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振动沉管灌注桩是利用震动沉桩机将桩管沉人 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而成 在砂类土和软土地基中 均可采用,且不受地下水位,与其它桩型相比,它 具有造价低、工效快、节约钢材和可大量采用就地材 料而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近年来, 振动沉管灌注桩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 展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桩的施工质量事故率仍较 高 如潮阳市某贸易城工程,设计桩径 ̄1.80mm,桩长 约15in,单桩设计承载力500kN。整个工程总桩数512 根,测试方法采用垂直静荷载加无损小应变动测,实 测结果单桩承载力介于225~350kN之间,且动测结 果显示桩身不同程度存在缺陷 又如广州市某综合楼 工程设计桩径 ̄375mm,桩长1 1.5m,单桩承载力 350kN,测试单桩承载力仅为210kN 上述二项工程测 试结果仅达到设计能力的40%~60%,不能满足承 载力要求,须采用补桩、变单独承台为联合承台等加 固措施,才能满足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要求,造成 许多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 经验,把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五种通病:瓶 颈桩、吊脚桩、断裂桩、蜂窝桩、夹泥桩逐一进行分析,。 错 一 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l 瓶颈桩 瓶颈桩(也称缩颈桩)是灌注桩较具代表性的质 量问题。缩颈一般发生在地下水位以下,地表杂填土 层与饱和的淤泥质软粘土层处容易发生。由于套管在 该土层产生的振荡作用,使混凝土不能须利地灌入而 被淤泥质土填充进来,桩在该处形成缩颈。当拨管速 度太快,灌注的混凝土受沉管扰动的饱和淤泥挤压, 当压力大于混凝土的自重时,产生径向变形,形成不 :30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 ,4 同程度的颈缩.也有因拨管速度快,又没有及时观察 每拨高1In,混凝土的充盈系数是否大于1.1而出现 颈缩。预防措施:施工中必须根据试桩成孔中的观测 记录,特别在地下水位下上层滞水层饱和淤泥的部 位,要采取“密击慢拨”工艺,控制拨管速度每分钟不 大于0.8m,同时,加大管内混凝土的自重压力。按广 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fDBJ15— 2O1—1991)(以下简称地基规范)第4.2.4条规定,拨 管过程中,应设专人用测锤或浮标检查桩管内混凝土 面下降高度h值是否达到拨管高度H值的充盈系数 的要求。例如:管内径d=380mm,外径D=420ram,可 用下式测算: h×(1Td /4)≥H×(1T /4) 而D /D ×=420 /380 ×≈1.22H 则h≥1.22H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则每拨管高H=1m, 管内的混凝土下落高度h值要大于1.22m。地基规范 第4.2.5条规定,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 土体积与按设计桩身直径计算体积之比)不得小于 1.1,一般土质为1.1以上;软土为1.2~1.3以上 如 管内下落混凝土达不到以上数值时,说明该段桩的混 凝土中有空洞和缩颈现象。 2 断裂桩 断裂桩(也称分离桩)是指桩身局部分离,甚至有 一部分没有混凝土,或桩身的某一部位混凝土坍塌, 在坍塌处设有混凝土。断裂桩水平裂痕常见呈水平状 或略有倾斜,一般贯通全截面,位于硬土层交接处。潮 阳市某厂房工程测得断裂桩达50%左右,其原因是 桩距过小,当混凝土强度低时,在邻桩沉管过程中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受挤压产生水平推力,对饱和土来说,孔隙水压迅速 增大,并且沿着桩身及四周的裂隙冒出地面,土向上 隆起产生上举力,使桩断裂。预防措施:开工前应制订 打桩方案,明确桩架行进路线,采取跳打法施工 跳打 时,必须等相邻成形桩达到设计强度60%以上方可 进行。地基规范第3.5.4条规定,在软土地区设桩密 而隔断的。地基规范第4.1.12条规定,素混凝土的粗 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fOrum,钢筋混凝土桩身粗骨 料不宜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坍落度60~ 80ram。预防措施:现场施工中要控制混凝土中的石子 最大粒径不超过上述规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考 虑掺外加剂,如减水剂、润滑剂、早强剂的影响,可掺 10%~15%粉煤灰,以增加管内混凝土的润滑性与和 易性 集场地内施工.为防止由于打桩速度失控,造成桩身 上浮、倾斜、裂断等情况,除可合理控制拨管速度,克 服混凝土不流出套管外,桩周土快速回缩,形成断桩 的措施外,也可在施工区域内采取砂井排水,以减轻 土体的降起和挤压,防止断桩和桩倾斜的发生。此外, 当桩身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0%以上,应避免振动和 外力的干扰。 5 夹泥桩 夹泥桩分为桩尖夹泥和桩身夹泥二种情况。夹泥 是当桩管沉至硬土层或粘性较大的土层进行抽管,桩 靴活瓣没有张开,或每当提管0.5m的高度或拨管速 度太快,将桩管进行反插,但当地下水位高或碰到饱 和的粘土层和淤泥层时,因反复反插或拨管速度太快 导致桩尖和桩身混进泥土的情况。这种情况将严重影 响桩身混凝土完整性和桩的端承力。根据地基规范第 4.3.5条规定:桩管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拨 管,每次拨管高度0.5~lm,反插深度0.3~0.5m。在 拨管过程中,拨管速度应控制不大于0.5m/rain。预防 措施:当桩管提升穿过泥夹层时,应放慢拨管速度,并 3 吊脚桩 吊脚桩(也称悬空桩)是指桩端混凝土没有牢固 支承在下卧层基土上,或在桩尖混进地下水和水泥浆 等形成软弱底层,从而减少了桩的端承力。造成吊脚 桩的主要原因是沉管桩尖活瓣进人硬土层,受土压实 或被粘性土粘牢;拨管时活瓣没有张开,管内的混凝 土拒落;有时桩端混人泥浆等造成桩端无混凝土而吊 空。预防措施:审查地质钻探报告,熟悉各层土质情 况,地基规范4.1.14规定,打桩施工前,每一单位工 减少拨管高度和反插深度,在高流量淤泥中不得采用 反插法。此外,拨管应用浮标测量,随时观察桩身混凝 土灌人量,发现灌注桩径小于设计桩径,可考虑为发 生夹泥桩,应立即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工程基础桩,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承担 着上部建筑物的整个重量,当某一根桩达不到设计标 准要求,就会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轻则使建筑物 产生裂纹渗漏,重则造成倒塌事故,须引起参建各方 的注意。 参考文献 程宜选定1~2根桩作打桩工艺测试(也称试打桩), 以便观察成孔中有没有缩颈、坍孔、回淤等情况及具 体部位,并制订好保证桩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 时应做到先振动再拨管,每拨高0.5m时,要检查浮 标,探测管内混凝土确已流出后,方可继续拨高 0.5m,再反插一次,确保桩端的混凝土更密实。 4 蜂窝桩 蜂窝桩(也称孔洞桩)是灌注桩经常遇到的问 题。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影响深度不一,有时空洞深度 60 70mm,它的危害是降低桩的承载力,严重的甚至 无法补救,只能报废。这是由于在粘土地基有一 层或数层较薄的含水土层,灌注的混凝土级配不合 理,粗骨料过大,和易性差,无法注人造成 在没有钢 筋笼的部位,更容易造成混凝土空洞 也有因混凝土 缺少压力,扩散性小,又被扰动的泥水挤压混凝土中 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fDBJl5—20l—l991) 2 《地基及基础》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四院枝编,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彭圣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2—03—26) 建设机械投术与管理2o02,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