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还应致力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设计力图将文本以立体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让学生领悟到写颜色的不同的表达方法,体验到文本的语言美及大自然的美,从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语文的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多彩与多变。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在不断地欣赏语言及所描绘的自然美的过程中感悟抓住美句体会意境的读书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3、情感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享受文本的语言美及语言所描绘的自然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 关于火烧云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美
1、同学们,看见过魔术吗?你最欣赏哪位魔术大师?很好,这
些都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魔术大师,都很善于变化。但你们知道老师喜欢哪一位魔术师吗?
2、今天,大自然这位魔术师又向我们展示了一页辉煌的篇章。(点击课件,出示云)看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点击出示“火烧云”三字)刚才大家欣赏了大自然的杰作,那能否来读读她的名字,让大家从她的名字中享受到美呢?(对学生的朗读加以鼓励)
3、火烧云是美丽的,作家萧红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运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了火烧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作品。 4、同学们,欣赏了火烧云的,还认识了她的名字,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后归纳成四个问题:什么时候有火烧云;为什么称她为火烧云;火烧云的颜色和样子即怎样美;火烧云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大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高声,可以低吟,相信不一会儿大家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检查
(1)你觉得在本课中有难读的句子吗?读给同桌听听。 (2)解决大家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
①课文有否告诉我们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鼓励仔细读书的同学。
②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火烧云名字的来历?你怎么知道的。(只要找到这个句子就可以)
(三)精读课文,体验美
1、那请大家读读这个火烧云的句子,可以边读边做点记号,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
你有收获吗?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示出来。(认识到“烧”字的准确性;领会火烧云的多变)(板书:变化)。 3、课件展示,补充想象
傍晚,你抬头仰望天空,只见霞光万丈,在云彩的衬托下,天空呈现一片火海,色彩斑斓,你有什么感觉?(惊奇、喜悦)那你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齐读。
4、同学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作者的笔也是生花的,看,仅仅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云朵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变化之感。 5、同学们,既然大家说到了颜色,请大家读读写颜色的段落,然后觉得文中的哪些句子或哪个词,哪个字美,做点记号,她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呆会儿,可以用你的朗读展现出来,也可以把你联想到的用语言描绘出来。 6、检查
你想交流的是哪个句子,请你来试着读和说。 重点研讨(1)第三自然段
⑴你想告诉大家什么?……(体悟到表示颜色的词的丰富性及生
动性,初步体验到火烧云的美丽)
※⑵作者的语言真可谓是独具匠心,作者的描绘也可谓是细致入微。你看着、看着,仿佛觉得满天的火烧云犹如什么?你会如何赞叹? ⑶火烧云美就美在颜色艳丽多彩,颜色瞬息万变。请大家来欣赏。(播放课件:火烧云连续)
⑷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火烧云的或赞美,或感到神奇,或感到壮美之情来读吧。
⑸一起来朗读与背诵。(诵读好之后,课件停止) 重点研读(2)第一自然段
⑴这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吗?请大家再默默读读。 ⑵交流。
⑶那同样是写颜色,可是你体会到不同吗?
小结:作家就是作家,地面上的一切颜色的变红、变深,归跟结底是因为天上火烧云的颜色在变。这样间接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使得火烧云美得丰满,美得神奇,美得气派。读书也应该这样,你越读体会就越深。
7、同学们,让我们尽情朗读这1、2、3段吧。
8、这么美的段落应该背出来,能把2、3自然段背出来吗? 9、配乐朗诵来赞美这瑰丽的火烧云。(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诵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语言实践,创造美。
1、同学们,作家描绘了地上的这些人和动物的变色,但到最后
还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也来作一回小萧红,根据平时的观察及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项作业,再来丰富文章的语言,使火烧云的美更加丰满吧。 2、交流并诵读自己的作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法:
设疑,引导、点拨和组织交流。 学法:
反复朗读、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就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色云霞。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晚饭后的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
1、多媒体展示火烧云的。
2、看了火烧云,你有何感受?(自由畅谈)
3、课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奇异的火烧云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名认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师生赛读) 4、设疑:
(1)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霞光的? (3)课文主要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5、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巡视引导、点拨) 6、反馈交流:
(1)各小组逐一汇报自己的见解。 (2)归纳整理、评价激励。
①课文描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②课文通过霞光照到地上引起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来描写霞光的。
③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讲的。
7、再读2——6自然段两遍,思考:作者重点观察的是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8、指名回答。(要说出相关词句)
9、归纳:从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和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的。如(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形状多:像马、像大狗、像几条小狗、像大狮子;变化快:一会儿、两三秒、正在、忽然、一转眼)
10、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火烧云颜色后的感受是怎样的?(自由回答)
(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三、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1、说说自己平时观察过朝霞或晚霞吗?是怎样观察的,有哪些特点?
2、再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上来—变化—下去)你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3、自由畅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还
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再次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五、作业: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 4 、火烧云 颜色多 变化快 形状丰富
感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3篇】
不知道要写什么,再整理一下《火烧云》的教学设计吧。前面讲了我的设想,上个月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觉得有些地方蛮好玩儿的。 先简单说一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读题目,提问:什么是火烧云? 2.检查字词的读和写。
3.聚焦第三自然段火烧云的颜色,学习并积累颜色的词,背诵第三自然段。
4.聚焦4-6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学习作者的写法,背诵4-6自然段。 5.练写,分享。
第二课时
1.复习颜色、形状的部分,背诵。
2.聚焦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还会写霞光?怎么写的?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3.迁移运用。萧红的家乡在黑龙江,这里可以写火烧云,在重庆可以写什么?怎么写?
4.总结,自然之美无处不在,要善于发现并表达出来。
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1.读题目,提问:什么是火烧云? 出示答案:火烧云就是朝霞或者晚霞。
既然火烧云就是朝霞和晚霞,那为什么作者还会叫它“火烧云”呢? 课文中写到: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如果“霞”让我们联想到的是云彩飘动时流光溢彩的美的话,那么“火烧”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云颜色的红火。两种表达都有意思。
2.句子的背诵,采用了“朗读+肢体动作表演”结合记忆的方法。 用手做成马,大狗,大狮子的形状,把课文当作剧本进行表演。你别说,这样的记忆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背诵的效率。
3.练习写。给学生搭建了问题支架,“出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怎么样了?”采用师生互读的方式解决了怎么写的难题。
现在看来,后两种方式教学的效果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