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家针灸法

道家针灸法

来源:爱玩科技网


道 家 针 法

一。道家针法:是道家医学家根据\"天人相应\"学说时空周期性规律性变化而发明的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系列时间针灸疗法,统称为道家时间针灸疗法。

二。使用和学习需知

(一)天干地支:天干起于甲而终于癸,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数;地支起于子而终于亥,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数。天干第一为甲,地支第一为子,干支配合,便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由于天干是十数,地支是十二数,于是二者配合,以六轮天干、五轮地支,便成六十环周,称为一个花甲,具有周期循环的意义。

(二)干支分阴阳: 干支分阴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十二经开井穴时,提出阳进阴退,详见“纳干法”临床运用;二是按代数的奇偶分阴阳。下面讨论按奇偶分阴阳的问题。天干十数,以1、3、5、7、9为阳,2、4、6、8、10为阴;地支十二数,1、3、5、7、9、11为阳,2、4、6、8、10、12为阴。上面的数字与干支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计算日干支时,按公式求出的“余数”就要根据代表数来确定干支,特别是天干更为重要。例如通过计算,余数是1,便代表甲;2,代表乙;3,代表丙;4,代表丁;5,代表戊;6,代表己;7,代表庚;8,代表辛;9,代表壬;10代表癸。

(三)天干配脏腑歌:《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天干配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之一,在逐日开穴时,按照井、荥、输原、经、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

时的天干,依次取所属脏腑腧穴。应记住下列口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宜纳阳之府,脏配阴干理自当。

(四)地支配脏腑歌:地支配脏腑,是以一天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是“纳支法”的基础之一。人身气血运行,从中焦开始,上注于肺经,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再流注于肺。这个流注,是从寅时开始,所以十二时便以肺寅大卯相配合。记住下面的歌诀,便能运用自如。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午心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五)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1。年干支推算法:《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发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年的干支,天干从甲开始顺序下数,地支从子顺序下数,年干支始于甲子,只要掌握六十环周,即可很容易得出年的干支。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取当年的公元数减3,得出的余数值除以60,余下的数就是该年的干支数。如求1999年的年干支:(1999—3)÷60:33……16 16在六十甲子中是己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2。月干支推算法:月干支推算法按照农历计算。一年有12个月,地支也是十二,12个月正好配上十二地支。每年1月都是“寅”,2月都是“卯”,3月都是“辰”,4月都是“巳”,5月都是“午”,6月都是“未”,7月都是“申”,8月都是“酉”,9月都是“戌”,10月都是“亥”,11月都是“子”,12月都是“丑”,十二地支配12个月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这些地支上面应配什么天干呢?记住下列的歌诀即可推算,即“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当头,丙辛之年庚寅上,丁壬壬寅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

去寻求”。即甲年己年的正月是丙寅,余月顺序类推。

3。日干支推算法:由于日干支推算法比较复杂,现在不论。况现在各种农历上均可查到当日干支。

4。时干支推算法: 在子午流注针法中,日时干支的推算非常重要,必须熟练掌握。时干支的推算,是运用五门十变的理论,把天干化五行,其推算歌诀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其意思是:甲日己日的十二时辰,都是从甲子开始,乙日庚日从丙子开始,丙日辛日从戊子开始,丁日壬日从庚子开始,戊日癸日从壬子开始。

三。子午流注针法说明

(一)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子午流注针法,完善于金元以后。窦汉卿所著《标幽赋》中的“一日取六十六穴,方见幽微’’,是“纳子法的具体提出。徐凤的“子午流注按时定穴歌是“纳甲法的具体推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另外还有一种养子法。

(二)子午流注五输穴:见《道家针灸》图两下角。

(三)子午流注临床运用

1。纳甲法:“纳甲法”是运用天干配脏腑的一种按时开穴的子午流注针法,必须掌握下面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1:在天干配脏腑的基础上,熟悉阳进阴退规律。这里的阳指天干,阴指地支,就是说天干按顺序推进,而地支则从戌时起,按酉申未午巳辰卯寅的倒退次序与天干配合,开各经井穴。

