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哲学大师冯友兰诗稿

哲学大师冯友兰诗稿

来源:爱玩科技网


哲学大师冯友兰诗稿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的诗札,共两开,每开22×24厘米,为笔者长期收藏的珍贵文献(图1)。诗稿全文如下: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五日,党及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出席委员及列席同志在怀仁堂照像,适立毛、刘、周总理背后,蒙赐谈话,诗以志幸。

怀仁堂后百花香,

浩荡春风感众芳。

古史新编劳询问,

我在大会发言中谈及《中国哲学史新编》。毛问:“《中国哲学史新编》能写成吗?”答:“能写成,已写出一部分。”毛又问:“《中国哲学史》写完后,还要写《世界哲学史》?”答:“教材会议已另组织人在写。”

发言短语谢平章。

刘说:“你的文章很好,简短明了。”

一门亲属成佳话,

周总理告毛说:“他是孙维世的姨丈,他的岳父今年九十四岁了。”毛问:“是

谁?”答:“任芝铭,这次开会也来了。”

两派是非待衡量。

毛说:“你说孔子是进步的,跟郭沫若是一派。”

万岁千秋齐颂祝,

愿随日月得余光。

毛说:“你的身体比我好。”答:“比我大两岁。”愿万岁千秋永远领导中国人民、世界人民。

冯友兰记

一九年元旦书

图一

本书札是冯友兰在19年元旦写成的追忆诗稿。记1962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期间,4月15日国家领导人与全体与会人员照相时,冯友兰和、刘少奇,周恩来总理的谈话,同时也涉及到冯友兰的亲属及他的写作计划。

图二

冯友兰(15~1990年),河南唐河人,字芝生,室名三松堂,海内外公认的哲学大

师(图2)。曾多次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撰有哲学史巨著多种,20世纪30年代出版《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1946年应邀赴美,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此讲稿即为后来翻译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1979年先生以84岁高龄从头开始写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直至1990年终于实现宏愿,时年95岁高龄。先生全部著作汇集成15卷的《三松堂全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3日至4月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委员846人,列席会议的有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代表779人。周恩来致开幕词,陈毅副作了重要发言。全体与会人员列席了第二届全国三次会议。

孙维世(1921~1968年),四川南溪人,父亲孙炳文和母亲任锐均为烈士。1937年由周恩来派人从上海护送去延安。同年,孙维世被周恩来、邓颖超收为义女(图3)。后经多年培养及自己刻苦努力,孙维世成为我国著名艺术家,曾担任北京实验话剧院院长兼总导演。“”浩劫的1968年3月1日,派人将孙维世投入监狱,当作“关死对象”处理。1968年10月14日,孙维世惨死在手下,被杀害于冤狱之中,死时手上还戴着镣铐。

冯友兰是孙维世的姨丈(母亲任锐的姐夫)。

任芝铭(1869~1969年),河南新蔡人,清末举人。后加入同盟会,在河南组织武装响应武昌。后又参加二次及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后,脱离。抗日期间,多次掩护和支持地下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员,民革河南常委、主任委员,政协河南省副等。任芝铭是冯友兰的岳父、孙维世的外祖父,故冯诗中有“一门亲属成佳话”的妙语。任芝铭1962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已94岁,1969

年辞世,享年101岁。

现代著名文学家、作家王蒙在他的新书《不成样子的怀念》(见该书写冯友兰的女儿宗璞一章的第200页)中对冯友兰的评语是: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史的成就举世公认,临终前他终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一洋洋大观的巨著。他曾说,他之所以看病吃药,是为了完成此书,如此书完成,有病亦可听之任之。读此言令人怆然肃然。

我曾被意大利国家电视台错爱,要我向他们主办的电脑博物馆推荐十部中国典籍(同时被咨询的还有他国学者39人),选来选去,后的著作我选的是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冯著毕竟既表现了新中国学术劳作的气象,又反射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光辉,而且冯著系统、严谨、扎实、大气。

冯友兰的墨宝被发现及能完整保存,是有重大意义的。

责编一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