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男,3岁8个月,于2008年1月20日入院。
主诉:间断发热、咳嗽12天,气促2天。
【问诊要点】
1.发热和咳嗽的特点,咳嗽是干咳还是伴有咳痰,咳白色痰还是黄色脓痰或铁锈色痰,用于鉴别细菌和支原体感染。
2.是否伴有喘息,既往有无喘息反复发作史,是否有湿疹史,有无哮喘及特应性体质家族史,用于协助病毒性肺炎和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的诊断。
3.是否有呛咳和异物吸入史,用于鉴别是否为支气管异物继发感染。
4.既往是否有反复感染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有无长期应用激素、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病史,用于协诊原发免疫缺陷病和真菌性肺部感染。近1-2个月有无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和水痘等病史,用于协诊结核和真菌感染。
5.是否有结核接触史,是否接种卡介苗,用于协诊是否为肺结核。
6.既往有无反复同一部位肺炎史,用于协诊有无呼吸系统先天畸形。
7.是否有青紫或活动后青紫,是否曾发现心脏杂音,用于协诊是否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部感染。
【问诊结果】
患儿于入院前1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轻咳、咽痛,流涕,无喘息,当地诊断为“上感”,予感冒药和退热药物口服治疗6天,效果不好,仍有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5℃,无寒战、抽搐,咳嗽加重,为阵发性,较强烈,伴咳嗽,为黄白色黏痰,无咯血以及喘憋,偶有阵发性脐周痛,入院前6天,再次就诊于当地乡医院,化验血常规正常(具体不详),仍诊断为”上感”,先后予林可霉素肌注2天,阿奇霉素静点2天,症状仍无好转,2天前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无明显青紫,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和睡眠欠佳,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变化,无皮疹和关节肿痛,无腹泻,盗汗,无呛咳和异物吸入史。
既往史: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智力和体格发育如正常同龄儿,按时预防接种各种疫苗,包括卡介苗,既往体健,无反复感染以及喘息史,近期无麻疹水痘和百日咳病史,无结核接触史,无湿疹及哮喘家族史,无先心病史。
【体格检查】
1.生长发育、有无缺氧和呼吸困难表现(口周和面色发,鼻翼煽动和三凹征),气管位置、呼吸系统体征(呼吸频率、节律,两肺呼吸动度,触觉语颤,叩诊是否存在浊音或过清音、肺内有无湿啰音、喘鸣音,有无呼吸音减低),以协助区别肺实变、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诊断。
2.心脏大小、是否有心脏杂音帮助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
3.是否有卡瘢 进一步明确是否接种卡介苗以及接种效果。
变应性鼻炎用鼻试子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X片游走性浸润鉴于支原体肺炎
阵发性不连贯性鉴于沙眼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鉴于单侧下叶浸润,以及湿啰音和哮鸣音
三凹征(three concave sign),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分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啰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运动稳定而有节律,每分钟12到20次,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比4。呼吸频率大于20次每分钟为呼吸过速,呼吸频率小于12次每分钟则称为呼吸过缓。
呼吸诊断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到,自上而下,由前胸到后胸(由腋窝向下),最后检查背部,最后检查对照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