1。2:阳日开阳腑井穴,转注阴日,按井、荥、输、经、合次序继续开阳时。例如: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穴足窍阴,下一时辰乙亥为阴时不开穴,甲日十二时辰已完,便应转注到乙日开丙子阳时,继续开小肠经荥穴前谷。

1。3:阴日开阴脏井穴,转注阳日,按五输穴次序继续开阴时。例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下一阴时是丁亥,开心经荥穴少府,乙日十二时辰已完,便应转注丙日己丑继续开脾经输穴太白。

1。4:逢输过原。就是每逢开输穴的同时,就要开井穴所属经脉的原穴。例如前面提出的丙日己丑时开脾经,太白是脾经的输穴,因为是从乙日乙酉时开肝经的井穴大敦,所以这时就要开肝经的原穴太冲(阴经以输为原)。

1。5:气纳三焦,开生我穴。三焦主持诸气,气为阳,所以凡是阳经开到合穴,下一阳时便应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这里“我”指“井”穴所属的经。例如甲日戌时开胆并窍阴,转注乙日继续开阳时,到了壬午开合穴,下一阳时甲申,便要开三焦属水的荥穴液门,因为胆属木,水生木就是生我的关 系。余可类推。

1。6:血归包络,开我生穴。血归包络,血为阴,所以凡是阴经开到合穴,下一阴时就要血归包络,开我生穴。例如乙日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下一阴时丁亥开心经荥穴少府,转注丙日继续开阴时,到癸巳时开肾经合穴阴谷后,下一阴时己未,便要血归包络,开心包经我生穴,因肝属木,木生火,所以开心包经荥穴劳宫。余可类推。

2。纳子法:“纳子法”是以一天十二时辰配合脏腑(见前地支配脏腑)按时开穴。临床上有两种运用方法,一种是补母泻子,一种是一日六十六穴,分别介绍于后。

2。1:补母泻子取穴。以本经经脉的五行属性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为基础,推算母子关系,

按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进行按时取穴。例如手太阴肺经生病,肺属金,它的母穴是属土的太渊穴,子穴是属水的尺泽穴。如果肺经邪气实,就在肺气方盛的寅时,取尺泽穴行泻法;如果正气虚,又应当在肺气方衰的卯时取太渊穴行补法。若本经开穴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的病证,可取本经同一属性的

经穴,又称本穴,或取本经原穴进行治疗。例如肺经本穴为经渠,原穴为太渊。

2。2:一日六十六穴法。纳支法的运用比较灵活,所以临床上都很重视。由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取穴尚不完善,阴经一天只取20穴,阳经一天只取24穴,还有22穴没有取用。所以窦汉卿在《标幽赋》里提出了“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就是说应按十二时辰所属脏腑,阴经开井、荥、输、经、合五穴,阳经开井、荥、输、原、经、合六穴。临床运用中,根据病因、病性、病势,在相关经络经气旺盛时,灵活取用本经五输穴进行治疗。

四。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此法和子午流注针法有着相辅相成的意义。

兹将灵龟八法的八脉、八穴和八卦干支等分述如下。

(一)灵龟八法的组成

1。九宫八卦。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成的。即:乾为天作三形,坤为地作三形,坎为水作三形,离为火作三形,巽为风作三形,·震为雷作形,艮为山作三形,兑为泽作三形。把八卦的名称和图像结合四方,即成九宫。由于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的九宫数字,每宫再配上一条奇经及其配属的穴位,就成为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此八穴的代表数字,在灵龟八法的推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用本法必须牢记。

2。八脉交会。八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骄、阳骄。它们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而十二经脉本身又有上下循行、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与八脉相通,即:小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娇,膀胱经申脉通于阳矫,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另外,这八个经穴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贯通。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胸、胃;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

咽喉、胸膈等。这样就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相互结合,每组有着一致的主治范围。

3。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灵龟八法的组成,除八脉、八穴、八卦外,尚有日时的干支数字作为八法取穴的依据。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

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己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

