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格力电器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格力电器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来源:爱玩科技网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

印---

摘要:当今社会家电行业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家电行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得家电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份额,打开销路是尤为重要的。在当前来说,最具备科学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方法是哈佛财务分析框架,借助于哈佛分析框架深入解析企业财务现状,并试图透过企业战略、会计、财务、前景等四方面阐释,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格力电器为案例,运用哈佛财务分析框架对其近几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格力电器,财务分析,哈佛框架财务分析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in today's society has directly affecte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s made the competition in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increasingly fierce. How to occupy a shar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open up sales. At present, the most scientific reference method for financial analysis is Harvard's financial analysis framework. With the help of Harvard analysis framework,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us quo is deeply analyzed, and it can be explained through four aspects: corporate strategy, accounting, finance, and prospects.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the company, providing a mor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takes Gree as an example, uses Harvard's financial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its financial status in recent year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i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compani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Gree Electric, Financial Analysis, Harvard Framework Financial Analysis

目 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一)研究背景 .......................................................................................................... 2 (二)研究意义 .......................................................................................................... 3 二、文献综述 ...................................................................................................... 3

(一)国外文献综述 ................................................................................................... 3 (二)国内文献综述 ................................................................................................... 3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4 (一)财务分析概述 ................................................................................................... 4 (二)哈佛分析框架理论 ............................................................................................ 4 四、哈佛分析框架在格力电器公司中的具体应用 ............................................... 4 (一)格力电器公司介绍与现状................................................................................. 4 (二)战略分析——PEST宏观环境分析 ..................................................................... 5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5 2.经济环境分析 ................................................................................................................ 5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5 4.技术环境分析 ................................................................................................................ 6 (三)会计分析——会计估计分析 .............................................................................. 6 1.固定资产 ........................................................................................................................ 6 2.应收帐款 ........................................................................................................................ 6 3.存货 ................................................................................................................................ 7 (四)财务分析 .......................................................................................................... 7 1.偿债能力分析 ................................................................................................................ 7 2.营运能力分析 ................................................................................................................ 8 3.盈利能力 ........................................................................................................................ 9 4.成长能力分析 ................................................................................................................ 9 (五)前景分析 ........................................................................................................ 10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10 (一)研究结论 ........................................................................................................ 10 (二)建议 ........................................................................................................ 10 1.建立联合库存的生产管理模式................................................................................... 11 2.加强闲置资产的使用 .................................................................................................. 1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国力的提升,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无论是收入还是生活水准都实现双重提升。这样导致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无形中对家电的需求也有所提升,为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城市化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前几年,相继制定了很多惠民,比如家电下乡、节约能源产品等等。正是由于国家的支持间接推动了家电产业的发展,家电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使得家电行业的发展受房

地产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再明显,家电制造企业日益增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则采取了打价格战的方法,使得企业发展相对较慢,产业结构升级也相对缓慢。

面对现在的发展环境,通过财务框架分析对家电行业的领先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发现其财务管理的优点,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参考,推进企业改革,抓住当今发展的机遇,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自身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家电行业发展。

(二)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讲,本文将通过哈佛分析框架对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进行财务分析研究,丰富了哈佛分析框架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完善了运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案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在实践层面,随着家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子制造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格力电器公司被公认为是国内家用电子公司中的明星企业。因此深入分析格力电器的财务状况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现状,这有助于格力公司制定出更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现有资源和机会,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现阶段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当前家电行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一些可以实行操作的优惠,一方面可以推动家电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我国GDP继续稳步增长。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财务分析理论,经过的百年研究与发展,学者们不断深入,推动财务分析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Donaldson Brown(1919)创立“杜邦分析体系”,进一步拆解和细分财务指标后得到更多的财务指标维度,更好的衡量和调节企业的行为。在其之后学者们又衍生了很多的其他相关理论和学说。Wallman(1995)认为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和报告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其自身存在的缺陷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未能够考虑会计主体的变化;未能够对人力资产、智力资产进行准确恰当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预测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财务信息传递的渠道闭塞,传递不及时,传递的过程可能存在着信息失真现。Doron Nissim、Stephen H.Penman(2003)提出了一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用以区分融资活动中产生的杠杆和运营中产生的杠杆,分析解释了当前和未来收益率以及基于预期股本回报率的市净率差异。Vasile-Daniel Păvăloaia(2012)提出了关于计算机化财务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应用程序开发的经典模型,指出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以此确定哪种模型最适合财务分析的领域,指出了模型和建模语言最适合于计算机化的财务分析领域,同时也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概念上的计算机模型。

