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到南朝的“宫体诗”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6期(总第38期) Vo1.6 No.6 General No.38 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lNSmTLrrE OF XINJIANG 2002年第2期 No.2 2oo2 从陆机的“谤镶借币钙靡 到南朝的“宫体 ,, ,, ■ 李紫红 内容接要:古今之多因“诗缘情而绮靡”这一论点而 里,编者明确指出,西晋“形工华美”的文坛风气无非是陆机 诟病陆机,指责其导致了南朝轻靡艳丽之文风的盛行。本文 观点的延伸与发展。 通过追溯从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到南朝“宫体诗”的 而以此诟病陆机的又何止寥寥几人。谢榛称其“绮靡重 产生这一历程,直面陆机《文赋》消极的一面。同时,努力还 六朝之弊”(<四溟诗话》),沈德潜责其“先失诗人之旨。”(<说 历史以真实,发掘陆机这一论点于中国文学发展所作的贡 诗谇语》),纪昀对此加以详细说明:“大序一篇,确有授受,不 献。 比诸篇<小序>为经师递有增加。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二 《文赋》,宫体诗,文学自觉,形式主义 关键词:陆机语,实探风雅之大原。后人各明一义,渐失其宗。一则知止 乎礼而不必发乎情,流而为金仁山濂洛风雅一派,使严沧浪 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 辈而为不涉理路,不落言诠之论,一则知发乎情而不必止乎 的理论作品。他非常重视文学技巧,尤其在“文辞”方面颇有 礼义,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其究乃至于绘画横陈,不 见地。下面引用原文的其中一段,试分析之: “体有万物,物无一量,纷纷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 诚已其欤?”(<云林诗钞序》) 毫无疑问,“引入歧途”一词虽不免偏激,但陆机的“诗缘 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虽难方 情而绮靡”重心确乎放在“形式”之上,且强调“绮靡”之精妙。 而遁员,期穷员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 在<文斌》下一段论述中,陆机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会意 这里是指苦心经营,能 者无隘,论达者唯矿。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 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的论点。_3文以相质。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穷究物情则巧;尽力推敲,能曲达思绪则妍。言辞妍丽,实质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哗而 上正是“绮靡”的一大特点。 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 取乎冗长。” ¨ 陆机不仅在《文赋》中提出这一观点,而且在自己的创作 中也一直文如其论,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特色。学者穆克宏 这一节主要论文辞体式,说明各种文章有风格之异 说:“文辞过繁确实是陆机诗文的一个通病。”_4 清代沈德潜 之别。同时亮出本文主要评论对象“涛缘情而绮靡”。所渭 在<古诗源》卷七说:“士衡亦推大家.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 “缘情”,即规定了诗的情感性内涵,而“绮靡”是指文辞的纤 珠。笔(指散文)又不足以举之,遂开出排偶一家,两京以来 巧秀美。古今文人多认为陆机在此夸大了“辞采”的作用,一 空灵矫健之气不复有矣。降至梁陈专攻对仗,边幅复狭,令 味强调文章技巧与形式之美,而忽略内容之厚薄与教化功能 阅者白日欲卧,未必非士衡为之滥觞也 “ 可见,后人对陆 之有无。<中国文学史》关于这一点有一段观点颇为鲜明的 机之文才评价不高,多认为他靠一些微不足道的创作技巧来 说明文字:“西晋末年葛洪‘抱朴子.夕 篇》中论文章的观点, 强撑门面。更糟糕的是,认为其论点祸及后世,令文坛陷入 正是陆机这些观点的发挥……他认为文章以雕饰为上,近代 “空灵矫健之气不复有矣。”的境地。之文优于古文。又赞美陆机的文章‘犹玄圃之积云,无非夜 陆机生活在文学史上“太康体”盛行的时代。这个时期 但文章内容贫弱,形式主义风气盛行。“太 光’这同样反映了西晋注重形式华美的文坛风气” 在这 的文坛颇为活跃,收稿日期:2001.02.25 作者简介:李紫红(1973一).女,广东吴川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现任职于广东深圳新安学 院外语系.讲师。目前在深圳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1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紫红:从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到南朝的“宫体诗” 康体”作家众多。钟嵘云“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 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_1。。在这里,钟嵘 而复兴,踵武前王,同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其中“二 把陆机放在潘安、左思之上,把谢灵运称为“元嘉之雄”,“文 陆”是指陆机与陆云两兄弟。当时,“太康体”的一大特色是 辞”无疑是他评判的最高标准。 追求华丽的词藻与对偶的工整,走向形式主义道路。陆机的 钟嵘的时代,是“永明体”诗歌盛行的年代。代表理论家 《文赋》就诞生于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并主动顺应文 有刘勰、沈约等。因“永明体”与“音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已 坛潮流,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探讨上都为当时的文学作了总 超出本文讨论的范围,姑且把它搁置一旁。这里必须指出, 结。