例如:本日天干是甲或是乙,按“五虎建元”法推算,即是“甲己之日起丙寅”,丙寅应取内关穴,因丙配艮卦内关(其他如丙申、丙戌、丙子、丙辰、丙午皆同)。他如戊辰时取临泣,己巳时取列缺等,均同此例。

基本数字。一般宜牢记后面歌诀:甲已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4。八法临时干支代数。每日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有着同样的意义,是推演八法必须掌握的内容。一般宜牢记下列歌诀,以利推算。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二)灵龟八法的应用

运用灵龟八法,是将日、时的干支数字,共同加起来,得出4个数字的和数,然后按照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的公式,去除干支的和数,再将它的余数,求得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它的公式是: (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

如欲求甲子日的子、丑等时所开穴位,首先要从甲子日上起出时干来,甲子时按五虎建元(日上起时干)推算,则仍起于“甲子”,再按六十环周的顺序排列,第二个时辰就是“乙丑”。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为10,子为7;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为9,子亦为9。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我们知道甲子日的甲子时为“内关”穴当开。

如果遇到阳日除尽无余数时,当以9数计算,开列缺穴。例如甲子日戊辰时,日干支代数,甲为10,子为7,时干支代数,戊为5,辰为5,四数相加为27,甲为阳日除以9,商3无余数,则开列缺穴。又如乙丑日辛巳时,日干支代数,乙为9,丑为10,时干支代数,辛为7,巳为4,四数相加为30,阴日除以6,商5无余数,则开公孙穴。

以上是按开穴公式的计算方法。临床上还可运用“八法交会歌”——公孙配内关,外关配足临泣,

列缺配照海,后溪配申脉,以提高疗效。

五。飞腾八法

飞腾八法也是以八脉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一种取穴方法。它的运用和灵龟八法略有不同。本法不论日干支和时干支,均以天干为主,不用零余方法。其运用方法应牢记飞腾八法歌: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己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

例如:本日天干是甲或是乙,按“五虎建元”法推算,即是“甲己之日起丙寅”,丙寅应取内关穴,因丙配艮卦内关(其他如丙申、丙戌、丙子、丙辰、丙午皆同)。他如戊辰时取临泣,己巳时取列缺等,均同此例。

转载~天罡针法来源: 田野的日志 越来越喜欢道家针灸了,效果的确很棒!

一·北斗真机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三里 内庭穴,曲池 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 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其中,三里等十二穴世人皆知,然其关键之处“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却未见有知者。世人讲解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时,皆跳开此句,实不知此句实为整首歌诀之真机。“北斗降真机”,此北斗真机即为天罡之机。

此天星穴由宋朝道教琼瑶真人传世,原为十一穴,后由元朝全真道教道教遇仙派祖师马丹阳增加太冲一穴而成为十二穴并流传于世。二人皆为道教传奇人物,所以得到道教术数医学真传也是毫不为奇之事。但无论是琼瑶真人还是丹阳真人,皆出于遵守道教门规而秘传,公开提到的只是三里等天星十二穴,对于天罡真诀却只字未提,丹阳真人也只是一句“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而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对其诀其法却不在论及。末了还留下一句“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的戒规,可见对天罡诀法的珍视。

在神霄派及神霄派天乙门中,天罡为内练修真的入门钥匙,一直秘传于门内弟子。并有“时时不离天罡之说”,可见天罡之重要。天罡法,首出自神霄派,渐而被其它派系所采

用,然皆不得其要,许多传世之口诀,或有意或无意,亦错误百出,于数理不符。今于此传出神霄派正统之寻天罡法,并将“天星十二穴真传诀法”公开传授,望有缘者珍之,并以之广济众生,方不负我普渡众生之心。

天罡即北斗第七星破军星,又称天罡大圣。道法中天罡之修持,即寻出天罡所在之方,以人体内天罡对宇宙外天罡,手掐密诀,口诵密咒,意念存想,三密相应进行。

天有天罡星,主宰生死,掌握阴阳,造化生命,知其者生,昧其者亡。人有天罡穴,在身为机目,修真养身,以人体天罡穴与天罡星内外融通于血脉之中,成就罡气罩体,以避自邪,斩关开窍,灵子充盈,与道合真。

