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教育传播 Jl^OYU CHU^NBO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究 陈杰 【摘要】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迅速发展。作为跨境电商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人 才缺失问题却日益凸显。在分析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仰恩大学推进跨境电商 人才的培养措施,提出对策:打造专业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建设,实现电商知识的理论系统学习;采用内培外 引,增加“双师型”导师队伍师资力量;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构造良好 的实训环境;更新观念,加大交流参观学习。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 【作者】陈杰,仰恩大学。 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影 力等。换句话说,跨境电商对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条 很大。 日益壮大的新丝绸之路。随之,各地对于跨境电商人 才的需求逐渐增大,然而,跨境电商人才却存在越来越 大的供不应求的趋势。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在面对 二、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 笔者在分析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仰恩 新要求与新挑战,应沉着冷静应对,审时度势,思考跨 大学电商学院的发展经历,同时结合平常的管理,笔者 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路径。笔者作为仰恩大学电商学院的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跨境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的主要 管理人员,为了探寻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查阅了相关 原因: 文献,并且结合仰恩大学电商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孵化计 划,对目前电商人才模式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提 高校提供一些思考。 一(一)高校中开设的跨境电商课程缺乏特色 许多高校为适应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人 济贸易专业等进行授课。但是,很大一部分学校忽视了 出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同时希望给相关 才需求,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特定的专业如国际经 跨境电商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极强的专业,许多 学校把英语等语言类专业与电子商务融合,教育管理者 并没有打破固定思维,拓展更多专业的跨境电商课程学 习。此外,通过实践调查,总结出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 分利用学校所在的地区优势,打造特色教育。许多高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都大同小异,由此教育出的人 才如出一辙,很难满足现代个性化的需求。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有相关研究表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有四种 途径:高校培养、跨境电商培训机构、补贴培训机 构以及跨境电商企业自身培养。虽然本文主要是针对高 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但大部分高校在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同时引进跨境电商培训机 构,以及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办学等措施,可以极大 灵活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通过工作之便,多次到访其他 高校,并且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等,发现了目前高校跨 (二)高校教师的实战经验较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电商教师仍以讲授课为主,对 境人才培养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高校培养的 理论部分的要求较高,尽管有实操课时的要求,但也只 跨境电商人才在行业衔接上不对称。从数量规模的角度 是作为课程的一小部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学 来分析,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于相应行业的人才储备 生在实训过程也无真实的实操环境,难以真正体验真实 要求大。即,跨境人才的培养速度还未能达到电商行业 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并且笔者通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的发展速度。这就带了一系列问题,如,用工荒,企业 的表现观察,由于实训过程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 找不到员工,这在很大程度上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的态度较为敷衍。深究原因是因为高校教师自身的实战 再则,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来分析,在日益更新的现 经验较不足,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个性化需求 代社会,跨境电商必须面对复杂多样的变化,与此相 进行灵活性教学。尽管今年来许多学校的教师通过继续 对应,跨境电商的人才也必须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学 教育、企业实践等学习电商技能,学习周期一般是短期 习。除了电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也需要培 型,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商行业,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 养实战时随机应变的心理抗压能力、与人必要的交往能 的教学需要。 一153— 传播与版权 西 iiiii石 石面i 2017年第3期总第46期 (三)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 快速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更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高 针对有开设跨境电商课程的专业,据调查,学生对 校教师有机会进入实践第一现场,为企业出谋划策,双 于跨境电商课程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中,较大数量的学生 方思想火花碰撞,帮助业界导师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认为跨境电商能力中在线交易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最为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用内 重要。根据之前学者针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胜任素质 培外引等方式,快速让本校师资队伍的强大,行业以陪 模式研究,提出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的五个能力为外文 同课程的形式对教师的培养与成熟起着积极的作用,而 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 且对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效解决学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学生对跨境电商需要 的问题也有促进作用。