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K.G.Palepu、P.M.Healy、V.L.Bernard于2000年发布的《Business Analysis & Valuation: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一文中,第一次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财务分析框架。

(二)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实施较晚,所以,对财务数据分析不够重视,对财务分析理论研究较晚,而且较多的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财会分析理论。

国内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财会分析理论,而且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比如学者张先治(2001)的观点就是希望国内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务分析。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深度点评了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三大财会分析制度,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国内的财务分析。他从原理、会计、财务以及综合性等四方面进行阐释。后来又有学者参与其中,邵希娟、田洪红(2007)深入分析了杜邦分析法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对经营利益以及经营资产方面进行分解。更好的反映企业财务指标变化的因素及趋势。张海泉

(2016)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对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挑战,要对财务分析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主要从财务分析目标、内涵分类、体系与内容、专业设定等四个方面构建财务分析体系。

陈晓晓(2014)找准了当时的热议行业——钢铁行业,挑选了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宝钢企业来进行分析研究,借助于哈佛分析框架,同时分析了企业战略、会计、财务以及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以及全行业如何改善局面应对危机的建设性建议。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的基础是某个公司或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或者其他有关信息。借助专业的分析方式分析点评企业或公司全部时段内的融资、投资、运营等等商业活动。让企业的投资者、经营管理者、职能部门、社会中的个人的等不同主体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深刻的了解,其目的是为投资方制定商业策略。

财务分析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它属于综合性分析,涉及的方面有企业或公司的偿还债务的水平、经营水平、获益水平以及其他相关能力(动态分析、企业发展前景以及竞争水平以及预防危机等等)。在对某一对象展开财务分析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孤立的使用某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将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从而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在财务分析领域最广泛使用的分析方式如下:比较法、因素分析法、趋势法以及比率法等等。

(二)哈佛分析框架理论

哈佛大学的三位学者K.G.Palepu、P.M.Healy、V.L.Bernard提出了哈佛分析框架理论,不仅根据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对企业进行财务状况分析,而是选择从企业战略的层次宏观解析企业内部的财务现状。对早期的传统分析法进一步扩展,不仅分析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还对企业本身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哈佛分析框架的主要结构图如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

图1

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是通过财务报表对报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是数据进行分析,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报表上的财务数据缺少真实性,导致分析的结果与企业的真实状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片面的认识。哈佛分析框架对传统财务分析进行充实和完善,首先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对企业进行宏观的认识,接着借助于财务分析评价企业自身的财务制度以及会计估计。提升财会讯息水准,同时也更增加会计分析的效果,借助于分析归纳财务数据,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最后为企业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做出可靠有效的分析。通过不同角度多方面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信息进行分析评价,更加全面化、系统化,提高了分析的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哈佛分析框架在格力电器公司中的具体应用

(一)格力电器公司介绍与现状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1991年正式成立,是集开发、加工、促销、服务于一身的全球最大的专业空调公司之一。多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首位的就是该公司生产的家用以及空调。在发展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占据了家电制造业的一半份额,拥有先进的科研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独特的分销方式。自1995年以来,家用空调的生产和销售已连续24年位列国内第一。自2005年以来,该行业在整整14年时间里一直领先全世界,并于2006年荣获“名人堂”称号。可以说它已经是国内唯一跻身世界的空调品牌,属于全球500强之一。根据最近数据显示,格力的室内空调和商用空调各自实现42.73%和16.2%的市场占有量,在六年的时间里始终位居第一,行业领先地位稳定。

(二)战略分析——PEST宏观环境分析

所谓PEST分析法其实是一种模型,它是四个英文词汇首字母的缩写。而这四个英文词汇也代表四种环境,分别是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科技(Technological)。借助于运用PEST模型分析当前家电产业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加强对家电行业发展环境的了解,寻找到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所要面临的困境,从而更好的把握整个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013年5月,推出优惠,促进家电业发展,如农村家电、贸易和节能补贴等。2015年,又颁布了“实施家庭能源效益运营商的详细规则”,以奖励节能产品。2013年以后,国家陆续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和特殊的海关监管。2015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等宏观。

在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宏观经济中,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必须实施发展和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要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产品性能和质量,强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由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方向转变,不断推动家电行业向着智能、绿色环保、创新、高效等方面优化发展。

