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冬季施工管理

冬季施工管理

来源:爱玩科技网
冬季施工管理

冬期施工管理作为企业施工活动,应纳入质量保证的过程控制。企业在按照ISO9000系例建立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而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基础,冬期施工是其必不可少的质量要素。

冬期施工方案是项目质量策划中形成的质量文件。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冬期施工方法和针对性的管理点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

对于冬期施工的物资管理,尤其是外加剂管理,应建立严格的产品标识,以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冬期施工管理是冬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冬期施工全过程中。为抓好这一环节,冬施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适应于现代化管理、有活力的管理体系。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冬期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

1.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对不适宜冬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早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

2.在制定冬期施工方案过程中,各施工单位要会同设计单位对图纸进行有关冬期施工的专业审查。根据已定的施工方法,由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必要的验算、修改或补充说明。 3.施工单位编制的冬期施工方案和重点工程冬期施工方案,经本单位主管工程师批准后报上级单位审查、备案。

4.入冬施前,应按经审批的冬施方案或冬施技术措施进行交底,并做好检查工作。要有专人分工负责,确保每个工序都能按规程执行。

5.各单位对已经批准和冬施方案在认真贯彻执行。如需变更,要经原审批单位同意。并报冬期施工补充方案。

6.各施工企业要组织好冬施准备工作检查和季度、月度不定期的冬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好的冬施经验要及时推广。

(一)冬期施工测温管理工作 1.各施工现场要在入冬前建立测温组织,每日对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砂浆温度进行观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测温工作,并指定专人测温。专职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2.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应详细记录,整理归档。每天、每层、每施工段停止测温后,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查。技术员定期将测温记录归入技术档案,以备存查。

3.测温人员应保持与供热、保温人员的联系,如发现供热故障或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快等情况,应立即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进行处理。

4.派驻项目的质量检查人员,每天要抽查测温情况,将其纳入质量控制的范围: (二)冬期施工保温工作管理

1.水源及消火栓要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2.暂设工程的水管、供热管道必须在入冬前做好保温维护工作,保证冬期施工时能正常供水供热。

3.搅拌机棚、水泵房、操作棚和淋灰池应搭设好暖棚(盖),准备好必要的取暖设备。 4.严冬季节装修用外架子迎风面要设挡风帘,特殊情况下应搭暖棚。 5.正确选用混凝土运输容器的形式和保温材料。

6.装修项目应及早做好门窗、施工洞口、楼梯和电梯口及高车架、外电梯进料口的封闭保温。

7.保温材料计划应与冬施方案同时提供给材料部门,需要量、品种、规格及进场日期要

求等。

8.保温材料进场后应合理堆放苫盖。一般应远离用火区,防止雪水浸泡。周转使用的材料每次使用时应及时整理凉晒。 (一)冬施外加剂的试验工作

1.冬期施工外加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要经过所在地区质量监督部门的使用认可。

对已进场的外加剂,均须补做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2.新品种外加剂研究配制方法,储存条件、掺加方法,进行外加剂与水泥品种相适应的优选试验,并确定其掺量。

3.对新引进的外加剂,应做掺外加剂混凝土与空白混凝土的强度对比试验及其它有关外加剂性能的对比试验。

4.常用外加剂的掺加量在一般情况下,可按产品说明的规定使用。遇特殊情况时,要根据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气温情况、养护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 (二)冬施外加剂的管理工作

1.冬期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使用的外加剂配制与掺加应设专人,认真做好记录。

2.外加剂溶液应事先配成标准浓度溶液,再根据使用要求配成混合溶液。各种外加剂要分置于标志明显的容器内;不得混淆。每配一批溶液,最少应满足一天的使用量。 3.液体外加剂要经常用比重测定浓度。加强搅拌,保持浓度均匀。 外加剂浓度测定要求如下:

每日班前一次;上午十时一次;下午三时一次;下班前一次共四次。

4.复合型外加剂为加工有载体的粉状外加剂。以每袋水泥的外加剂掺量作为标准袋装量。即每袋水泥加一袋外加剂。这样可保证外加剂掺量准确,易于管理,简化操作。

5.亚钠是一种有毒用品。其存放保管和溶液配制及包装袋回收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要求:

