘肃省景泰县条山集团马铃薯种 植基地,土壤类型为灰钙土。选择连作年限分别为 3、5、7年的土壤,以近三年未种植过马铃薯的土壤 作为对照(前茬种植玉米,连作年限0年),采用5点 法取样,采集0~20 on根区耕层土,混匀后,一部分 用于种植马铃薯,另一部分用于各土壤环境因子测 定。 1.2供试材料 普通农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陇 薯3号。 1.3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培养,于盆内分别加入 上述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盆内各栽种含一个顶芽 的马铃薯块茎,于温室内进行培养。每日光照时间 10~12 h,温室温度白天19℃~26℃,晚上12℃~ 16℃,光照强度为320 500,t ̄rnol・mI2・s~。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参照关松荫的方 法 ,其中土壤pH值测定采用土:水=1:5酸度计 法;土壤容重用环刀法;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用质量 法;土壤有机质采用K2cr2()7一H2s04消煮、FeSO4容 量法;土壤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土壤速效磷用0.5 otol・L_。NaHCO 法测定;速效钾用中性乙酸铵浸 提、火焰光度法。 1.4.2 土壤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分析 土壤总酚酸含量测定采用吴萼等_1 8_的方法;对羟基 苯甲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含量采用阮维斌等_l9j的方 法;脲酶活性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结果以24 h 后每克土壤(干重)中NH4 一N的毫克数表示_1 ; 过氧化氢酶活性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其活性以 每克土所消耗的0.1 tool・L KMnO4溶液的毫升数 表示n ;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法,结果 以24 h后每克土壤中释放出酚的毫克数表示Ll’ ;转 化酶的活性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以 24 h后每克土葡萄糖毫克数表示l_1 。 1.4.3土壤微生物含量分析采用李坤[20]的方法 1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第33卷 测定土壤微生物含量:细菌分离采用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放线菌分离采用高氏1号培养基,真菌分离 采用改良的马丁氏培养基(每1 000 mL培养基中加 1%孟加拉红水溶液3.3 mL、1%链霉素3 mL),在超 净工作台上,每个连作年限土壤样品称取10 g,加入 装有90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30 min,即得 10 浓度的土壤溶液,静置1 min,再依次稀释(细 菌稀释至10~,放线菌稀释至l0~,真菌稀释至 10。)。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依次接种到细菌、放线菌 和真菌培养基中,3次重复。接种后倒置于28℃~ 30 ̄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及时观察计数,最后计算每 克干土中的微生物数量。 用美国便携式LI一6400XT光合一荧光仪进行;根系 活力:Trc法l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 量:硫代巴比妥酸法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活性:紫外吸收法_2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分光光度法,以抑制氮蓝四唑 (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光化还原一半的酶量 为一个酶活力单位_2 ;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 i0n,)产生速率:羟胺氧化法l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02)产生速率:林植芳等 J的方法。 1.4.6数据分析各项实验重复3~5次,采用Mi. 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采用 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微生物数量计算公式:菌数/土重=(同一稀释 度几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土干重。 1.4.4生长发育指标分析株高:收获前5~7 d 2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测定,株高以植株茎最高部位距土面的高度为准,用 直尺测量;茎粗:以植株与土面交界处地上茎直径代 表,用游标卡尺测量;地上茎分枝数和匍匐茎数量: 收获后目测;根长:收获后用直尺测量最长5条根长 度,取平均值表示。 1.4.5抗性生理指标分析 马铃薯发芽30天后, 取马铃薯幼苗充分生长的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 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pH值随连作年限增 加呈下降趋势。土壤容重则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呈上 升趋势,连作3、5年和7年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升 高了2.23%、4.62%和5.39%。土壤含盐量分别比 对照上升了147.45%、212.41%、348.31%。碱解氮 含量比对照增加了47.50%、125.75%、228.57%;土 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为连作3年比 对照高,之后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表1)。 i贝4定。叶绿素含量:乙醇提取法 ;净光合速率:采 表1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letters meBll signiifcant diference at P<0.05 level。similarly hereinafter 2.2马铃薯连作对土壤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研究测定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对羟基苯甲 总酚酸的含量分别达到对照的270.2%、374.9%(图 1A~D)。 酸、香草酸、阿魏酸和总酚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对羟 基苯甲酸含量在连作3年大幅度升高,比对照高 2.3马铃薯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马铃薯连作土壤中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 连作3年最高,比对照分别高18.655、14.49%,之后 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图2A,B)。