2.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势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近些年也一直在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于2018年必定能够突破90.03万亿元,这对于国内来说还是头一遭。除此以外,国家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速度也保持着较高的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同比增长6.6%,是近二十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将增添国内人民的人均收入。电商在最近几年实现了蓬勃发展,有利于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传统销售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环境分析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可以为中国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国内环境,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源源不断地为家电业发展的提供消费动力。随着城市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即将迎来饱和期,未来发展机遇有限,但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庞大,因此扩张农村消费市场是家电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契机。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发深入,社会发展迅速,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时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多的人开始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为主要目的去购买商品。消费者不再一味被低价格吸引,而是开始注重产品时尚与个性化的外观、社会中消费的热点以及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家电产品早已经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而当下人们对家电产品的消费日益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日益高涨,健康和绿色环保更是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4.技术环境分析

目前,中国的制冷企业已然打破了国外对压缩机(定额或变频)技术的垄断。空调行业中最高端的核心技术是配件压缩机技术,然而这项先进技术早已被外国公司掌握,我国家电行企业想要使用该技术需要支付一笔很高的专利费,制造产品的成本因此增高许多。格力电器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开发出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与普通冷水机组相比,节省了40%的电量,提高了65%的效率,使得格力电器在制冷技术领域处于老大的地位。智能家电产品成为了家电行业发展的主流。随着中国物联网技术的硬件、软件和云计算平台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快速提高,并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包括卧室用品,厨房和浴室用品,客厅家用电器等,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智能产品的语音唤醒功来轻松控制产品。

(三)会计分析——会计估计分析 1.固定资产

表1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析表(单位:百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集体比重 减值准备计提比重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

2013年 18484.14 4443.12 6.88 24.04% 0.04% 14034.14

2014年 20430.87 5471.62 19.97 26.78% 0.10% 14939.28

2015年 21722.92 6272.18 18.92 28.87% 0.09% 15431.81

2016年 25568.92 7863.48 23.78 30.75% 0.09% 17681.66

2017年 26809.35 9318.13 23.84 34.76% 0.09% 17467.37

2018年 30623.08 12218.73 18.59 39.90% 0.06% 18385.76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1能够得知格力电器近年来固定资产的金额不断增加,每年都会新增加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这主要与格力电器采用积极的竞争发展战略,向着国际化企业发展的目标息息相关。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金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累计折旧的比重在近五年逐渐提高,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近几年呈波动上升态势,减值准备计提比重比较稳定,变化较小。格力电器固定资产的金额一直增加,但是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在10%上下幅度,变化幅度较小。

笔者经过细致分析了格力电器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后发现固定资产本身不具备很强的会计选择性,可选择的会计较少,固定资产的管理弹性较小。格力电器管理固定资产符合标准,而且计提较多的累计折旧,而且根据表格可以看出计提减值准备方面比较谨慎且确认及时。格力电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符合重要性和谨慎性的原则。

2.应收帐款

表2 应收帐款及坏账准备分析表(单位:百万元)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应收帐款期末余额

应收票据与应收帐款比值 坏账准备 计提比率 营业收入

坏账准备占营业收入比重

2013年 46297.24 1849.28 25.04 103.61 5.60% 118627.95 0.09%

2014年 50480.57 2661.35 18.97 136.41 5.13% 137750.36 0.10%

2015年 14879.81 2879.21 5.71 148.68 5.16% 97745.14 0.15%

2016年 29963.36 2960.53 10.12 167.43 5.66% 108302.57 0.15%

2017年 32256.42 5814.49 5.55 277.27 4.77% 150019.55 0.18%

2018年 35911.57 7699.66 4.66 381.44 4.95% 161753.77 0.24%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格2能够得知格力电器应收款项中比重较大的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小。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2014年至2018年逐渐增长,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增长的持续性较长,变化幅度较小,在2017年出现了较大金额的增长。坏账准备的计提金额随着应

收账款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增长幅度较小,坏账准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而且波动起伏也较小。根据格力电器各年度年报,企业对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5%比率计提坏账准备,而且企业近几年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到95%以上,说明格力电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较恰当。

经过谨慎细致的分析了格力电器在管理应收款项方面的现状可知,其使用合适,而且管理严谨。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也比较充分,企业的财务策略比较稳健。

3.存货

表3 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分析表(单位:百万元)

