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阳节作文800字随笔

重阳节作文800字随笔

来源:爱玩科技网
重阳节作文800字随笔

重阳节作文随笔1

昨天是重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可也就在昨晚,噩耗传来.

晚上,正当我们一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地吃着晚饭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接完电话,我问妈妈是谁的电话,妈妈黯然的告诉我,住我家三楼的高祖母(舅婆的妈妈)去世了,说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对我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眼泪直往下流.我掩饰不了我的伤心,更掩饰不了我对高祖母的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我又没带钥匙,焦急万分.我跑到三楼敲响了高祖母家的门.她开了门,见是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才安下了心.挡高祖母颤颤巍巍地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时,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却……却……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见我,我都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就像没看见一样,可她老远就望见我了.现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后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见不到她慈祥的面庞,再也感觉不到她的爱.天上的星星,请你告诉我,高祖母能听到我说话吗?她会原谅我吗?地上的小草,请你告诉我,高祖母睡得好吗?

我会永远记住昨天——重阳节.安息吧!高祖母,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来看望你!

重阳节作文随笔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情趣盎然.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年这天,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去登高,据说是〝避难〞,可这次登高充满了爱.

我和爸爸妈妈在太阳都还没起床的时候就准备去高榜山登高了.我们到了山下,妈妈即刻拿出了她准备已久的干毛巾给了我,并说:〝拿着吧,待会拿来擦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流出满满的关怀,溢在了我的心头.我载着妈妈的爱向

山顶出发了!

过了十几分钟,我已经爬得气喘吁吁了,但我也把爸爸妈妈落在了后面.可原以为快到山顶的我抬头一看,只有茂密的树叶和似乎无尽的楼梯.我已经没有耐心爬了,可当我看向手中的毛巾,凝望着它,它仿佛对我说到:〝孩子,加油!你要相信你自己,坚持下去!〞〝对,我要坚持下去,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加油〞,我对自己说到.说完,似乎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再次向山顶进军.

最终,我战胜了疲惫,登上了山顶,我骄傲的对妈妈说:〝妈妈,我成功了!〞战胜困难的感觉,就好像是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我骄傲的对妈妈说:〝妈妈,我成功了!〞妈妈笑了,那不是单纯的笑,而是洋溢着辛福的笑容! 今天,我踏着用妈妈的爱筑成的阶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顶峰. 重阳节作文随笔3

自古以来,中国便把〝九〞这个数字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聚,便把这天定为〝重阳节〞,又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过的节日,所以,又把这天称为〝老人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子,饮菊花酒,在欢笑声中度过这一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忆日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给我们描述了的先辈过重阳节的温暖幸福的情形.可是,今日的重阳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尽管日历上鲜红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标注着〝重阳节〞,可是绝大多数人家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的影儿.不少老人依旧呆在屋中,洗衣做饭,替儿女子孙分忧.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出的几声风吹树叶的声音记录着昔日重阳的欢声笑语.学生父母们口中吟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却连〝茱萸〞到底为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的东西不是献给老人们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语文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华夏子孙正在淡忘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

如今,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传统社会的习俗了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为我们身边最亲近.给予了我们最多关爱

的人所设立的节日,真的不需要了吗?恰恰相反,这些节日中所包含的亲情伦理道德,这是我们这些人最需要学习的.孝敬长辈,为其分忧,是我们在重阳节这天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阳节这天,仍有不少人还记得它——这个老人的节日.在大山里侧耳细细倾听,还能听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老人的耳畔,还回想着女儿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阳台上,撒着两三颗茱萸杆和黄中带青的茱萸叶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记本上,字迹中还能看见〝欢度重阳,为爷爷奶奶做事〞的记录,在老人的床头柜上,慢慢的茶杯里飘出了缕缕菊花的清香气息……

重阳节,希望在不久之后的九月初九,会重新飘起菊花酒的气息,响起老人们的欢笑,拾起儿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重阳节作文随笔4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

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作文随笔5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

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