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编写依据:根据XXXXX学院XX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7月修订)修订培养目标而制定的。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统计学对认识社会的作用;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学会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本课程理论36学时,实践/实验18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五)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2018-2021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号:KY1811B06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安 排 教学基本内容 讲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 第三章 数据的图标展示 第四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第五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七章 假设检验 第八章 分类数据分析 第九章 方差分析 第十章 指数 机 动 合 计 2 2 4 4 4 4 4 4 4 2 2 28 讨论 2 2 2 6 实验 实践 4 2 2 4 4 2 18 4 4 8 6 6 6 8 8 6 2 2 54 小计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点:统计的起源、统计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知识点: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过程 知识点: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统计工作的过程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流量与存量 第五节 统计指标的形成及表现形式
知识点:统计指标的形式、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意义、要求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第二节 搜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
知识点:搜集资料的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三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
第一节 数据的预处理 知识点:数据审核、筛选、排序 第二节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知识点: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频数及其分布表、条形图、饼图、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
示、 累积频数及其分布表
第三节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知识点:分组数据、组中值、组距、直方图、雷达图、线图 第四节 合理使用图表 知识点:SPSS基本操作实践 第四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度量
知识点:集中趋势、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度量
知识点:异众比、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第三节 偏态与峰态的度量
知识点:偏态及其测度、峰态及其测度 第四节 SPSS实践操作 知识点:描述性统计上机实践
第五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第一节 概率与概率分布
知识点: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统计定义、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 第二节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知识点: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的统计量、抽样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 第三节 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知识点:样本均值的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一节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估计量与估计值、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第二节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知识点:一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三节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知识点: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比例之差、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 样本量的确定
知识点:估计总体均值的样本量的确定、估计总体比利时样本量的确定 第五节 SPSS实践操作 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 第七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假设问题的提出、假设的表达式、两类错误、假设检验的流程、利用P值进行 决策、单侧检验 第二节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知识点:检验统计量的确定、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比例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 第三节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知识点:检验统计量的确定、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检验、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检验中的匹配样本
第四节 检验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知识点:关于检验结果的解释、单侧检验中假设的建立 第五节 SPSS实践操作 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 第八章 分类数据分析
第一节 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 知识点:分类数据、卡方统计量 第二节 拟合优度检验 知识点:案例分析
第三节 列联分析:性检验 知识点:案例分析
第四节 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知识点:相关系数的定义、公式及应用 第五节 SPSS实践操作 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 第九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引论
知识点:方差分析及其有关术语、基本思想和原理、基本假定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知识点:数据结构、分析步骤、关系强度的测量、多重比较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
知识点:双因素方差分析机器类型、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有交互作用的双因
素方差分析
第四节 SPSS实践操作 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 第十章 指数 第一节 基本问题
知识点:指数的概念、分类、编制问题
第二节 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的应用
知识点:简单指数案例分析、拉氏与帕氏指数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典型指数介绍
知识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其作用
四、实践/实验教学
(一)项目名称:学生团队统计报告
(二)目的要求:为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规定由学生团队(原则上要求
3-6人)自行选择统计对象,合力完成统计报告并于学期第十八周上交电子版。
(三)项目性质:课内实践 (四)主要仪器设备:无
(五)考核及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团队统计报告评分,占总成绩30%;要求学生根据从官方统
计网站或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五、考核
(一)考核的形式:平时考核、统计报告与本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
(二)成绩的计算:平时成绩(40%)+统计报告(30%)+期末闭卷考试(30%)
六、教材与参考教材
(一)教材
《统计学》,贾俊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第7版 (二)参考教材
1、《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吴明隆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2、《统计学习方法》,李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课程所属教研室负责人: 执笔人: 审批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