存货期末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比率 存货周转率

2013年 13122.73 173.03 1.32% 5.3

2014年 8599.10 125.05 1.45% 8.11

2015年 9473.94 152.42 1.61% 7.31

2016年 9024.91 179.94 1.99% 7.88

2017年 16568.35 213.51 1.12% 7.78

2018年 20011.52 281.07 1.40% 9.27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存货期末余额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不断增加,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去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额达到近几年的最高,主要原因在于家用电器的销售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商品的价格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为了防止存货的价值缩水,加大了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格力电器的存货周转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总资产中存货的占比呈现降低趋势,从2013-2018年整体比例减少了10%左右。

通过对格力电器存货管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不断减少存货的数额,降低存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快存货的周转,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的提高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对存货的管理采用比较谨慎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存货价值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四)财务分析

本文选择比率分析法来对格力电器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各个报表中主要项目分析,以及各个财务指标分析,了解格力电器财务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为了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真实财务现状选择分析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

1.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表4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表

2013年

2014年 1.11 1.03 17.47

2015年 1.07 0.99 39.40

2016年 1.13 1.06 11.71

2017年 1.16 1.05 11.09

2018年 1.27 1.13 17.09

流动比率 1.08 速动比率 0.94 现金流量比(%) 13.44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格4能够得知格力电器最近几年相对平稳的是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而且流动比率在2018年以及2015年分别是1.27以及1.07,是表格中六年数值的最高和最低值,差距是0.20;速动比率在2018年以及2013年分别是1.23以及0.94,同样属于两个最值,二者差额是0.29。现金流量比稳定性较差,波动最大,根据表格可知最大值是2015年,为39.4%,最小值为2017年,为11.09%,二者差值是28.31%,然而目前能够看出这一数值还存在上升空间。

如果站在理论的层次进行分析可知,当流动比率是2的情况下最为合适,但是根据数据可知格力电器目前的流动比率仍然在1.12左右,甚至还会进一步降低,这表明企业的流动性以及短时间内的偿债能力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进行强化。速动比率如果是在1左右就比较合理,但是依据上文分析可知格力电器目前的速动比率在1.04范围,这证明格力电器公

司存货较少,占比过低,资产流动性很强。所谓现金流量比,顾名思义就是现金与流动负债的商,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很高,这就证明企业现金流量充足,偿还债务的水平较高。格力电器目前现金流量还在上涨,这也就证明了格力电器在这方面的能力仍然处在上升状态。

(2)长期偿债能力

表5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表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产权比率(%)

2013年 73.47 26.53 275.94

2014年 71.11 28. 245.17

2015年 69.96 30.04 231.90

2016年 69.88 30.12 231.00

2017年 68.91 31.09 220.68

2018年 63.10 36.90 253.67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格5可知在2013-2018年间变动较小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以及产权比率。其中,资产负债率以及产权比率在这六年间逐年降低,但是幅度不大。反观股东权益比率,不但稳固性好,而且依然在不断上升中。

财务分析里必须要提到的一个概念: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最核心之处就是反馈负债多寡,也就是企业总资产里负债的占比。这也能够说明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通常来说,资产负债率只有保持在40%-60%区间内才是正常状态,但是依据上述表格数据可知格力电器负债率基本都高出60%,已经远远超出范围,甚至在2013年达到峰值73.47%,这也证明了格力电器公司目前的资产结构中负债所占比重较高。不过好在格力电器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是在逐年降低的,这也间接证明了格力公司一直致力于改变原有的融资方式以及资产结构,这才能使负债得以降低。

所谓股东权益比率主要指的资产总额里股东的占据的份额比例。它主要说明的是股东投资与公司全部资产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高就证明企业资金大部分属于个人投资,并非负债,那么负债率也会随之降低,而只有股东权益占比提升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偿还债务水平。

企业负债总额以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值就是产权比率,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主要侧重于分析企业资产结构。这一比值高就证明企业目前的结构属于风险与报酬双高,如果低就证明企业在风险以及报酬方面都很低。根据数据可以得知格力电器产权比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2018年有所回升,说明企业资本结构的稳定性在不断增强,但仍需巩固。

总的来说,格力电器的负债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偿还债务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营运能力分析

表6 营运能力指标表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率(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总资产周转率(次)