《修真后辩·天罡消息》:\"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亦具此天罡之气,主宰生死。但此罡星有先天后天之分,知此者生,昧此者死。但此罡星有先天后天之分,不可不知。后天之罡,日行十二经络,融通一身血脉,炼罡气者,以人罡合天罡,内外一气,以百邪,究之顾外失内,虚而不实,未益于彼,先伤于我。至于先天之罡星,与本来主人相亲相爱,君臣一心,并行不悖。\"

二·先取月将

欲寻天罡,首先要取用月将。《神霄派天乙门术数中,大六壬神课和六壬金口决,皆以中气取月将。其法如下:

雨水、惊蛰、月将为亥(登明)

春分、清明、月将为戌(河魁)

谷雨、立夏、月将为酉(从魁)

小满、芒种、月将为申(传送)

夏至、小暑、月将为未(小吉)

大暑、立秋、月将为午(胜光)

处暑、白露、月将为己(太乙)

秋分、寒露、月将为辰(天罡)

霜降、立冬、月将为卯(太冲)

小雪、大雪、月将为寅(功曹)

冬至、小寒、月将为丑(大吉)

大寒、春分、月将为子(神后)

三·再寻天罡

天罡的取法,有多种,这里讲的是什霄派的原传天罡取法。

神霄正统,认取天罡之法,即以月将选取,定位于辰上。

其口诀为:月将加正时,逢辰是天罡。

这里所讲的是月时天罡的取法,本门内弟子所取用的是月日天罡。

四·分清向背

寻出天罡,分清向背。

《嗣汉虚静天师指迷歌》云:

罡在西方面在东,吸取罡气巳还同,

一吸天罡如云雨,再吸天罡万丈红,

呵笔上、纳心中,行神遣将有英雄,

若能识得天罡法,治病驱邪立见功。

如算定天罡在卯,则如同天罡立身于,背酉面卯,自己便应位于卯方,面朝向酉,因\"所指者吉也\",迎取天罡旺气。

其余方位皆依此例。

此向背之方,即为受术者所面向之方。

五·认取灵穴

十二支对应小周天十二穴,此小周天十二穴,即为天罡玄气流注灵穴,简称天罡灵穴,此天罡灵穴,即为歌诀中“北斗降真机”的北斗真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长强 命门 悬枢 脊中 陶道 脑户 百会 印堂 膻中 中脘 神阙 关元

冬至 大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地雷复地泽临 地天泰 雷天大壮 泽天夬干卦 天风姤 天山遁 天地否风地观 山地剥 坤卦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辟卦,以子午卯酉四正做分野,节气则对应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辟就是开辟,以乾坤两卦开辟天地万物所有气脉,所以称十二辟卦。

干卦为阳,坤卦为阴。

冬至一阳生,坤卦第一爻变地雷复,以长强穴对应为子位(长强穴为督脉之始穴,为纯阳初始,元气隐藏于此,此元气即真气,此一阳初升之时,即肾间动气之时);

夏至是一阴生,干卦第一爻变天风姤,以百会对应为午位。(百会又称泥丸宫,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泥丸宫为圣凡相通、阳中隐阴;百会又称天满,天为阳,满而生阴;人体阳气至此,阳极而生阴)。

六·配合天星,

歌诀名为“天星十二穴”,天星即天上之星,指明此十二穴的重要。选取天罡灵穴施术之后,配合三里 内庭等天星十二穴,如此,天罡十二穴配合天星十二腧穴,方为此法之秘传真机,具体如歌诀。

七·法用担截,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此言上下单双配穴原则。单取肢体一侧穴,为截法;双取肢体两侧各一穴,或上肢一穴,下肢一穴,左右或上下相呼应者,为担法。将担法截法配合使用,即为“合担” “合截”,如上担下截,下担上截等。如治牙痛取双侧合谷为担法,单侧合谷为截法;治胃痛取双侧内关 单侧公孙为上担下截法;治腹痛取双侧公孙,单侧内关。为下担上截法。

八·效应如神

天罡十二穴配合天星十二穴,并应用担截之法,方可达到“治病如神灵”的神奇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