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来源:爱玩科技网
I仁 2015年.第10期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西华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刘恩华 近几年来,中国的环境事件频发,与城市环境相比,农村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党、国务 院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并且把它作为一件大事在抓。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扩大宣传教育,健全制度,采取了不少具体措施,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但是,中国农 村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1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估价 肥施用面积等措施,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五是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通过近几年来农村环境综合整 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村工业企业污染等初步得到遏 止。 近几年来,中国的环境事件已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 程较怏的地区,农村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大量的环境污染, 使农村各种疾病、怪病急剧增加。更为可怕的是,癌症村的 报道时见报端。农村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农村广大 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碍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了 、和各地的高度重视。 中国从201()年起就在重庆、江苏等地通过开展农村 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示范工作,解决了大量突出的农村环境问 2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总的说来,中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有关资 料,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形式多元化,面积不断扩大,后果 具有不可逆转性,农村环境保护还任重道远,还面临许多现 实困境。 (1)农村环境保护基础仍然薄弱。一是农村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对农村环境 保护方面的规定很少。至今没有制订《农村环境保护 条例》,许多地方没有一部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或 规章。二是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 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如乱砍乱 伐林木,乱丢乱放垃圾,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等,加 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三是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不完 善。长期以来,中国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的研究、评价与实 题。2011年l2月15日,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 五”规划的通知》,2012年8月21日印发了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 案》,2014年一号文件公布,持续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 作。 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地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扩大宣传教育,健全制度,采取了不少具体措施,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f12()l1年7月29日,四川省常 委会通过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用地方法规 对城镇和乡村的容貌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公共服务 和绿化生态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客观地讲,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确取 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农村环保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目前,农 村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有所提高。通 过加大投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二是生 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不少地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 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没活动,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 践工作大多集中在城市,且环境监测项目也不适合农村。致 使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于农村环境 质量的评价仍局限于局部地区和定性描述分析。 (2)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境保护 本是一项工作难度大,需要资金投入多的工程。然而,长期 以来,各级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金 很少,农村环境保护存在严重的资金饥渴症。虽然近年来中 央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不断加大农村环 境保护投入。但是,与农村环境保护所需资金相比,财 政投入的确太少,犹如杯水车薪。再则,由于不少地方公共 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 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三是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 年来,许多地方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 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 财政收入有限,加之财政投入缺乏制度保障,投入农村环境 保护的资金更是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农村环境保护资金需求。 (3)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 投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使不少群众 喝上了干净水。四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近年 来,由于“二元化”结构,和地方各级都是把工作 重心放在城市上,环境保护也不例外。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同样是重城市、轻农村,造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严重滞后,大大落后于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权 威数据显示,目前,全国4万多个乡镇,约6()万个行政村, 绝大多数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例如,许多农村目前尚没 来,许多地方围绕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的目标,不断加快无公 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改变靠大量施用化肥、喷撒农药来 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粗放生产方式,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推行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 科学管理l 9 一囊董量妻誊≯ _ 曩 量垂奢 有一家污水处理厂和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 (3)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农村环境监管协调机制。要 环境保护设施都没有。有的农村即使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 但又面临着运营成本过高、无人管理的问题。 建立“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协调机制, 做到既分工,又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要对 (4)农村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按照职责分工,农村 环境保护主要是由县一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其它部门如工 商、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 科技等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农村环境保护负责。但实 农村环境保护负总责,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的环保部门,尤其是县级环保部门要发挥农村环境保护 主力军的作用。要切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增强监管责任意 识,提高监管水平,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监督管理执法力度。 际情况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受资金、人员和监管手段等诸 因素制约,连城市环境都难以监管到位,更难顾及农村。除 农村工业和大型养殖小区处于环境监管范围外,其它广大农 村地区基本处于环境监管空白区。而大多数乡镇在农村环境 保护方面基本处于“三无”(无人员、无经费、无装备)状 要实行环境巡查制,主动出击,对破坏和污染农村环境的各 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 软。负有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其它部门,要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农村环境安全,更 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 态,乡镇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职能很难得到发挥。上述 其它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更是流于形式,往往是出了问 题才去处理,处理了就了,缺乏后续监督。 3采取全面、系统的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环 (4)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各级要把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列为重要的工作议 事日程。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制订农 村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任务,科学设 境保护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精神,全 。 定考核指标体系和标准,层层分解,并狠抓落实。对那些在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完成目标任务好、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 人,予以表彰和物资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要着眼于 当前,立足于长远,采取全面、系统的综合措施,攻坚破 难,冲出困境,真正建立起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1)强化基础性工作,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 立夯实基础。一是完善农村环境保律体系。国家应加快 人,采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追究责任等办法予以惩处。 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农村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考核形成制度, 一 坚持进行下去,一年一度,按期考核,使其规范化、制度 化。 (5)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外部监督机制。一是要强化j 《环境保》的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 的规定。建议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单独制定农村环境保护 法、农业生态环境保。要制定和修订一批农村环境保护 的行规和地方法规,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体 “ 系,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形式 -多样的宣传机制,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广辟渠道,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环 境保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 的环境意识。三是要加快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 各级的监督职能。各级必须依法对农村环境保护工 作进行监督检查。既要监督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又要监督 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行政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尤其要发。 挥县乡镇两级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发挥各级政协和各新 闻媒体的监督职能。各级政协要经常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农村 视察,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农村环境保一些重大破坏农村环境案件或具有普遍性的案件要进行追踪 报道,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公众压力,督 i 护工作鼓与呼。各新闻媒体要发挥监督的强势作用,对鼻 善。各地环保部门要努力探索,积极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的 环境监测体系,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 水源地和土壤等要素的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 监督。 促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三是要发挥社会公众监 督作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集中群众智慧,发挥社会公 众监督作用,以弥补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种种不足。 (6)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常态机制。为 (2)建立主导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首先,中 央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议国家单 列农村环境保护公共预算专项资金,并且每年都应增加。其 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整治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环 境质量,必须在农村环境整治机制上狠下功夫,要积极建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常态机制,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常年 次,各级地方也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保障力度, 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切实加大 资金投入,每年都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环境 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 治、村庄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 垃圾处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生态示范创建等方面的农村 环境保护。再则,要按照准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收 外资,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农村环 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j i 性、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张铁亮,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M]管理与改革,2009,21(6) 【2]雷凯锐.重在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中国环境报第 2版【NJ.2012—05—11 [3】张建中国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人民网 ” 一‘ 儿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