试看陆机的诗《El出东南隅行》:“清川含藻景,高岸被华 “永明体”同样是在形式主义文流的影响下形成的,只不 丹。馥馥香袖挥,冷冷纤指弹。悲歌吐清响,雅舞播幽兰。 过以音韵学的发展为突破口,形成了新的诗歌审美情趣而 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这首诗在内容上明显地无甚意 已。 义,只在乎辞采之美与音律之工整而已。但追求形式主义, 南朝的诗风其实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向着唯美主义的 并非陆机一人,而是太康文人的共同倾向。张华、陆云、潘尼 方向发展的。从汉末到西晋,诗缘情绮,大行其道。当其弱 等都如此。任承佑指出:“总之,太康时期,国家暂时统 眯越来越突出时,诗坛向相反方向迈了一步,在西晋末到晋 一,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使文学离开 宋之交,进入“玄言诗”时代。但“清谈”的寡味大大损害了诗 了‘建安风骨’的传统.没有或很少去现实,而主要去 歌本身的审美特性。重新从理转向感性,努力在形式美方面 表现士族阶级的狭隘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为了掩盖内容 大做文章。齐梁时期,诗歌进入“永明体”的阶段,在词采和 的空虚,刻意去模拟古人的作品,追求华缛的辞藻,工整的对 声律上耗尽功夫,向着声色犬马的路子大步前进。 偶,把文字推上了形式主义道路。这对六朝绮靡浓艳文风的 而“永明体”走向“宫体”,是土族文化在内容上进一步走 流行,起了滥觞作用,其消极影响直到唐代初期”…如果我 向声色的堕落。梁简文帝萧纲在色情诗泛滥的形势下进一 们肯定任承佑这段总结的客观性,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形 步提出倡议。他自言“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纷于轻 式主义文风绝对不是陆机一人的“功劳”。他只不过是时代 靡,时号‘宫体’。”(《梁书・简文帝纪》)“宫体”一名,由此而 的“代言人”。 来。然而,正如刘师培所说,“宫体诗”在“宫体”出现之前,便 陆机之后的刘勰,曾被认为是“绮靡”文风的坚决反对 早已成风。“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词,起源自晋。 宋乐府,如《桃叶歌》、《碧玉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 者。然而,刘勰的《文心雕龙》在追求文采方面却与《文赋》有 晋、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心雕龙・情采》篇云“圣贤书辞,非采而 江左。迄于萧齐,流风益盛。其以此体施于五言诗者,亦始 何?”也就是说,圣贤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书辞”仅是因为 晋、宋之间,后有鲍照,前则惠休。特至于梁代,其体尤 “采”(即“文采”)之故。同样是“情采”篇,进一步论述了这个 昌。”[。¨ 问题:“《考经》重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 偏安江左的南朝,宫廷贵族的生活El趋荒淫,土族 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 的价值观渐趋“实用”。一切浪漫的精神超越已转化为现世 ‘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绮 享受的落实。越能刺激感官的东西,越受欢迎。“诗缘情而 丽经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美。” 总而言之, 绮靡”在这个时期被注以新的理解和阐述,重心再次放在“绮 承认也好,逃避也罢,文辞需绮丽是无法否定的。” 靡”上。身为帝王的萧纲大声疾呼“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 《文心雕龙》对艺术形式的重视比《文赋》有过之而无不 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需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王志刚指 及。作品专设了《丽辞》、《声律》、《比兴》等部分,专门探讨如 出:“‘放荡’一词,本身虽未必就是‘淫荡’的意思,但其中所 何使用声律、比兴、用典等修辞手法。《文 IL,雕龙・诠释》还专 表露的冲破格套,独抒情性的意思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为 门解答了诗赋为何要绮丽的问题:“原夫登江之旨,盖睹物兴 文‘放荡’的主张到写宫体诗的创作实践 其间并没有严格的 情。情以物兴,故词必巧丽……” 这里是指拟情需要巧妙 界限……”_l 下面摘录萧纲的《美女篇》一读:“佳丽尽关情, 艳丽的文辞,而要形容描写事物复杂的体貌,必需细巧纤密 风流最有名。约黄能效日,裁金巧作星。粉光胜云靓,衫薄 的语言。 ・ 以蝉轻。密态随流脸,娇歌逐软声。宋颜半已醉,微笑隐看 在谈论“太康文学”之时,本文曾提到梁朝钟嵘的《诗 屏。”(《梁简文帝集》)显而易见,这是典型的轻薄文学,既无 品》。钟嵘论诗,反对某些形式主义的现象。例如,他因为反 高远的立意,也无有趣而充实的内容。 对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以致过于偏激,全盘否定格律和 南朝诗坛对于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深有体味。或者, 四声,不免矫枉过正。但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南朝形式主义 他们对此句的深刻理解最能表现在梁朝人萧子显的著作中: 潮流的影响。他品评诗人,往往把“辞采”放在第一位,而并 “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 不重视作品内容和思想成就。在《诗品序》中,他曾评价各个 泽,托辞华旷,虽有巧绮,终至迂回。宜登公宴,本非准的。时代的作家:“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纵;固已 而疏慢阐缓.膏盲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 含跨刘,郭,凌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厶\干、仲宣为 灵运而成也 .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用申今情.崎岖牵 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 引,直为偶说。