土壤过氧 化氢酶活性连作3年与对照差别不显著,之后随着 99.99%,连作5年仍显著高于对照,但连作7年时 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香草酸含量在连作3年时比对 照显著下降36.47%,在连作5年和7年时分别显著 高于对照24.87%、19.82%。阿魏酸和总酚酸含量 在连作3年时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别,在连作5年 和7年时显著升高,其中连作7年土壤中阿魏酸和 连作年限增加显著下降(图2D)。转化酶活性的变 化表现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在连作3、5、 7年时其活性分别下降为对照的78.6%、70.8%和 第4期 48.1%(图2C)。 徐雪风等: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一 .望 、_喜如 将醐 靛 19 一一∞ 3\删锕 锻窿 一 ∞.∞曼 =Al_2 o∞E】 掣螵盛噬 苗。苫0 p1等010N盘0 0Jp -d 目 00口一0砖0 ; o 3 2 1 O 12 0.08 0 10 一 0 O6 0.08 ∞矗 望§ 0.06 吾 O 04 0.04 锱三 甚喜 O.02 0 02 O 0 CK 3 5 7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年限Duration/a O 20 0 16 一 1暑.∞3\删姐甾盘躜 一 ∞目一\ 燠溢 替 罄 【^ u对 ∞g对 ∞0 4 u ul0 12 _口 口0口勺一u硝0【l0茸0II口_I对 0-工 0 08 0 04 0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年限Duration/a 图l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potato continuous cropping Oil soil phenohc acids contents 1 0 0 8 0 6 0 4 O 2 0 CK 3 5 7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年限Duration/a 2 0 。曲 1 6 辫 置 4 骂。一4 O CK 3 5 7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年限Duration/a 图2马铃薯连作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potato condnuous cropping on activity of enzymes in soil O )n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4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第33卷 年时最高,比对照高9.41%,之后显著下降(图3B)。 真菌的数量则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连作3、 5、7年分别比对照增加72.82%、107.77%和176. 70%(图3C)。 马铃薯连作土壤中细菌数量在连作3年时与对 照无显著差异,在连作5年和7年时则比对照下降 20.80%、47.35%(图3A)。放线菌的数量以连作3 言耋 妻l 堇亳 辎舌 c茎 g i i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 已童 U 一 三 g 谪§ 谰 图3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potato continuous cmpping on quantity of soil micmo ̄anism 2.5连作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2.6连作对马铃薯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叶 片净光合速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除根长外马铃薯幼苗的 生物量、株高、茎粗、地上茎分枝数和匍匐茎数在连 作3年时均显著升高,高于对照16.09%、37.88%、 l8.57%、27.51%、28.89%,之后下降并显著低于对 照(表2)。可见幼苗生长发育状况总的表现为连作 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净光 合速率在连作3年时显著升高,分别比对照高 2.61%、6.14%、33.71%,之后显著下降,连作7年 最低,低于对照36.73%、81.43%、67.54%(图4A~ c),MDA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逐年显著升高,比 对照高16.91%、71.36%、103.18%(图4D)。 3年最好,连作5年和7年变差,其中尤以连作7年 最差,其生物量、株高和根长分别降为对照的 62.7%、69.4%和62.8%。 表2连作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n growth and devdopmem of potato seedlings 第4期 徐雪风等: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21 0 ..........]c...一 ・ § i 古u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 g ・’ 一 . _嚣.矗 、 蜒垛 0 芑0 0 童 呈莹 如 ∞ 墓主 瞌 Z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图4连作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幼苗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n chlorophyll content,net photosynthetic rate, malondialdehyde of leaves and root vigor in potato seedlings 2.7连作对马铃薯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 氧水平的影响 恶化(表2)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作物连作对土壤 造成的影响不仅有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也有土壤 马铃薯连作3年的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 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一 ,其中化感物质和土壤酶 活是两个重要因素。化感物质种类繁多,它们不仅 影响邻近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到土壤酶活、微生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对照升高50.38%、 9.42%,但当马铃薯连作至5年和7年时,幼苗叶片 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并低于对照(图5A,B)。 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而影响到植物的营养和 生长发育。本研究显示,当马铃薯连作年限延长至 5年和7年时,土壤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除对羟基 连作3年时 和H2O2产生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 异,连作至5年和7年时显著升高(图5C,D)。 3讨论 苯甲酸外)显著升高(图1A—D)。