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危机事件识别与干预的几点思考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一线快递 关于校园危机事件 识别与干预的几点思考 口梁云珍 [摘要]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 热点,同时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就校园危机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具体表 现和特点等方面解释校园危机现象,进而从加强危机干预意识,建立危机干预预防系统,成立危机 干预教师队伍和重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校园危机干预措施的几点看法,以便改进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校园心理危机;原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一()062一()3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因心 危机事件的干预措施与方法,谈 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加L 理问题导致的自杀事件时有发 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 生,在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 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因此, 一、心理危机的界定 益激烈,让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 正常情况下,个体和环境总 各样的心理危机,从而导致认知、 如何有效识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 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当个体 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功能严重失 题,预防中小学生自杀行为的发 面临沉重打击或突如其来的变 调,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更 生,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故,却又无法逃避,也无法应用 为甚者会出现自杀、他杀以及侵 同时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 个人的心理资源和以往的应对策 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从而给家庭 关注的问题。 略进行调节时,个体就会陷入紧 和社会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 二、校园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校园产生心理危机的原l大J是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于2014 张、焦虑、烦躁、抑郁甚至不能 年8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 自控的心理失衡状态。如果这种 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的通知》 失衡状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 很复杂的,既有遗传和先天 素 (浙教办教科[2014]66号),2015 解,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就 的影响,也有家庭、学校教育环 年3月,又下发《关于全面建立 会出现功能性失调,达到十分严 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 重的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危机, 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等许多内在 度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5] 即出现自我失控、精神失常、行 因素的影响。校园心理危机可能 24号),要求全省中小学全面建 为错乱,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产 是由突发事件引起,也可能是由 立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体 生危难的心理状态 J。青少年时 一系列事件的日积月累所造成。 系,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校园心理 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 其中引起校园心理危机的主要事 危机预警库,并对不同程度心理 化的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 件或直接原因有:突然失去亲人 危机的学生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 进入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伴 或朋友;与朋友关系破裂;恋爱 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校园心理 随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方面也 关系破裂或者求爱遭拒;失去爱 危机事件的发生 J。 发生着显著的改变。这个时期的 物;重要考试失败;成绩、奖励 我作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 青少年不断打破自身的心理平 等重要需要的疏远、丧失;家庭 作中的一分子,根据自己以往积 衡,并寻找新的行为标准以满足 经济条件差造成的较大心理 累的一些经验和实践,针对校园 自己真正成为成人的需要。但是 力;不能及时疏泄心理压力而造 6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20 ( 第331期 一线快递■ 成的极度惶恐与压抑;现实与理 (四)危机解决的困难性 机干预工作者以及学校广大教育 想的冲突而产生的巨大落差;对 当青少年处于危机状态时, 工作者,要警钟长鸣,时刻确立 教学、管理的极度不满;急性伤 其可供利用的心理能量和社会资 起明确的危机干预意识。所谓危 残或严重疾病;升学受阻或进重 源会降到最低点,有些深陷危机 机干预就是时刻为处于困境、遭 点班不成,或遭遇其他失败;严 的青少年往往会拒绝帮助,甚至 遇挫折而自身又无力解决,或者 重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 拒绝生存与成长 。危机干预者 已出现过激行为的个体提供支持 地震等等。 三、校园心理危机的特点 要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迅速建 和帮助,使他们恢复到危机前的 立起新的平衡,恢复常态而免于 心理平衡状态。阿德勒瑞等人认 校园中的主要人群是青少 精神崩溃、行为失常,难度很大。 为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是在心理 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 尽管可用的心理学方法很多,但 上帮助当事人解决危机,使其功 心理危机也表现出独特性,具体 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 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 特点表现如下。 (一)危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难在短期内产生显效。 (五)危机与转机的并存性 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水平, 使其高于危机前的水平。 只有比较完备的预案干预系 危机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位青 危机可能导致青少年严重的 少年都有可能遭遇到心理危机, 病态或过激行为,同时危机中又 统,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有条 绝对幸免心理危机的人是极少 潜伏着一个人发展的机会。正所 不紊地处理危机。一个完整的预案 的。危机的特殊性是指面对同样 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 干预系统,不仅包括危机的一般 的情境,有些人能够自我战胜危 倚。心理危机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预案,而且还应当有危机的预防 机,而另有一些人则不能自我战 如妙于开窍,引导得法往往能迫 教育。通过学校的培训和普及可以 胜,需要通过他人的救助或干预 使青少年积极寻求帮助、努力应 使教师、学生,甚至家长深化对心 方能战胜危机。 (二)危机的累加性 对并战胜危机,这个过程就增强 理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干预的意 了他们应对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能 识;增强危机干预的鉴别能力;提 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 力,从而危机就转化成为了个体 高学生的危机应对技巧、危机耐受 不是突然就出现的,都不是“一 成长的契机。 朝突变”的结果,而是往往要经 力和危机免疫力等,这对于避免危 预案干预系统,需要预先关注的 四、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机的发生作用重大。