2013年 31.37 5.3 1.26 0.98

2014年 61.08 8.11 1.23 0.95

2015年 35.28 7.31 0.81 0.61

2016年 37.09 7.88 0.82 0.63

2017年 33.80 7.78 0.94 0.75

2018年 27.09 9.27 1.21 0.98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所谓应收账款周转率,从字面上可以直接感知含义,那就是和回收钱款的频率有关。换言之,企业能否按时拿到货款。这一比率越高就证明企业周转速度越快,那么企业的现金流也就越充足,也就最大程度避免坏账的可能性。根据表格6能够得知格力电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近几年稳定性较差,波动起伏较大,2014年达到最高值61.08次,2018年达到最低值27.09次,两个极值差为33.99次,而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近三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速度降低,收款的周转时间延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提高,企业营运能力有所下降。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变化起伏较小,在整体水平上维持上涨,这也证明格力电器能够很快的处理存货,周转速度良好,销售水平可圈可点,这一切都证明企业的经营水平提升。

能够直接体现企业资产周转现状的两大比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这一比值高就能够证明企业资产流进流出的速度快,换言之周转性良好,也就间接证明资产得到了合理运用,而且也表明资产管理能力很强。该表显示,目前格力目前的流动率和一般资产周转率近年来已逐渐实现同步,目前的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已逐步降低,且降幅并不显著,说明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保持着比较平稳的水平,但是在保持平稳中管理水平略有下降。

总的来说,格力电器的营运能力近几年比较稳定,虽然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略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较小。

3.盈利能力

表7 盈利能力指标表

营业毛利率(%) 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 每股收益(元)

2013年 32.24 9.22 35.77 11.09 3.61

2014年 36.10 10.35 31.58 12.04 4.71

2015年 32.46 12.92 26.00 9.79 2.08

2016年 32.70 14.33 28.63 9.02 2.56

2017年 32.86 15.18 34.15 11.33 3.72

2018年 31.27 13.31 55.03 13.76 4.36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7能够得知格力电器毛利率在2013-2018年期间始终呈现上升状态。2015年出现了下降,随后在32%上下波动;销售净利率增长的稳定性较强,持续性较好,逐渐稳步的上升,但在去年有所下降;总资产净利润率、每股收益近几年两者保持着同样的变化趋势,在2013年和2014年逐渐上升,又在2015年和2016年出现了下降,随后在近三年又逐渐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率近几年稳定性较差,波动起伏较大,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的发展。

经过深入分析格力电器盈利指标能够得知最近几年格力电器获益能力强悍,企业资产能够获取报酬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能够证明企业获益水平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

4.成长能力分析

表8 成长能力指标表

营业收入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2013年 19.44 24.30 46.87

2014年 16.12 16.85 30.33

2015年 -29.04 3.50 -11.43

2016年 10.80 12.78 22.98

2017年 36.92 17.87 44.99

2018年 33.33 16.86 17.20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13-2018年年报)

根据表格8能够明显看出格力电器2013-2018年短短6年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都有着明显的共性,那就是先降再升。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利润增长率在2015年都产生负数,这证明了那一年格力电器的营业额以及总利润双重下跌。

2013-201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在逐年降低。2015年算是分水岭,在那之前还属于正数。说明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仍处于增加的状态,只是增长的速度逐渐下降,但竟然在2015年下降为-29.04%,说明格力电器2015年营业收入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企业的发展状况很不理想,企业的成长出现了乏力。

总资产增长率考量企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凭借资产总量的范围层面进行。根据上述表格能够知道格力电器的总资产增长率在2013-2015年期间处于直线下降的趋势,但仍为正值,反映出格力电器仍是在不断发展中,但是发展速度相比之前有所放缓。

净利润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则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在2015年下降为负值,说明格力电器2013年至2014年净利润仍在不断增加,且增长比率也较高,但是在2015年企业净利润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格力电器的经营状况有了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在去年又有所下降,表明企业净利润的增长在近几年里并不很稳定。

通过对格力电器成长能力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企业的经营状况的较好,营业收入、利润处于高速增长发展状态,虽然2015年企业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下降,但是近三年三项指标都有所提高,说明格力电器未来的发展状况是乐观态势,企业的成长能力较高。

(五)前景分析

作为家用电子行业的知名品牌,格力电器在空调设备家产品的消费者中备受推崇,在空调设备类产品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格力电器公司不断开发空调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的销售能力相对较强,也相信在未来格力电器的销售能力仍会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上。格力的营业收入和净收入近年来有所增加,总体趋势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似,尽管其2015年的财务数据并不理想,但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的当年的情况也同样不乐观。并且在2015年之后的三年里,格力电器的财务指标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格力电器公司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趋于乐观的。