土壤中酶活性强 弱,影响土壤供肥能力大小,反映土壤中多种生化过 程的强度,因此土壤酶活可以作为评价土壤生物学 活性、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经营,马铃薯 连作已十分普遍。前人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导 致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的改变[ 一引,本文 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连作至5年和7年时,土壤 过研究土壤酶活性及其引起的土壤代谢的变化,可 揭示土壤代谢作用强度及其适应外界环境和维持植 物生长的能力lts]。土壤肥力关键酶包括脲酶、过氧 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下降, 土壤容重、含盐量、碱解氮含量上升(表1),土壤有 机质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研究一 直十分活跃[33-40]。由于不同的连作年限,在施肥 及养分吸收和需求方面有所不同,导致氮、磷、钾比 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脲酶等,其中脲酶可以 促进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尿素的酰胺肽键的水 解,生成的氨则是植物氮素营养来源之一,因此土壤 脲酶活性常用于表征土壤的氮素营养情况l_1 。磷 酸酶能促进有机磷化合物的分解,为植物提供有效 磷素,土壤磷酸酶活性的高低可以反映土壤速效磷 例失衡,有机质等含量的变化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这可能是连作5年和7年时马铃薯生长发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第33卷 的供应状况_1 。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 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 成分子氧和水,减轻过氧化氢过量累积对植物的危 性在连作5年和7年时皆有显著下降(图2A—D), 一 口lⅢ ∞.n】\ 蜒溢蛹 捌 一一 .1∞.{oguJ~碍煅 赡区 裂 害E2sj。转化酶可使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的蔗糖分 说明连作3年和对照土壤为“细菌型”,而连作5年 解成为果糖和葡萄糖,对增加土壤中易溶性营养物 质起着重要作用【29 J,可见土壤酶活性的下降在一定 程度上表明土壤状况的恶化[3oj。本文的结果显示, 和7年土壤为“真菌型”l ,由此可以认为连作5年 和7年的土壤供肥能力显著下降,尤以连作7年的 土壤最为严重。 b C 一 n)一、 l^l】。 0∞ 靶 ∞ O (_一 、 CK 【oE 一\斟 划 3 j dl5 ; 7 年限Duration/a ∞ 们 加 CK 3 5 7 CK 3 5 7 年限Duration/a 年限Duration/a 图5连作对马铃薯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产生速率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n activity of antioxidative enzyme and the rat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leaves of potato seedlings 叶绿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合色素,其含量变 化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累积。当连 作持续至5年和7年时,马铃薯幼苗叶片中叶绿素 可对细胞膜及许多生物大分子产生破坏作用[32],这 些变化说明马铃薯连作至5年和7年时,已使得幼 苗在生理上产生了一系列不利改变。结合叶片脂质 含量(图4A)、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显著降低 (图4c,表2),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图4B),生长受到 显著抑制(表2)。丙二醛(MDA)是植物细胞内脂质 过氧化的产物,其累积量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程 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幼苗叶片MDA含量随连 过氧化产物MDA累积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 速率和根系活力下降(图4A—D)和生长发育恶化 (表2),可以认为马铃薯在连作年限增加至5年和7 年时,幼苗遭受到的逆境伤害增大,并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年限增加而升高(图4D),表明连作年限的增加会 加重脂质过氧化程度。 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 4结论 马铃薯连作至5年和7年可造成土壤化感物质 累积,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群失调等一 植物细胞内的重要保护酶,它们与其它抗氧化酶和 抗氧化物质协同作用,共同防御产生过量的活性氧 及自由基【31 J。本文的结果表明连作5年和7年时 CAT和SOD活性显著下降(图5A—B),而活性氧水 平显著升高(图5C—D)。而过量的活性氧与自由基 系列问题,致使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显著恶化,并 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马铃薯幼苗的防御性反应及抗 逆境能力,引起活性氧产生速率增高和脂质过氧化 产物过量累积等生理反应,影响马铃薯植株的生长 第4期 徐雪风等:马铃薯连作障碍与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研究 发育,从而造成马铃薯的连作障碍。简言之,马铃薯 连作至一定年限后可造成来自土壤的生物和非生物 环境胁迫,从而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舒浩,张俊莲,王蒂,等.集雨限灌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水 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OO9,28(4):93.95. [2]裴国平,王蒂,张俊莲.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 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0-32. [3]吴凤芝,赵凤艳,刘元英.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综合分析与防 治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报,2OOO,31(3):241.247. [4]郑良永,胡剑非,林昌华,等.作物连作障碍的产生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58-62. [5]Murphy C E,Lemerle D.Continuous cropping systems and weed se- leetion[J].Euphytica,2006,148:61.73. [6]Huang H C,Chou C H,Erickson R S.Soil sickness and its control lJJ.Allelopathy Journal,2006,18(1):1-21. [7j Yu JQ,Shou SY,Qian Y R,et a1.Autotoxic potential of eueurbit crops[J].Plant Soil,2OO0,223:147—151. [8]许艳丽,李春杰,李兆林.