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优
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第1篇】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1)学校按要求制订实验室主管领导职责,实验员职责,科任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借用,领用,损失赔偿制度。
(3)实验室在借用、领用、仪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时必须进行填写登记,手续要完备。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帐册,资料档案,定册清查帐、物、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5)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根据其性能和学科特点,科学分类摆放,并加强防护工作。
(6)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管理,配备专职教师,加强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并每期考核一次,检查学生情况。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基础建设。
1、加大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实验基础建设,保障有可靠的安全设施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实验经费要专款专用,建立实验经费专帐,保证教学的政党开展。
三、规范实验教学行为,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1、实验教学要实行实验计划、实验申报、实验备课、实验报告“四对口”。
(1)实验计划:每期次,各实验科目任课教师要制订详细的演示,分组实验计划。
(2)科任教师的每次演示,分组实验都要实行申报制度,认真填写实验中报单,并与计划、备课一一对应。
(3)科任教师的每次演示,分组实验都要备课,备课的内容要有课型、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器材清单、装配示意图和实验步骤,课后有实验情况记载和实验效果分析。
(4)每次分组实验学生都要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都要批改,有时间记载。
2、实验教学过程要规范。
每一次演示,分组实验教学目的要明确,实验之前要与实验员一道预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双边活动,弄懂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操作要领,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 3、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1)分管实验的领导每期原课不少于5节,并有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教师和实验员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2)学校每期举行一次演示,分组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3)学校每期组织一次学生实验操作考查。 (4)每学期举行一次实验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4、各类实验开出率要达标。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要到100%,演示实验成功率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成功率达到100%。每次分组实验开出的组数要达到开组数的98%以上。
四、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奖惩机制。 1、学校对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工作按工作职责实验实行评估,计入个人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实验员和管理人员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享受教师同等待遇。
2、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对优秀者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并报送上级参评,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3、开展自制教具、实验论文和实验优质课评比,择估选送市、地参评,获奖者按标准进行奖励。
4、教导处对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情况纳入教师检查范围,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4、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习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
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水里有什么:“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
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难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实验安排
1、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杂质 5、根的吸水实验 6、分离叶绿素 7、茎疏导水分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9、气球的反冲实验 10、瓶吞鸡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热传导
13、木屑在热运动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15、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第3篇】 【课堂回放】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观察胖大海样子
师:第四单元我们观察了《花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看到了法布尔的《蜜蜂》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洞察了《小虾》,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自然界是如此奇妙,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新发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吧。(师提前将一粒胖大海放在不透明的纸盒子里,故意将纸盒子摇出声音,吸引学生注意。)
师:谁想来摸一摸?注意:只能摸,不能看。
生1:表面有些凹凸不平,感觉像个小石头。
生2:很小,硬硬的,是不是个小核桃?
师:通过触摸,我们感觉到了这个物体的一些特点。那它到底是什么呢?你们想看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上台来领取一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我注意到同学们,有的看,有的闻,有的听,有的甚至想咬一口。来分享一下你们都观察了它的哪些方面吧。
生1:我观察了它的颜色和大小。它很小,只有我的一个手指头那么大。
生2:它是咖啡色的,两头尖,中间鼓,像眼睛或是梭子。
生3:它是椭圆形的,像一个小橄榄球。
师:看到它的花纹,你想到了花生壳,这种方法叫做联想。联想,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具体。其他同学觉得它的花纹像什么呢?
生1:我觉得像树皮。
生2:就是缩小版的扁核桃。
师:前面几位同学,都是用眼睛观察到的,还有别的观察方法吗?
生1:我摇了几下,没有声音;闻了闻,好像有股淡淡的中药味。
生2:我使劲捏了捏,捏破了一条缝,里面似乎有个小石头,很硬。
师:我们通过摸、看、闻等从多个角度仔细地研究了这个物体。我们把这种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观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板书: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刚才观察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先试着说给自己听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也可以选择几个方面。
生:它很小,只有3厘米长,和我的大拇指差不多。它的样子很奇怪,两头尖,中间圆,而且硬硬的,有点儿像一颗棕色的核桃。拿到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中药的味道。
师:你们知道这样一个干巴巴、硬梆梆、又瘦又小的物体,叫什么名字吗?(课件出示:胖大海)看到这个名字,再看看它,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生1:它一点儿都不胖啊!
生2:这名字一点儿都不适合它,应该改名叫瘦小果。
生3:大海,是和大海有什么关系吗?
师:对呀,这么瘦小、硬硬的东西为什么叫胖大海呢?
