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传播学浅析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传播学浅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今传媒 2017年第2期 学术文摘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传播学浅析

社会反响:《今传媒优秀作品精编》收录

原文出处:《今传媒》2011年第8期 栏目:传媒大讲坛 P13~P16

孔 燕,郝俊杰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作为重要的网络传播途径,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但目前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研究甚少,本文开创性地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传播学角度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者、传播特性、传播内容以及反馈机制进行研究,文章最后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 键 词】: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传播学分析

【作者简介】:孔燕,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健康传播研究;郝俊杰,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责编介绍】:艾涓,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办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引 言

当今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状况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而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从传播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有利于我们把握其传播过程,掌握其传播规律,评估其传播价值,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以及宏观社会控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2341排名

表1 14个访问量最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

访问者

(人/百万人)(三个月平均)

人均页面浏览量(页/人)(三个月平均)

综合 排名

网站名称

小学数学专业网 www.shuxueweb.com 学生科技网

www.student.gov.cn 数理天地www.mpw91.com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www.xiaoxiaotong.org 青少年科技之家 www.llfxw.cn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网 www.sycste.org.cn 小哥白尼

www.21children.com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www.fj5461.org.cn 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 www.handsbrain.com

22.0 3.2 18481 11.0 24.5 22254 8.0 5.8 23150 2.0 2.8 570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

现状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是指以服务于青少年科技创新为宗旨,以传递科技资讯和信息、普及科技知识和方法、传达科学思想和精神为传播内容的网站。传播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及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各类人群。这里对青少年的界定参考《大英简明百科》,定义为约12~20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人群。

目前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数量众多,但影响力

,结相对有限。根据中国网站排名(http://www.chinarank.rg.cn/)

合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概念界定,现梳理出影响力最大的14个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见表1)作为本文重点研究对象。

这14个网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作为影响力最大的网站,引领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对这14个网站,根据其内容性质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四类:综合类、数理学习类、科普类和建模类。(见表2)

567

2.0 1.4 2756941.0 1.0 3259901.0 1.0 7747681.0 4.4 9493291.0 1.0 9661491.0 1.0 12017851.0 1.0 22992831.0 1.0 25513461.0 1.0 26753231.0 1.0 2677608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网

10www.5461.org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 11www.xmstm.com.cn 小学数学奥数在线 12www.xiao5.cn

13澳门科学馆www.msc.org.mo中国模型兴趣网 14www.chinahobby.com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综合类网站数量最多,然后依

154

今传媒 2017年第2期 学术文摘

次为数理学习类、科普类和建模类。下面对这四类网站进行一个简要说明。

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是传播系统的主体。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主体多元

表2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分类 化,根据主办方分类具体有部门、大众媒体、教育机构、

社团组织、科协、科普场馆、科研机构、学会、个人和企业。网站类型 综合类 数理学习类科普类 建模类总计

在本文重点研究的14个网站中,主办的网站有7个,非

3 2 1 14 数量 8 网站7个,各占50%(见表3)。可见部门在青少年

1.综合类:在以上14个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网 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成为最站中,综合类网站占了8个,分别为学生科技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青少年科技之家、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网、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安徽省青少年科技网。它们有7个为主办的网站(除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这些网站内容权威,规范,全面,综合性强,是自上而下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

的有力传播平台。 2.数理学习类:在以上14个网站中有3个,为数理天地、小学数学奥数在线和小学数学专业网,其中小学数学专业网和数理天地网站的排名分别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说明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较大。小学数学专业网主要提供小学数学试题,视频教学,奥数等资料,且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网站内容丰富,信息全面,可以说是致力于小学数学教育的

有力网络传播平台。数理天地网站则是依托原有图书《数理

天地》建立而成,属于平面媒体的网络化,发展程度并不高,

网站本身提供的知识信息并不多,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促进《数

理天地》图书的销售。小学数学奥数在线作为网站,致

力于小学奥数知识的传播,发展得较为出色。 3.科普类:在以上14个网站中有2个,小哥白尼和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小哥白尼科普网站也是依托《小哥白尼》图书而建立的网络传播平台,但其发展状况已经超越了仅仅是图书网络化,逐渐更多地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扩大其传播内容,发挥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厦门科技馆网站主要服务于厦门科技馆的参观人群,如提供科技馆介绍、在线订票、活动预约报名等服务。但不同的是,厦门科技馆利用这个优