建立心理危机 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在“渐进” 的几点思考 的基础上有层次地逐步劣变的, 都有一个由“简单”起因经“频 一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 人群主要有:家庭经济特困的学 项重要的课题,依赖学校领导 生;长期患有严重生理或者心理 繁”而累积,由不断量变而引致 的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以及每位 疾病的学生;家族中有自杀史或 教师的积极参与。校园心理危机 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性格内向孤 质变的“趋进”过程。 (三)危机的复杂性 干预工作不仅仅是危机事件发生 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经常 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是复杂的 后。对于学校领导层灵活应变的 出现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心态表现,它就像一张网,往往 考验,更是对于学校心理干预机 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很 是个体微观生活小环境与社会生 制是否完善,是否在平时的工作 多的学生;失恋后长期不能摆脱 活大环境相互交错的产物。青少 中将危机干预工作落到实处的检 失落情绪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 年极容易形成困扰性或逆反性心 验。具体说来,学校可以从以下 后出现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学生 理冲突,一旦受到外来不良刺激 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心理 等,并注意在平时多给予他们心 的重创,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 危机干预工作。 迷惘、误解、困惑等就会突显出 第一,加强危机干预意识, 理支持和必要的物质性帮助1.4j。 第二,以预防为主,加强教 来,演化成为危机。一旦危机出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 师、家长的培训和学生的学习, 现,对于心智还尚未完全成熟的 作体系。并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青少年又会滋生出更多相关复杂 的心理问题。 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地 (1)健全心理档案建设和心 方,心理危机无处不在,校园危 理委员制度——搭建有效的朋辈 … ,H曾…甘n、 , 尝. 珂』墨-皇毒 吉盎 ■一线快递 支持系统 关注,仍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踪观察,确保心理危机当事人能 在与中小学生自杀相关的 特别是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工 够完全地走出困境,重新获得面 三大要素中,最难识别的就是中 作视为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 对现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 小学生的重大事件。因为同一事 作,而未意识到,对于学校心理 危机处理后要有适当的抚慰和成 件对于不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完 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工作而言,班 长教育,使青少年能化危机为转 全不同的意义,这与个体的支持 主任实际上是第一道防线,也是 机,化转机为成长的契机,并使 系统以及个体特质都是密切相关 最有力的一道防线。他们从危机中学到有效的自我调 总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 一的。因此,要识别个体的重大事 (3)大力推进中小学亲子辅 节和心理保健方法。个系统工程,它的运作需要全 件需要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支持 导工作——搭建有效的家庭支持 系统与个体特质,建立动静态相 系统 结合的识别体系。在静态识别体 从目前来看,不良的亲子关系 社会、各方面支持系统的共同努 系方面,各学校应全面建立学生 是中小学自杀事件的主要诱因 。 力。学校是心理危机干预最直接 的心理档案,将心理档案纳入学 浙江省教育厅校安处2015年全省 和最关键的支持系统,但家庭和 生的入学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分 社会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家庭情况以及家庭关系(支持系 析报告也发现,中小学生的自杀 重要因素。要使得青少年真正走 统),以及曾患有的身体与心理疾 事件多数发生在单亲家庭、重组 出心理危机的网境,必须依靠学 病(个体特质)。 家庭以及对学生特别溺爱或特别 校、家庭以及全社会支持系统的 完善心理委员制度。班级心 放纵的家庭。因此,为有效预防中 “共生效应”。 理委员相比于班主任,可以与学 小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应 参考文献 生保持更多的接触。相关调查发 高度重视亲子关系的辅导,通过 [1]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 现,中小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 家长学校等方式,引导家长与孩 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全面建立中 更愿意向学生同伴求助。因此, 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 学校要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并通 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 通知[E B/O L].(2015)httP:// 过培训帮助心理委员掌握一定的 供强有力的家庭心理支持。 沟通与助人技巧,同时建议心理 触,特别是在春季、新学期开学、 第三,建设一支心理危机干 Ⅵ,、Ⅳw.zjedusri.con1.cn/. [2]方润领.吕路线,张玉娟, 委员与心理高危学生保持密切接 预的专业队伍。 张建宏.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心 个体在遭遇重大事件后是否 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I].中国心 [3]刘连忠,肖水源.自杀未遂 重要考试前后等重点时段应密切 会最终采取自杀等极端行为,除 理卫生杂志,1999.13(4):255—256.关注心理高危学生的情绪和行 了与个体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关, 为,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 还与个体的心理与性格相关。而 者的随访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 6(04):253—256. 在接到汇报后应及时会同专兼职 识别个体的心理与性格异常显然 志,2002,1心理教师及学校领导对心理高危 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由 [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 学生及时进行评估,尽早开展心 专业队伍来承担,或获得专业队 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I].临床 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地预防极 伍的支持。因此,在中小学生的 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端事件的发生。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中还需要特 [5]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上 (2)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的 别关注对中小学生心理与性格异 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 培养——搭建有效的学校支持系统 常的识别与干预能力的提升。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 相关因素的研究[I] 中国循证儿科 第四,建立危机干预效果评 杂志,2007,2(1):32—37.学生各方面情况是最了解的,应 估系统。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禹越 成为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第一道 干预效果的事后评估,是指 镇初级中学,湖州,313200。该学校 防线。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有 在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短期危机 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 许多中小学班主任并未对心理危 干预完成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 事单位)机的识别与预防工作给予足够的 内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监护和追 编辑/杜文姬终校/于洪 6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2o期( 第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