玉米连作、迎茬和轮作对田问杂草群 落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4,23(4):37-40. [9j时鹏,高强,王淑平,等.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 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O(22):6173—6182. [1O]胡元森,吴坤,李翠香,等.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及枯萎病菌 菌丝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38—1742. [11]张淑香,高子勤,刘海玲.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态研究Ⅲ.土壤 酚酸物质及其生物学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5): 741—744. [12]Mani6vel S,Tnierry D,Franois P.Effect of phenolic acids in soil under and between rows of aprior sorghum(So ̄umbieolor)crop on germination,emergence,and seedling growth ofpeanut(Arachis hy- pogea)[J].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OOO,26(3):625—637. [13]Jose C L,Maria de los AB,Osvaldo P,et a1.Sugarcane micropropa- gabon and phenolic exeretion[JJ.Plant Cell,2001,65:1-8. [14]喻景权,松井佳久.豌豆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研究[J].园艺 学报,1999,26(3):175.179. [15]符裕红,黄宗胜,喻理飞.岩溶区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 壤酶活性研究[J].土壤学报,2012,49(6):1202—1209. [16]李晨华,贾仲君,唐立松,等.不同施肥模式对绿洲农田土壤微 生物群落丰度与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2,49(3): 567—574. [17]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杜,1986. [18]吴萼,徐宁,温美娟.磷钼酸.磷钨酸盐比色法测定土壤中 总酚酸含量[J].环境化学,2000,19(1):67—72. [19]阮维斌,赵紫娟,薛健,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与化感现象 相关的5种酚酸[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6):609.612. [20] 李坤.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途径的研究[D].沈阳:沈 阳农业大学,2010. [21]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7. [22] 王爱国,罗广华.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植物生理通讯,1990,(6):55.57. [23] 林植芳,李双顺,林桂珠,等.衰老叶片和叶绿体中H202的累 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8,14(1):16. 22. [24] 陈慧,郝慧荣,熊君,等.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 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55—2759. [25] 张子龙,王文全.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技术研究 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0,27(5):69—72. [26] 高群,孟宪志,于洪飞.连作障碍原因分析及防治途径研究 [J].山东农业科学,2006,(3):60-63. [27] 李秀玲,吕光辉,何雪芬.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 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9):93—97. [28] 刘建国,张伟,李彦斌,等.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 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O09,42(2): 725—733. [29] 孙瑞莲,赵秉强,朱鲁生,等.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 响及其土壤肥力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4):406-410. [30] 刘占锋,傅伯杰,刘国华,等.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 价[J].生态学报,2006,26(3):901.913. [31] Li C Z,Wang D,WangGX.The protective role of cobalt onmem— brane protective systems of potato seedlings leaves during osmotic stresslJ J.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2005,46:119— 125. [32] 焦健,李朝周,黄高宝.乙烯产生抑制剂对高温胁迫下蚕豆 幼苗叶片的保护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6,3O(3):465-471. [33] 谢德体,曾觉廷.水田自然免耕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J].中国 农业科学,1990,23(1):37_44. [34] 杨东方,李学垣.双季稻复种轮作与连作对土壤有机质性状影 响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0,23(2):51—56. [35] 李映强,曾觉廷.不同耕作制下水稻土有机质变化及其团聚作 用[J].土壤学报,1991,28(4):4O4.409. [36] 王维敏,张镜清,王文山,等.黄淮海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研 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1):19—26. [37] 文启孝.我国土壤有机质和有机肥料研究现状[J].土壤学报, 1989,26(3):255—261. [38] 杨秀华,黄玉俊.不同培肥措施下黄潮土肥力变化定位研究 [J].土壤学报,1990,27(2):186—194. [39] 曾希柏,刘建华.稻田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平衡的监测研 究[J].土壤通报,1993,24(3):115一l17. [4o] 曾希柏.潴育性水稻土有机元机氮肥配比对土壤养分平衡的 影响[J].土壤通报,1995,26(5):210—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