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习题(含答案)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小明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平衡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车的脚踏板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A 【详解】
A.平衡车运动过程中,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平衡车的脚踏板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但是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D错误。
22.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乙车,乙车这个时候一定在开动,而站台和甲车相对于乙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故选B.
【点睛】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23.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知道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隐含条件:测出的总路程准确,根据速度公式比较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由题知,测出的总路程s准确,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t比实际值偏大, ∵v=,
∵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比实际偏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v=适用于计算平均速度,即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2) B.(3)(4) 【答案】D 【详解】
C.(1)(3) D.(2)(4)
①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意思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③此图象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此图象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D正确.
25.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答案】D 【详解】
A.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观察运动员的位置即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终点裁判记录运动员全程所用的时间,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物理学中用物体单位之间内走过的路程,即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26.下列测乒乓球直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最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错误;B. 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刻度线没有靠近乒乓球,最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错误;C. 此方法能够确定乒乓球的直径,同时最下端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正确;D. 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此方法错误。故选C.
【点睛】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使有刻度的一侧靠近被测物体,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
27.以下所给的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B.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C.初中男生1000m长跑用时约100 s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答案】B 【详解】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3×108m/s,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常见的电压可知,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B符合题意; C.初中男生1000m长跑用时约为3.5min,即210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0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 B、铅笔长约18cm左右,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左右,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一张试卷纸厚度约0.1mm左右,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9.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向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甲火车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答案】D 【详解】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可能都是运动的,也可能一辆是静止的,一辆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甲火车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30.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
甲乙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乙的速度比甲快。
A.图中所示是匀加速的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的快,故B不符合题意; CD.图中是s-t图像,且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速度大的斜率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