(三)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 具备的能力认识还不清。同时,笔者通过在实训过程 中对学生的观察,学生主要是练习在线交易能力以及 与客户的交际,但很少有学生对外文写作等有主动的 学习。 三、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对策 针对跨境电商人A-的现状,分析现状背后的因素, 结合相关资料,借鉴相关经验,笔者拟从针对电商的课 程建设、教师继续教育、与企业强强联手合作、硬件设 备以及更新知识与观念五个方面着手,多渠道完善高校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电商人才培养 的资源,构建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打造专业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建设 有研究指出,要进行课程互通,即在学历教育体系 与社会培训体系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目前高校的 课程设置普遍偏向商务方面的理论学习,笔者认为,应 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建设:第一, 只有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跨 境电商理论的灵活运用,因此要强化核心课程例如跨境 电商实务等。第二,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动态, 如主动根据“一带一路”的要求,拓展课程内容。特别 需要的是要立足地区特色,充分考虑地区优势资源。如 泉州沿海地区自古贸易活动频繁,地区也积累了极其丰 富的贸易经验,学校可以适当借鉴丰富的贸易往来经 验,为本校的电子商务发展助力。第三,跨境电商不仅 要学习商务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有适当开设一些针对境 外主要贸易国家的语言类以及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 化历史通识课程,补充单一的商务知识授课内容。第 四,引进一些创新类电商课程,如仰恩大学与新华网创 科大学合作,共建“电商4.0”课程,让更多没有接触 过电商的学生都有机会认识并体验到电商实操的整个过 程。该课程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可实现碎片化学习。这 也给予高校一些启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 丰富的网络课程,进行基础性知识普及的学习,而课堂 上则是真正的实训过程。 (二)引入业界导师,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行业对职业的不同要求,在企业公司中,员 工的工作能力与业绩是公司考核的标准,而在高校中, 教师的学历等则是评价的根据,因此,适当引入业界精 英,一方面可方便高校教师与业界导师的交流,让教师 一154一 境电商人才 第一,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指明方向。学 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不需要学生 毕业后才知道。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应该思考现代 企业的人才需求,合理改善培养方式,这将在很大程度 上保证人才的质量与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第二,学校 培养的人才可以提前进入有合作协议的企业公司进行真 实环境的操作与学习,培训学生各方面能力,不单是客 户服务能力,更是对实战经验与心理磨炼的宝贵机会。 得到锻炼的学生,在知识储存与技能提升方面有所长 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同时,在人才与企业无缝接轨方面也是有积极的意义。 (四)构造良好的实Uil ̄i:tl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是最大限度地引导 学生进行实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否灵活运 用知识。因此,学校在实训实验室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 将影响学生的实训流畅程度。仰恩大学电商学院占地4O0 平方米,共有102实训端口,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实训 要求,硬件方面也得到充足的保证。同时实训教室也配 备了指导教师、值班学生等,确保实训实验室的利用率 以及学生的使用满意度。 (五)更新观念,加大交流参观学习。 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需要及时获取信息, 并且实时更新知识,打破传统观念。一方面,要主动与 互联网时代对接,锻炼抓取信息的敏锐力:另一方面, 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交流与讨论学习,同时学校也应更加 关注与各方的联系,如可以与社会的跨境电商培训机构 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又如可带领学生在学习开 始前提前进入行业参观学习,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 他们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 状,本文在分析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在于课程设置、授 课教师以及学生本身三个方面的原因,结合仰恩大学跨 境电商学院的应对措施,笔者分别探讨了建设专业特色 型课程:加强双师型队伍培养;增强校企合作共同培 养合格高质量人才;实训硬件设施的保障以及及时更 新观念的重要性五个部分,多角度完(下转第157页) 教育传播 JI^OYU CHU^NBO 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坚决不予审批通过,严把人才培 养质量关。 【3】王莉.浅析我国高职院校机器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Ⅱ】.科技致富向导,2014(30):102—102. 【4】左崇良,胡刚.校企合作的五种模式Ⅱ】.中国高校科 技,2011(3):65—66. 【参考文献】 【1】马慧娟.机器人时代来了,操控人才在哪?[N】冲国 [5]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D】. 青年报,2015—03—02(10).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5—68 [2】黄捷.机器人教育骨干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Ⅱ】.福建教 【6】刘小波.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 育学院学报,2013,14(4):125—128. (上接第154g)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静,付丽丽,窦揽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评述Ⅱ】.现代商业,2016(10):187. [2]苏曼.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Ⅱ】.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2016(3):174. 【3】陈湘青.基于校企合作的佛山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Ⅱ】. 版社.2016. 人才,2016(2):64. [4】郭心.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Ⅱ】.科技创 业,2016(5):78—82. 【5】李巧丹.跨境电商大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叽商贸人 才,2015(11):185—187. 【6】张婷婷,宋晓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与思 考——北京城市学院为例o】.物流科技,2016(12):143— 145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