第二板块:借助表格 记录胖大海变化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项小实验——看看胖大海在开水里会有什么变化。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法布尔是怎么做蜜蜂实验的,谁愿意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出示《蜜蜂》课后思考题第一题)
师:我们要做的这项实验,可以借用课本中的图表样式来整理一下主要信息。你会填哪一项,就分享哪一项。
生1:实验目的——看胖大海放进开水会有怎样的变化。
生2:实验准备——一颗胖大海、一个透明塑料杯,还有开水。
师:是的,开水已经准备好,水的温度很高,请注意安全。(教师把开水倒入学生实验的杯子中)
生3:第一步,把热水倒进装有胖大海的杯子里;第二步——观察胖大海的变化,做好记录;第三步——对比一下胖大海开始的样子和放进热水后的样子。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方式合作进行观察。观察时,我会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记录表,请按:刚倒入热水时,不一会儿,几分钟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并用关键词记录下你的发现。
第三板块:汇报交流 分享胖大海变化
师:胖大海在水中的变化是需要一点儿时间的,现在我们就按这张表的顺序来交流前两项的观察结果。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1:在倒入热水后胖大海立刻就从杯底浮了上来,并不断冒出水泡,像可爱的小金鱼不停地吐泡泡。
师:浮和冒这两个动词用得很恰当!你还用上了比喻句,说得好极了!那过了一会儿,胖大海又怎样了?
生1:过了一会儿,胖大海尖的那头慢慢地裂开,露出一个小口子,就像张开了嘴巴,吐出了一些毛绒绒的东西。
生2:不一会儿,胖大海就像口渴了很久的人一样,一边吐泡泡一边吸水。大概是喝得太急了,太多了,把衣服都撑破了,肚子里有像棉
花一样的东西露了出来。
师:张开嘴巴,喝水把衣服撑破了,你把胖大海当作人来写,很是精彩。看来,要想使表达生动、具体,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表达出来。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观察几分钟后水中的胖大海吧。(学生再次观察胖大海在热水中的变化,纷纷发出“哇,啊”的赞叹声。)
生1:胖大海充分吸收了水分后,逐渐沉入杯底。而水的颜色也变深了。
生2:泡开的胖大海,多像一只在水中游动的大水母啊!
生3:现在的胖大海,很像在水中绽放的棕色菊花。
生4:原来的胖大海只有手指头那么大,而现在的胖大海,足足有拳头那么大,似乎撑满了整个杯子。
师:现在,谁能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
生:几分钟后,胖大海完全泡开了,变得蓬松松的、毛茸茸的,可爱极了!像一只圆滚滚的水母,又像一朵盛开的棕色菊花,撑满了整个
杯子。
师:说得真好!这样的表达就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一粒小小的胖大海,放入水中,时间不长,竟然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生1:我终于知道它叫胖大海的真正原因了,确实是真胖,真大呀!
生2:真是不可思议,太有趣了!
生3:看来,实验结果就是:胖大海在热水里会变胖变大。
师:是呀,胖大海确实会变得很胖很大。“海”字,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在“胖大海”里你认为是哪种解释?
生:我认为是第三种,大的。
师:是的,这里的“海”,不是大海,海洋的意思,而是指它在遇到水后,变大,变胖的程度很厉害。
第四板块:笔下生花 读一读评一评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带着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整个实验过程。(出示课件)
生:实验结论——胖大海放进开水会变大变胖。
师:那接下来,请拿出作文纸,将这次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吧。(出示PPT)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习作要求。
生:1.根据图表,把实验过程写清楚;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这样的句式,把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3.可以写一写做实验过程中自己的心情,有趣的发现。
师:当然,你也可以换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自己当作胖大海来写。时间8分钟。
(师巡视,生静静写作)
师:同桌互相交换作文,读一读,参考我们的作文要求,评一评。如果同桌的作文你非常喜欢,就可以推荐到台上读给大家听。
(同桌互读互评)
师:谁愿意推荐同桌的作文,读给全班听。
生:胖大海长得十分不起眼,只有核桃那么大,就像一名不爱干净的战士,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粒核桃呢!胖战士穿着一身树皮甲,树皮甲虽然皱巴巴的,但是却像小石头一样硬。一天,这个不爱干净的战士终于跳进了开水浴缸。开始下水,他先在水面上练起了水上漂。接着,他一边吐泡泡一边将皱巴巴的树皮甲脱下来换上泡澡专用的衣服。然后,胖战士不知喝了多少水,肚子胀得像气球一样大。几乎把整个浴缸都占满了,还一点一点地沉下去了。最后,这时的胖哥非常像一只胖胖的水母,卡在浴缸里出不来了。
师:感谢你的推荐,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生:哈哈,我的同桌把胖大海比作一个战士,先练水上漂,还换专用衣服,最后卡在浴缸里出不来了。太有趣了!
师:他不仅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了,还写得十分幽默好玩!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 补充胖大海药用
师:刚刚有同学问我,这杯胖大海泡的水可以喝吗?为此老师专门看了胖大海的说明书,请看大屏幕。
生1:可以喝,在用法和用量里说明了“泡水饮用。每次2~3枚。开水冲泡即可”。
生2:可以喝,它还具有利咽止咳,润肺化痰的作用,能用于肺热声哑,咳嗽,热痰,或用嗓过度等声音嘶哑症状。师:有经验的老中医告诉我,泡开的胖大海也可以吃,对治疗感冒有特殊的疗效。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做了观察胖大海的小实验。其实,有趣的实验有很多,接下来你可以学着今天学到的方式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实验。并借助图表整理实验的基本信息,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可以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