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分数: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 。 2、《商山早行》中全用名词组成,构成典型环境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 4、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并写出其作者或出处。 5、当我们想念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情怀。请举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 6、李清照在《武陵春》中以客观具体的事物比喻主观抽象的感情,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的词句是 , 。 7、 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借用元稹《离思》中“ ,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来赞扬家乡的咸鸭蛋。 8、(5)在联想集团处于经营困境时,“联想之父”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长,真可谓“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16分)
9、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确,金钱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在现实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一头扎进钱眼里,就会变成严监生、葛朗台、阿巴贡那样的可怜虫,成为金钱的奴隶。那究竟应该怎样对待金钱呢?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出自己的金钱观,并将它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表格中。(2分)
10、下列加点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 拮.据(jié) 扶掖.(yè) 脚踝.(kē) 心无旁骛.(wù) B. 襁.褓(qiǎng) 睿.智(ruì) 煞.白(shà) 怒不可遏.(jié) C. 抽噎.(yè) 桑梓.(zǐ) 栈.桥( zhàn) 强聒.不舍(guō) D. 佝.偻(gōu) 诓.骗(kuāng) 谮.害(zèn) 情不自禁.(jīn)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 金中都的皇宫奢华浮艳,正如清代官书《日下旧闻考〃宫室》中所说的“其宫阙壮丽,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
C.“这是怎么啦?筱雨。”妈妈一进门就问:“是不是发烧了?”
D. 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
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B.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C. 近来,日本对中国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的孩子们讲攀比,一些穿不起名牌,买不起手机的孩子把家庭的贫穷当成了不 能说的难言之隐。 B、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会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为了防止这类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14、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支持”、“爱护”、“悠闲”、“憎恶”都是动词。 B、“打击敌人”、“黑得发亮”“差得很远”“打扫干净”的结构都相同。 C、“列宁在1920年出版的《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人寻找革
命理论的经过”,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列宁描写经过”。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香气的特点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在一个乡村小镇的公路边上,一辆小轿车撞到了一个农民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轮子变了形,小轿车边上掉了一点油漆。这时,从小轿车上跳下一个满脸酒气的干部模样的人,他把农民推倒在地,
并破口大骂。
这时,从四周围过来许多人,其中有奥楚蔑洛夫、孔乙已、闰土、贾雨村、祥子、鲁智深等,还有一些围观者……
这些人物会有怎样的反应?请选取其中的一位人物,根据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其言行方面的表现。(50字左右)
我选的人物:
我的续写:
16、学完第五单元几篇文学名著后,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 [参考人物]范进、杨修、杨志、黛玉、孔明……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17、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②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 22、甲、乙两段文字各自刻画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我的发现: 三、浅层次阅读( 32 分)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望 江 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8、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这两首词不同之处:(6分)
⑴人物形象: ⑵思想感情: ⑶语言风格: 19、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⑴斜晖脉脉水悠悠。
⑵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会赏析 句: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1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解释下面的加点字:(2分) (1)将军既帝室之胄. ( )(2)保其岩阻.. ( ) (3)深入不毛. ( ) (4)庶竭驽钝.. ( ) 2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3、“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具体是指“ ”的战略方针;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2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我的积累:① ② ③ (三)阅读《做人要“知足知不足”》完成下面问题。(11分)
①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 ②做人首先要“知足”。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为大家所尊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词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不安分守纪的人,癞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③但是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叫度?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适当的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④做人还要“知不足”。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过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一枝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有什么出息呢?
⑤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25、本文的总论点是: 。分论点是: 和 。(3分) 26、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知足”和“知不足”的含义。(2分)
27、文章第③段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2分)
28、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分)
29、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2分) 四、深层次阅读理解(13分)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 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 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幺々”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1期,有删改) 30、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2分) 3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甸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我们钻进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32、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2分) (1)“爷爷,那是什幺?”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33、 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3分)
34、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2分)
五、作文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写作。(60分)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