势,把这个网站打造成了一个科普网站,不仅提供基本服务,而且成为科普的一个重要平台。

4.建模类:在以上14个网站中有1个中国模型兴趣网,其中有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版块。建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之环节,加强青少年建模培育是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综合性网站由于机构支持,已较为成熟,但特色不足,雷同较多;而非主办网站很多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如“数理天地”和“小哥白尼”。但毫无疑问,这些网站的出现,有效地利用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不足,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学分析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者

重要的传播者。 表3 主办网站和非主办网站比较 类别主办网站 非主办网站 学生科技网 小学数学专业网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数理天地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网 青少年科技之家

网站

名称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小哥白尼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网 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 小学数学奥数在线 澳门科学馆

中国模型兴趣网

数量7 7 传播者即为把关人,决定着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

的质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主办网站均为综合

性网站,而非主办的网站大部分为专项网站(7个非政

府主办的网站中有6个是专项网站)。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者有其自身的职

责:首先是对科技信息资源的筛选,应该注意信息的科技性,并且保证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其次需要对科技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因为面对对象是青少年,也就是中小学生,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辑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特性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媒介就是网络,通

过网络向受众进行传播。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

的区别就是技术上的飞跃带来的一系列全新的传播特性: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这些特性让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在推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传播主体多元化。传统媒体在科技传播上一般只能自上而下,而网络传播可以使任何个人、组织和机构成为科技传播的主体。通过14个网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网站的主体既有完全主导的,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也有出版商进行的平面媒体网络化的宣传,如小哥白尼,还有企业与联合做的网站,如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当然也有企业或个人营利性网站,如小学数学专业

网,网站广告较多。 2.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综合使

用,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兴趣,也更好地传播了科技信息。但

在研究的14个网站中,我们发现三维动画媒介形式尚没有得到应用。

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受众信息得以及时的沟通和反馈,155

今传媒 2017年第2期 学术文摘

有利于科技信息在沟通中有效传播。在这14个网中,网站的交互反馈模块做得并不好,有7个网站没有反馈模块,有的反馈模块是无效链接,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4.信息接收的主动化和个人化。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浏览不同网站,获取想要的信息和知识,甚至通过推动技术,14个网站8个维度频数分析如图1。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根据频数的多少,从高到低,网站的内容模块依次是站点链接、专业资源、科技教育、公告资讯、活动宣传、搜索引擎、创新大赛和反馈交互。内容模块最多的是站点链接,内容最少的是反馈交互。可见,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获得个人化服务。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个性化服务还很不发达,受众的自主选择空间较小;

5.传播环境的全球化。通过网络传播,受众不仅可以获得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国内最新信息和知识,还可以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知识,因此可以确保走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三)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即所传送的信息,由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

成。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内容包括科技创新

领域信息资讯、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网站内容模块是网站的骨架,了解网站内容模块的设置,

是把握网站传播内容的关键。参考网站模块的一般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把14个网站按照公告资讯、专业资源、活动宣传、科技教育、创新大赛、搜索引擎、反馈交互和站点链接8个维度,分别统计各网站相应的模块数量(见表4)。

表4 内容模块统计

内容模块数目

排网站名称

公告 专业活动 科技 创新 搜索反馈站点资讯 资源宣传 教育 大赛 引擎交互链接

1 小学数学专业网 0 9 0 6 1 2 1 112 学生科技网 3 15 0 8 1 0 0 2 3 数理天地 1 0 5 2 0 0 1 10全国青少年科技创4 5 5 2 4 4 5 0 8 新活动服务平台

5 青少年科技之家 2 6 0 3 1 1 2 8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6 1 1 2 4 1 1 0 4 教育网 7 小哥白尼 3 5 0 1 0 1 1 0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8

