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阅读训练(二)
作者:李阳海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6年第02期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 、乱花迷眼、 。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的艺术特色。 6.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8.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1) , 。出自 《 》
(2) , 。出自 《 》
(3) , 。出自 《 》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古体诗的作者岑参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 。
3.选出此诗中具体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或短语。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写仰望之景,“ ”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4.鉴赏家们都认为“锁清秋”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5.上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上片的写景加以分析。 6.古诗中写“愁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两例吗?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6.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哪些丰富内容? 3.作者对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理由。 4.对这首唐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水”和“沙”都被烟雾与月光笼罩着。
B.第二句的“夜”交代诗人到达秦淮河的时间,“泊”点明其前来此地使用的工具。而由“秦淮”和“近酒家”的描写我们可知唐时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C.“商女”为经商的女子,他只顾经营生意,自然不知道亡国的悲痛。
D.《后庭花》又名《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的国君陈叔宝所作的舞曲,词调淫靡凄伤,被称为亡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