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层轻钢厂房优化设计探讨

单层轻钢厂房优化设计探讨

来源:爱玩科技网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PETR0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2016年第32卷第5期 4 单层轻钢厂房优化设计探讨 张 炜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摘 要:结合石油化工工程实例,对门式刚架厂房柱脚与基础两种不同的连接形式以及 将门式刚架厂房与排架结构厂房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相关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指出 门式刚架厂房柱脚方案选择以及屋面结构形式对比选择的必要性。 关键词:门式刚架轻钢厂房柱脚排架结构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较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 有两种——门式刚架和排架。门式刚架结构具有 的规定,变截面门式刚架采用弹性分析方法确 定各种内力,按平面结构分析内力,门式刚架 的设计原则: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门式刚架属 于平面结构,它们在纵向构件、支撑和围护结 构的联系下形成空间的稳定体系,结构组成空 间静定结构,才能稳定承担各种荷载和其他外 在效应。 1.4门式刚架荷载 自重轻、承载力高、整体刚度、稳定性、抗震性 能以及安全性好,制作简便、施工周期短、可建 大空间、大跨度房屋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被广 泛应用。南于上游专业以及厂房使用功能的要 求,排架结构厂房也很普遍。在厂房的结构设计 过程中,应通过对结构的选型以及设计方案的选 择上合理配置,使结构设计不仅技术上安全可 行,而且应争取在经济上达到最优。 门式刚架结构上作用的荷载一般有:竖直 荷载(结构自重、雪荷载、积灰荷载、竖向地 1 门式刚架结构概述 1.1 门式刚架轻型厂房可分为四大部分: 震荷载等)和水平荷载(风荷载、吊车刹车力、 水平地震荷载等),由于门式刚架轻型厂房的 结构自重轻,地震作用相对较小,荷载效应 时,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 1.5设计依据及力学参数控制指标 I)主结构:刚架梁、柱,吊车梁;2)次结 构:屋面檩条、墙面檩条、抗风柱、墙梁;3)支 撑结构:屋面水平支撑、柱间支撑、系杆;4)围 护结构:屋面板、墙面板。 1.2 门式刚架轻型厂房设计内容 1)门式刚架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为《钢结构 1)柱网布置,上游专业确定厂房的的大 小,柱距、梁的跨度;2)刚架荷载的取值,包 括竖向荷载,也就是门式刚架梁上各部件的重 设计规范》(GB 50017--2003)、《门式刚架轻型 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2012 年版)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量,雪荷载,积灰荷载等;水平荷载,水平荷 载包括风荷载,吊车荷载和水平地震荷载;3) 2)结构力学参数控制指标,如表(1)所示: 刚架梁柱截面设计选取和刚架的内力和侧移计 算;4)檩条设计;5)隅撑设计,6)确定屋面 支撑和柱间支撑的形式。 1.3 门式刚架轻型厂房设计的一般原则(实腹式 收稿日期:2016—08—23。 作者简介:张炜,男,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9年取得北京交通大 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工程师。电话: 010—8487523 1 变截面H型钢) 根据《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2016年第32卷第5期 ★ 张 炜,单层轻铜厂房优化设计探讨 ★ 表1结构力学参数控制指标 力学参数 应力比 长细比 15O 轴压比 O.2 (GB 50017-宽厚比 位移(挠度) 柱 屋面梁 0.80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10)第9.2.14条 同上 O.8O 吊车梁 屋面檩条 墙面檩条 O.8O 0.90 O.85 同上 同上 见《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表3.4.2-1、表3.4.2-1 柱间支撑 屋面支撑 O.150(下柱) 60 200(上柱) 30o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72010)第8.4.1条 -0.70 2排架结构概述 排架结构厂房主要是由横向及纵向平面排架构 3柱脚刚接和铰接两种连接形式对比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1.4条规定:“门式刚架的柱脚多 按铰接支承设计,通常为平板支座,设一对或两 对地脚螺栓。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5 t以上桥式 吊车时,宜将柱脚设计成刚接”。柱脚刚接时, 成其承重体系。横向平面排架是由横梁(屋架或屋 面梁)和横向柱列(包括基础)组成,是厂房的基本 承重结构。厂房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主 要是通过横向平面排架传至基础和地基。主要受力 构件是横梁(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 与门式刚架最大的不同是:排架柱与横梁铰 接,与基础刚接。 