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爱玩科技网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在网络文化建设巾晌地位和作用 重庆邮电大学 马文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能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增多, 并已对现实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在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现在。浅谈 职能的转变,又简要说明了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在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在政治局第三十八集体学习的会议上,总做 了《加强网络文化及网站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报 告,其主要内容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加强网站建设,扶持拥 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 产品,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我们必 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嘴着计算机网络空间的拓展, 新媒体的能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得各个领域,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矛 盾和问题也不断增多,并已对现实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 击和影响。当前我国正从经济建设主导型向社会服务主导型 进行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找到网络文化建设与在社会管 理领域的切合点就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了。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的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的普及,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 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引起了管理以及职能的全方位的变化,涉及到 组织结构的改革、管理方式方法的改变、技术手段的提高等方面。 1、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和网络化。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 类社会的所有组织形式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金字塔型的、自上而下的科 层制组织结构,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运行方式下,这种组织结构具 有效率高,控制严密等优势,但是这种组织结构也存在着层级繁多,缺 乏灵活性与多样性,显得呆滞和迟钝,压抑了组织成员的发展。当人类 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后,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邮件 以及网络社区、网络文化等网络新生活方式的出哲学会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主 要依靠互联网、电子邮件、网络可视电话、网络会议等方式,网络社会正 已更快的速度,更富有情感、更节能的方式来沟通和传递信息,网络把 整个社会组织连接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形成了一个虚拟和现 实相互交错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新的网络社会环境下,以往的那种科层 制的组织结构已经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的组织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应当减少或者取消中间的管 理层次,压平组织结构,形成一种新型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这种新 型的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的联系、沟通和协作,的网 络工程可以为这种信息共享和横向联系带来的海量信息量提供技术支 持。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单个的决策部门将会缩小,取而代之 的是灵活小巧的决策单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为多元化和个 性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2、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网络的发展是四通八达、没有边界 的,这样的网络结构,使得政治意见和信息可以在网上直接传递,每个 人都有机会超越时空的障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意愿。 而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旧时代里,只有少数高层才能掌握甚至垄断 信息,在那种金字塔结构的社会中,所居的层次越高,掌握的信息量就 越大,下层和民众只能了解局部的、片面的信息,更有可能是了解不到 任何信息,于是,少数有权力的人就凭借着对信息的封锁和控制,决定 并操纵着国家的政治和国家的,广大的公民在信息获取上就处于 弱势地位,他们不能够掌握到充分的信息来驳斥当权者,同时,他们也 无法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来反映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从而去影响决策 者。但是在网络社会里,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没有人 能垄断和控制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广泛的收集信息, 的许多决策都不能秘密地制定,公民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分 析,了解的行踪。在网络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民 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地增强,他们有意识参 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活动,由少数参与转变为多数参与,有参与部分转变 为全部,而网络的发展,正好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 条有效途径,为了赢得大众的支持和信任,保证决策科学和决策的顺利 一30一 执行,不得不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目前,美国众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 都有公开的网页,选民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更为直接、迅速。美国以往的民 意调查是以电话、邮政信函为主,现在网上的调查已经相当普遍,并 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子空间使权力将从经理和政治代表手中转 移到那些直接参与价值增值的普通劳动者和公民手中。公民的政治参 与将不仅仅限于投票,网络将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这会使政 治冷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在前网络时代,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本身就是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层层报告、层层审批,权利高度集中在 高层主要负责人身上,工作人员等待指示,奉命行事,领导人物的工作 越来越多,而为领导人服务的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人浮于事、工作 人员没有责任心,整天上班就是耗时间,看报纸、喝茶、开小差的情况时 有发生,这些都是前网络时代工作情况的缩影。