唯睹事咧.顿失清采。此则博成五经,应璩指 ・ 1 0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紫红:Ak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到南朝的“宫体诗” 事,虽不全似,可以类从。次则发唱惊疑,操调险急,雕藻淫 素总和的必然产物。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只不过是它产 艳,倾炫心魄。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入音之有郑卫。斯鲍照 生后用于自我阐释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我们在明了陆机 遗烈也。” 这一论点的提出到南朝“宫体诗”的产生这一发展历程的同 在这里,萧子显心目中最合时宜的文学只有如“八音之 时,必须客观地对待这一论点的原创人陆机,为他卸下不该 有郑卫”的雕藻淫艳,倾炫心魄的“鲍照遗烈”,且这也正是他 让他背负的包袱。以上均为笔者在整理各学术前辈和师长 对于“诗缘情而绮靡”的最透彻的理解。笔者在此,颇为陆机 的论著的同时,所总结的点滴心得,敬请方家指教。 申屈。其实,世上万物均需装饰,而文章又怎能缺乏“文采” 呢?魏晋之前,文学主张“道德教化”的功能。孔子日“诗可 言“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I 曹丕说“盖文 参考文献: [1]与[3]陆机:<文赋》,《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 [2]<中国文学史》(一),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 [4]穆克宏:<刘勰论陆机》(古代文学丛刊,第十二辑,上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毛诗序》 少虞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 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 在这种文 社,1963年版. 学观念的指引下,理论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发挥文学的政治教 化功用。一切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联的研究都被视为离 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版). 经背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年代,佛道儒并 存,文人的目光从虚无的政治转向现实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 [5]谭家健:<陆机散文略论》,(中州学刊,1999.05). [6]钟嵘:<诗品序》,<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书),郭少 界。陆机在这个时候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是有进步意义 虞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 的。…缘情说’的提出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7]任承估:<中外文学流派》(雍客、黄遇奇主编),西南 它不但有别于先前的‘言志说’,而且与儒家‘情动于中而形 师范大学版社. 于言’的观点也有根本的差异。即一为群体之情,一为个体 之情。这样,魏晋文学观念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味,进入了 [8]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9]詹福瑞:<“文”、“文章”与“丽”》(文学理论研究, ‘文学自觉的时代’,由此导致了对文学形式技巧的探讨 1999.05). ……” l¨我们应该看到,陆机这一论点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 [1O]钟嵘:<诗品序》,<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书),敦少 缚。大胆提出诗歌因情而生的观点,且主张用华丽的语言表 虞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 达作为个体的人的真实情感。这不正是文学不依附政治、哲 [1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2]王志刚:<价值观念与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吉林 大学社会科科学报,1999.06)、 [13](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学、历史而存在,逐渐走向的证明吗?我们今天一再强 年.调“以人为本”的精神,难道在陆机这一论点之上,我们没有 看到相似的影子吗? 况且。陆机积极探讨文章技巧与规律,体现了他对文学 的本质——“美”的深刻认识。刘勰,钟嵘,沈约等文人也正 卷[14]、[15]、[16]:<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少虞主 是认同他这一价值观,才会将其观点进行深化和发展。诚 编,上海古藉出版社,179年版.9 然,从以上论述可见,经过几百年时间的洗礼,政局的变动、 [17]张海明:<关于初唐文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北京师 文人心理的变化,使得陆机最初的观点被一定的歪曲,“形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02)、 式”被一味地加以强调,而“思想内容”被片面地忽略。他的 [18]<礼论・乐记》,阮元刻<(十三绎注疏本)礼记・正 观点最终被文人们“各取所需”,接各自的理解走向了不同的 义》,卷37. 归宿。正“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 困。”_l B_“宫体诗”的出现,是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各因 责任编辑:雨 田 ・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