基础要承受较大的偏心弯矩,在同等情况下,基 础比柱脚铰接时大,这对于石化装置相对紧张的 平面布置很不利。而柱脚铰接时,柱顶位移相对 为了简化计算,对于排架结构设计一般作如下 假定: 1)柱下端与基础顶面为刚接,不考虑基础位 较大,为控制位移,一般会加大柱截面,这样又 会导致用钢量的增加而不经济。因此,柱脚是刚 接还是铰接是压缩机厂房方案设计过程中很重要 的问题。 移和转动对排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2)柱顶与排架横梁为铰接,不能传递弯矩; 3)横梁为轴向刚度很大(可取EA=∞)的刚 《门刚规程》里讲“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5 t 以上桥式吊车时,宜将柱脚设计成刚接”,是否 性连杆,不考虑其变形; 4)每榀排架是工作的平面体系,各榀之 问互不联系。即不考虑各榀排架之间的相互影响。 意味着有无5 t以上桥式吊车,是判定柱脚刚接 还是铰接的唯一条件呢?柱脚铰接时,钢柱基础 顶部所承受的作用力有竖直力和水平力,而刚接 时柱脚上的作用力还包括一个弯矩,特别是在厂房 较高及吊车吨位、风荷载较大的情况下,刚架底端 的弯矩相应也很大,水平剪力在基础底面所合成的 弯矩值较大。因此,柱脚形式的选取,除与吊车有 关外,还要取决于厂房的高度以及风荷载的大小。 下面以一具体工程实例,在自然条件、荷载选 取相同以及柱应力比控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 刚接及铰接柱脚用PKPM.ST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工程概况:门式刚架厂房跨度18 113,桥式吊 车5 t,轨顶标高10.7 In,檐口高度11.9 m。风 图1框排架计算 荷载0.75 kN/m ,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 作用在横向排架结构上的荷载情况与门式刚 架相同。 第一组。 控制厂房柱应力比基本相同: 6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6年第32卷第5期 57(156) 50(25) 57(158) 50(25) 61(86) 77(13o) ..59(85)75(131) 图2刚架应力(柱脚刚接) 图3刚架应力(柱脚铰接) 计算结果: (1/242) 4.5 图4左风(标准值)节点位移(柱脚刚接) 图5左风(标准值)节点位移(柱脚铰接) 3 图6刚架立面(柱脚刚接) 图7刚架立面(柱脚铰接) 表2梁、柱截面及基础 下柱截面/ram 柱脚刚接 H65O×350×16×20 上柱截面/Inm H35O×3oo×16×20 梁截面/mm H40O×300×14×l8 基础底板尺寸/m 2.6×4.2 承台桩数 4 柱脚铰接 H690×350×16×20 /1470×400×16×20 H500×450×14×l8 2:、4×3.O 3 2016年第32卷第5期 ★ 张炜.单层轻铜厂房优化设计探讨 ★ 梁、柱截面及基础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 柱脚刚接时,截面较小,位移也小,截面由应力 为排架结构,而自然条件、荷载均不变,柱应力 比也控制相同。选用PKPM软件中的PK模块对 控制;而柱脚铰接时,截面及位移都比刚接时 大,截面由位移控制。在控制厂房柱应力比相同 横向排架进行建模计算。 控制厂房柱应力比相同: 14(171) 08(25) 的情况下,柱脚刚接时,厂房梁柱截面比柱脚铰 接时要小。经统计,厂房梁柱用钢量柱脚刚接大 概是柱脚铰接时的77.2%;但柱脚刚接比柱脚铰 接时基础面积大30%以上,桩数相应也多。 综上所述,柱脚形式的选取,除需考虑厂房 高度、基本风压以及吊车吨位等条件外,还需对 刚架构件截面大小、基础大小等经济性因素以及 基础大小在装置平面内摆放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 综合考虑。在设计时,应选择两种柱脚形式进行 试算,选出既经济又合理的最优柱脚连接方案。 58(98) 67(113) 4 门式刚架、排架两种结构形式对比 将上文工程实例结构形式由门式刚架结构改 0 0 图8横向排架应力 计算结果: 0 0 图9横向排架左风(标准值)节点位移 图10横向排架立面 梁、柱截面及基础见表3。 表3梁、柱截面及基础情况 下柱截面/mm 上柱截面/mm 梁截面/mm 基础底板m 承台桩数 门式冈q架 排架 H65O x350×16×20 }l70o×400×16×20 H350×300×16 X20 |j x300×16×20 H400×300×14×18 GWJ184(1 659 Kg) 2.6×4.2 2.7×4.4 4 4 由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1)排架 结构比门式刚架位移略大;厂房下柱截面排架 结构比门式刚架大;由于受柱长细比,厂 尺寸略大。整体来讲,对于厂房柱截面的选取 以及基础大小的控制上可能门式刚架略优于排 架结构。但厂房除了刚架、排架柱、屋盖等主 要钢结构构件外,还有其它次要构件。不能轻 易认定门式刚架与排架结构哪个更经济,需对 两种结构形式分别进行试算,综合比较。对于厂 (下转第11页) 房上柱排架需与门式刚架取相同截面才能满足 要求,但上柱应力比较小;经统计,总用钢量 门式刚架大概为排架结构的92%;2)两者基 础大小很接近,排架结构比门式刚架基础底板 2016年第32卷第5期 ★ 刘 侃.乙烯精馏系统流程优化改造 ★ 11 乙烯收率相比改造前提高0.92%,能耗下降6.66 个单位,八个月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通过此次改造可以总结出,对于非热泵系统的 乙烯精馏系统,乙烯精馏塔操作的常见问题集中在 一一 冷凝回流系统能力不足、塔板处理能力不足等方 面。对于使用三元冷剂作为乙烯精馏塔冷凝器冷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