所以,世界上每个 国家的都把精简机构、裁剪人员、降低行政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作 为改革的目标,2O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为改革 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方面,网网络化加强了信息置换的功能,新 型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化管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 递信息、沟通信息将以更加快捷、经济的方式进行。以前,各个地方 去省报送材料、开会等,既费时有费力,各种费用如差旅费、住宿费 等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给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只需要通 过网络,各级之间可以把材料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相互传 递,各种会议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整个的行政办 事效率将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信息可以被更多人来 分享,越米越多的问题在较低的层级就可以解决,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 作内容的中间管理层就可以大大精简,内部消耗可以大大的减少,行政 程序进一步简化,网络化为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外部条件。网络化的 发展,也为大大降低了的办公成本,日本从2003年3月开始 正式启动“电子工程”,以实现部门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其主 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系统申请、申报、审批手续,并实 施网上采购计划。在2005年之前各部门的主要业务将全部通 过因特网等网络进行,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新加坡的电子网络政 府系统完全是有国家控制,没有私人参与,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 现在新加坡已经为未来3年电子的维护预留了8.7亿美元资金。但 电子的建立也节约了一笔办公费用,估计每年可节省2300万美 元。 我国应当利用网络时代到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造 我国的信息结构,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的行政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 的迅速发展。 4、信息公开化,透明度提高。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的许多活动 不再是神秘的东西,对广大公民来说,的运转、的制定和执行 都不再是不为人知的了,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及时地了解的各种行 为,网络为他们了解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 不得不增强工作地公开性、透明性。美国白宫网页自1994年 开通以来,白宫和美国各部门已经有几十万份文件在这里上网,每 天有上万人光顾该站点,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 施“上网工程”正是因应时势的明智之举。在网上发布公 告,发布公共信息,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可以说,政客凭借对信息 的垄断进行“黑箱操作”已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和政客丧失了 昔日垄断信息从而垄断决策权、管理权的优势。在网络社会里,公民直 接参与政治的渠道通畅了,参与的费用廉价了,他们不再需要事事都通 过他们的“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了,他们需要更广泛的参与 决策和监督及其。网络时代的必须把过去许多向公 众保密的行政规则和行政过程公开,自觉地满足公民的参政要求,以求 达到与公众交流沟通,形成相互协调之效果。 二、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 强调,各级和要从加强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文化建设中积极发展和规划,加强了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引导以及监管 和立法,并且积极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但是,在网络 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解决。 1、网络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由于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 人员多、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差别大、安全漏洞多,再加之电脑黑客人 侵、计算机病毒破坏Et益严重等诸多因素,网络安全隐患将日益增多, 网络犯罪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网上窃取的部分权力,更有甚者进 行政治和刑事犯罪,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灾难。可以说网络的发展已经对 构成了新的威胁,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国家重要安全信息 设施和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同时,对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的保障 范围必须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向电子世界这一虚拟空间扩展,要建立全 国性的信息统计分析机构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和健全公共安 全与各人安全的预警系统,加强电子监控系统,增强队伍和警 协调,切实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要求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 容、安全等各个方面。要制定、创造条件,加强网站建设,扶持 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 化产品,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要加 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 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 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 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0网络文化建设事关经济建设的 大局,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计,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分 散性等特点,传统的管理难以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结合 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在网络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的网络社会, 道德冷漠不容忽视,道德感是反映人类社会特征的高级情感,其往往表 现为道德动机,是道德的生命力所在。然而在网络交往当中,人们面对 面的交往机会越来越少,数字、符号掩藏了人们之间的各种信息,这种 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使人们逐渐患上“精神麻木症”,人际交往也受到 计算机程序的编排,这种交往方式,消磨了人际交往的生动性与人情 味。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的不同 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开展正确的引导,宜疏不宜堵,接受民族传统文 化和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公民达到自觉骶制 腐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传播,我们应当利用网络发展的 机遇和优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大互联网的中文信息量和中国传统 文化的宣传。