5 2 5 4 1 1 0 8 活动中心 汉博·中国少儿科9 3 1 0 9 0 0 1 8 学教育网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10 网

1 2 1 6 1 1 0 7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11 2 1 4 1 0 1 2 0 馆

12 小学数学奥数在线 0 3 0 1 0 0 1 1 13 澳门科学馆

1 1 1 1 0 0 0 6 14

中国模型兴趣网 1 2 0 1 0 1 0 46总计

28 53 20 51 10 14 9 119156

台内容构建方面并不完善,反馈交互模块缺失,使得网站在受众交互方面明显不足。

140 数量120 10080 60 40 20 0公告资讯 专业资源活动宣传科技教育 创新大赛 搜索引擎 反馈交互站点链接图1 内容模块频数分析

此次网站内容模块统计中,笔者特意加上了创新大赛的内容模块,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大赛模块在14个网站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站的传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这些丰富的信息有利于青少年的在科技创新路上的全面成长。过去传统教育下学科割据,培养的

多是具有狭隘专长和技能的人,而网络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满足了受众对科技创新信息知识的多元需求。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尤其要重视传播内容的选取。这需要一方面提高传播者自身的知识水平以保障传播内容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从受众角度出发,根据受众的需求选择传播内容。

(四)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反馈研究

反馈,在传播学中借指传播过程中的受传者对接到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反馈机制对创新网站网络传播模式,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信息是告诉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而负反馈则是要求传播者改变或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传播,更有甚者是要求停止传播。传者和受者,从各自的目的和需要出发,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就形成了网络传播反馈系统中的双轨网络,其框架图如下(图2)。

图2 网络传播反馈系统双轨网络框架图

今传媒 2017年第2期 学术文摘

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传播对象作为反馈者,他们会对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作出各种反映,接受或拒绝。在本文研究的14个网站中,受众主要分为:青少年、中小学老师及科技工作者。他们作为不同的受众群体,对网站的需求也不一样,这就需要传播者从受众角度出发,倾听受众的心声,了解满足不同受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其次,反馈信息是传播者调节后续传播活动的主要依据和评估传播效果的一个现实尺度。传播者通过反馈信息寻找实际传播与受众期待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有效地增加传播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提高“内功”,也需要增强“外力”。提高“内功”,一是要完善网站建设,打造品牌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不断地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影响力,具体操作上要优化网站内容模块,提高内容质量,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加强网站的交互反馈模块建设和个性化服务,及时更新网站,做好网站维护等;二是要转变视角,系统地优化整个传播过程,既要强化每一个传播要素,做好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更要从整体系统考虑,缩短传播距离,减少传在传受两端含义理解上的一致性,达到传通的效果。这种来

自受众的评价更为客观,有助于纠正传播者自我评价的偏差。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中很多都根据自身发展建立了不同的反馈机制,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见图3)和小哥白尼(见图4),而有些网站则没有重视反馈机制的建设,这需要引起网站构建者的足够重视。如有必要,甚至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反馈信息的监测和控制。

图3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反馈调查

图4 小哥白尼网站反馈调查

四、结 语

目前,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网站内容质量不高,趣味性不强,网站对青少年人群的吸引力不大;网络传播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三维动画等最前沿的传播媒介没有得到应用;网站的交互服务功能急需加强;没有形成品牌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

播环节,消除传播干扰因素,从整体上、系统上实现一个更

好的传播效果。增强“外力”最主要的是要发挥部门的主

导作用。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把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纳入到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当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系统的工程来抓,加大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资金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

随着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的作用日益增大,由此造成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数字鸿沟”也会不可避免,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避免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带来的“数字鸿沟”负面影响,让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体目标人群。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翟杰全,郑爽.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0(3).

[3] 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

法,2001(4).

[4] 李岩.中国主要英语新闻网站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J].新闻

界,2005(1).

[5] 燕道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读科技传播[J].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09(1).

[6] 常本瑞,谢瑞东.从“5W”模式看科技传播[J].图书馆论

坛,2000(5).

[7] 刘航.基于5W模式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8] 韩素华.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D].北京印刷

学院,2003.

[9] 苏冰.我国科普网站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2009.

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