此外,近些年海尔和美的家电品牌在家用电子电子行业的发展也非常乐观,市场占有率在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它们的一些财务指标比格力电器公司的更加理性,这也就使得家用电器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给格力电器的发展带来了不小影响的与冲击。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格力电器需要积极的认识到自身财务状况的优势和劣势,向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学习,“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继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提高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家电行业老大的地位,带领中国家电业的继续前行。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首先,通过对格力电器公司的战略分析,我们了解了家用电子行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增长为未来家用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而格力公司也采取了符合当前发展环境的积极竞争战略。其次,对格力电器进行会计分析,格力公司实行的是与行业内其他家电公司基本一致的的稳健的会计和具有谨慎性的会计方法。再次,进行了财务分析,查看并利用格力电器最近六年的财务报告,选取其中的财务数据与指标,分别分析了它的偿付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由于格力电器在业内一直拥有良好的信誉,因此得到了许多投资商的青睐,这给企业带来了大量资金。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确保了企业资金的安全稳定,独特的技术领先与创新的盈利模式保证了公司的高盈利能力。然而,在经营能力上格力电器并不具备优势,公司管理层还需要尽快想出解决之法,优化其财务状况,来促进公司未来长期稳定发展。最后,对其进行了前景分析,从格力公司发展的角度和行业发展的现状来规划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建议

本文对格力电器使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的财务分析显示,格力电器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普遍良好,在同类家电公司中占据领先地位。然而,文章第四部分对格力电器进行财务分析,在分析其营运能力时,笔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格力电器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总资产在

周转率方面基本保持一致,而且都呈现降低趋势,降幅不太明显。虽表明公司对资产利用效率相对稳定,但管理水平有所降低。一方面由于格力电器实施较为严格的销售,使得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格力采用专业化的竞争策略,在周期较长的研发阶段每每都投下大量资金,这二者都是格力公司营运能力不强甚至在同行业的企业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

为了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格力电器必须进一步改善其财务状况,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国际环境中,只有通过加强公司本身的硬实力,才能有策略有远见的应对国际公司的竞争,为中国经济发展出力。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改善格力电器公司运营能力的建议。

1.建立联合库存的生产管理模式 所谓联合库存,其实是一种为了提升供应链生产效率的模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客户也参与其中,在供应方与顾客共同协助下实现的库存创建计划。由于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公司相对,所获得的信息有所不同,导致需求增加,因此信息共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它是通过双方共同参与和管理库存计划来完成的,这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通过建立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库存管理共享模式,促进上下游公司的库存管理整合,加强格力电器公司与上下游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动态协调机制,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一体化。不仅使公司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合作定制库存计划,加快库存周转速度,及时减少库存,而且能够建立上下游公司之间的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保持长期合作,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2.加强闲置资产的使用 近年来,格力电器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周转率普遍低于同行业其他领先公司,因而格力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营业收入来使增大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变为现实,并且依据公司的发展现状制定未来营业利润增长计划;同时,格力电器公司还可以通过出售未使用的资产,升级或重建生产机器设备来实现公司的发展,而对于那些无法转换的固定资产,可以直接卖掉变现。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改造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提高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丹.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9):46-48.

[2]李一戈. 董明珠团队话语权或上升[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04-08(007).

[3]陈萌.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格力电器为例[J].纳税,2019,13(11):194+197.

[4]闫璐.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2):-90.

[5]张红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161-162+1.

[6]李权鑫.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格力电器财务分析[D].沈阳大学,2018. [7]常晓华.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J].当代经济,2018(24):50-51.

[8]刘继红.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11(02):63-70. [9]徐丽军,李茉含.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分析[J].时代金融,2018(27):210-211.

[10]丁玉蒙,宋淑鸿.格力电器盈利质量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7):113-115+151. [11]赵长昊.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国美零售财务分析[J].经济师,2019(05):97-99+102.

[12]李大立.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国网电力智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8.

[13]常月明.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企业财务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7.

[14]Benjamin Hopkins,Aditya Mazmudar,Prithvi Bomdica,Tyler R. Koski,Alpesh A. Patel,Nader S. Dahdaleh.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Procedural Revenue in Outpatient Spine Clinic: an analysis of 36,312 patient appointments and subsequent surgeries at a single major academic institution[J]. World Neurosurgery,2019.

[15]Andrew G. The study of Harvard analysis framework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6, 2(4): 283-3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