(1)亚钠。一般工地用量较多,存放时要有明显标志。

(2)亚钠运到现场后应单独存放。不要与易燃品、硫磺、酸类物品接触。存放地点无火源,禁止吸烟。

(3)配制其溶液时应在操作棚或专用房间中操作。一般情况下应用温水溶化。使用热水温度不得超过60℃。

(4)用过的亚钠包装袋要及时由专人按数收回。

(5)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下班后用清水洗净脸部及双手。

冬施中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热养护期提供依据。在制做试块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有关规定执行。试块组数应比常温多两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其中一组用于检验混产土受冻前的强度,确定混凝土养护期限,或用于检查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8天再转入标养28天的强度值f-28+28。

(一)原材料加热温度控制

1.混凝土搅拌用水的加热温度控制在60℃至80℃之间。温度超过80℃的水避免与水泥直接接触。

2.砂子的温度宜控制在20℃至40℃之间。 (二)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

现浇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罐)温度一般不低于20℃。并根据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予与调整。 (三)外加剂掺量控制

外加剂进扬后应先检查来料说明。外加剂掺量的允许误差应按规范要求控制。

液体外加剂应经常搅拌,严格计量。

粉状外加剂应检查有无破袋,并抽检每袋装量是否准确。 (四)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控制

1.施工现场可建立小型试验室,进行养护与强度检验。若无条件,应将现场制做的试块

及时送交中心试验室按期检验。

2.亦可按混凝土成熟度值来推算其是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3.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不得拆除保温设施。

4.施工员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否则不准拆模。重点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还应进行拆模强度验算。

每年冬施前,各企业生产系统应结合本单位任务情况对在施工程冬期施工部位统一安排。 1.生产部门应于三季度中期确定冬期施工在施栋号,并编制冬施工程情况一览表,见表14-1。

冬期施工工程情况一览表 表 14-1

序号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结构型式 冬施部位 主要冬施方法 热源设备 备注 填表单位 ,填表人 ,日期 。

2.冬施准备工作和用工量应纳入生产计划中,结合各级冬施方案统一安排生产。 3.冬期施工使用正式热源的工程,应与建设单位办理协议,制定使用措施。锅炉房和暖气设备的安装应提早组织施工。保证在入冬前达到交付使用的条件。

4.冬期施工生产计划编制后,报本单位主管生产和技术负责人审批,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并与材料供应、劳动人事等部门及时交换信息,确保冬期施工计划贯彻执行。 各企业生产调度部门应负责监督检查冬期施工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冬期施工应遵守安全法规和规程,并按如下内容进行安全管理。 冬期施工应遵守消防制度要求,并按如下内容进行管理。 为加强冬施工作实施管理,例举两个冬施工作标准供参考。

(一)冬施准备工作标准(表14-2)

表14-2

冬施准备工作标准表

序号 1 项目 热源设备 工 作 标 准 1.节约能源,有消烟除尘设备 2.热源设备安装完,符合要求,具备点火条件 负责单位 负责人 1.加工定货满足质量与数量要求,有专人管理,有检2 外加剂 验数据,包装无破损 2.现场有一定储备量 3 4 加热设备 冬施培训 1.水加热设备有2~4m3储存量 2.砂加热设备完整有效 1.管理人员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冬施管理及专业知识 2.专职兼职人员掌握司炉、保温、测温常识 1.搅拌机栅保温维护完 2.水、暖管道保温完 5 6 保温维护 其 它 (二)冬施管理标准(表14-3) 序号 1 2 冬施管理标准表

项 目 冬施方案 天气测温 表14-3

负责单位 负责人 工 作 标 准 各单位已编好冬施施工方案并落实取人 进入冬施开始记录,真实可靠 原材料测温记录齐全,有控制要求 3 施工测温 砂浆、混凝土出罐温度记录齐全,有控制要求 混凝土测温记录齐全。(换算成熟度后能够控受冻强度) 4 5 试块管理 其 它 制作及数量符合要求。按时送试验室试压。试验数据齐全及时整理归档。 冬施检查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根据“冬施工作标准“和冬施方案对各栋号进行检查。制定出冬施检查评比方法,对受检栋号评定分数。

(一)检查时间

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一般冬施准备工作检查安排在冬施开始前一周内检查完毕。其它检查应在冬施期间随时进行。

(二)参检单位

各单位的生产、技术、材料、安全、保卫、行政、卫生部门及受检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参加检查。

(三)冬施工作总结评比

依据冬施检查结果和检查分数,评比出冬期施工先进单位。及时总结冬施经验进行推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