我国已有70%的部门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数 据库,还有不同用途的公用数据网,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建 立强大的网络“国家队”形成网络宣传的整合力,宣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 体系,从而占领网络文化、网络宣传的制高点,才能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 霸权,使中国文化在网络世界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第二、加强网络对规范和管理,依法治网。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 信息传播载体,要对其进行管理,各级以及网络监管部门要把 保障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要综合利用行政、法律、科技等 手段对互联网进行监管,各级网络监管部门要严把网站建设、信息发 布、信息传播的关口,确保各个网站不出政治问题,各级网络监督管理 部门以及纪检监察、、安全、文化、广电、信息产业等部门,要各司其 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做好 网上监督工作,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 的互联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据了解,自2004年江 苏省关工委成立网吧义务监督员以来,已经有21201名“五老”志愿者 加入到这个志愿者队伍中来。据了解,江苏省现有未成年人1700万,为 了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近年来, 江苏打响了一场保护未成年人心灵的“保卫战”。为了有效净化网络和 荧屏声频空间,江苏省开展了一系列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行动。该省文 化厅建立了网络文化监管中心,以“净网先锋”平台为支撑,通过技术手 段封堵、屏蔽网上各种低俗有害信息,实现了网络文化内容监管。江苏 省广电系统也持续开展抵制低俗之风、净化荧屏声频专项行动。此外, 江苏省广播电视部门还大力加强少儿节目、影视动画精品、“关注未成 年人”等广播栏目建设,确保给孩子提供一个“绿色”的荧屏声频空间。④ 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还要依法治网,加快对网络的法制建设和制 度建设。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立法的的一定难度和不 确定性,所以网络立法就明显带有滞后性。我国从1996年以来,先后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互联网 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对我国行政部门依法治网,有效地掌 握治网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积极促进网络技术发展,加快网络化进程。虽然网络已经成 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离不开网络, 但是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还不是很先进。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 时代,谁投入的大,谁就发展的快,谁就能在这个社会中享受更多的利 益,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是今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还处于落后的地位,美国对信 息产业和网络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20多年和资金的支持,才使 美国的新经济执世界各国之牛耳,而且这种投入并非是无效投入,1999 年美国的网络产业就为它增加了约5070亿美元的产值。为了在网络时 代立于不败之地,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上网工程”,到现在为 止,已经初见成效,以上海浦东新区的环保市容局为例,近年来,该单位 积极推动职能转变,构建和完善信息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 权力公开运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发面取得了初步成效。0 三、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前景。近年来,在网络 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队伍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要作 到这一点,又决非易事。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又需要技术上的 创新,更需要管理上的。 2、网络文化带来过分信息自由,有可能引发民主政治危机。在当今 社会,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随时都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深刻 的影响着的活动及其制定的取向,信息网络作为人们未来获 取信息和现实社会多种功能的载体,更会对未来的民主政治运动发挥 空前的作用,我们熟知,网络社会没有边界,公民在网上享有信息自由 权,但是这种自由缺乏控制和规范,极有可能导致“自由过度”,影响国 家的稳定。同时,网络也会给公民带来一些列烦恼,诸如信息欺骗、电脑 病毒、电脑犯罪、隐私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争执等,这些极有可能导致 追求“自由”的努力近乎无止境,“无主义”倾向日益严重。信息的流 动既可以凝聚民族也可以分化国家的巨大作用的体现,网络将对国家 原有的内部传播秩序和个人信息接受秩序产生重大影响,并使一个国 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挑战。网上难以控制的跨 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政治 的新工具,上网将面临网络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或政治性的颠 覆行为,涉及到。如果任由网上“自由”、“民主”泛滥,社会将处 于无序状态,不仅造成宏观失控,信息资源浪费,影响经济发 展效率,甚至会导致失灵,引发社会矛盾。 3、网络文化的发展导致意识形态西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冲 突。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但是也导致西方敌对势力输入 西方意识形态,树立意识形态霸权,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的发 展,把任何形式的信息(文字、影响、图形等)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语言, 可以从地球上的一个角落以光速向另一个地方传输,对信息的垄 断已经不存在,对信息的审查制度将显得苍白无力,无法 本国公民接受外来思想和文化。网络化使文化交流变得更方便、更深 刻、更广泛,而各国政治传统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将会引起社会政治 思想和文化的混乱。要采取适宜的措施,达到既保持本国文化的主 流地位又不妨碍日益加深的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寻找这样一条途径, 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注释 Q)http://www.ipsoon.com/chanquan/HTML/22962 shtml ②何海燕,张建宾.《网络时代的管理变革》.中国软科学,2002年 第4期 ⑧http://www ipsoon com/chanquan/HTML/22962.shtml My chinawuxi gov cn/xwzx/gnly/376154 shtml 8K 2009—6—3 ⑤龚忠《“一网一线”构建电子》.上海信息化,2009年1月版 参考文献 [1]杨雄,毛翔宇《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上海科学院出版社, 2007.10 [2]尼古扛・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赵宜.《对部门加强网络宣传语管理的思考》.江苏信息,2008 年第5期 [4]燕继荣《服务型需要怎样的施政理念》.理论视野,2009年 第1期 [5]靳秉强,赵胜利,高燕霄.《关于我国社会职能改革模式的探 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2月第1期第27卷 [6]刘思斯.《试论建设服务型》.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3月 [7]苏正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福 建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