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专稿ANNUAL FEATURES 重心加速向西部转移;陶l内1三大 曲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梗八。油气严藿霹翁新高;薹太,上\司罐续变锋L膳 项目;民营套业主要援背于精细化工和城市天拣气供气管网工程建设;簿固石油公司重新投贵国内上游业务。 井开始转向中国新能源的开发;太型乙烯项日 炼油嘎目、 煤化工”项目、“煤制曲 项目、甲醇项目等不断 涌现。“十一五 期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投资重点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业 乙烯、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 以璋失型海运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建设。投资石油石忆项目应该综合平衡各方面的目素,追求最佳投八产出比 和合理的发展速度 此外,还要注重研究开发副产品应用技术,提高石油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能力 关键词 中国 石油行业石化行业授资特点 国有石1由套司 民营奎业外国石 由公司 ●,西辟石油任井2瑚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年 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业务的放开和“非公36条”的颁布, 设施的改造。期内,加油站总数达到18164座,同比增加 4%。在新增的加油站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占一半。在 国内民营企业和N ̄'I-石油石化公司加紧进入我国石油石化市 4.场。一个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国外大石油公司和国内民 投资选址上,中心城市、主要干道、新城区成为重点。 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增加化工与销售板块投资,主要用于吉林石化、兰州 2005年,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投资呈现几大特点:一是石 石化、独山子石化的乙烯项目及辽阳PTA项目等重点技术改 油化工投资热从沿海辐射到内地,能源战略重心加速向西部 造项目和基地建设,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 转移;二是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油气 4)天然气与管道业务板块2005年资本投资1 1 1.37 ̄L元。 13亿元用于长输管线的建设。陕京二线提前进气投 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三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大 其中104.公司继续交锋LNG项目;四是石油公司重新投资国内上 产,西气东输六座压气站建成投运,忠武线湘潭支线建成并 游业务,并开始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六是各投资主体投资石 项目、“煤制油”项目、甲醇项目等不断涌现。 一次投产成功,连接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的冀宁联络线主体 5)寻求发展替代能源,投资煤层气市场,并将其作为常 油石化项目的热情高涨,大型乙烯项目、炼油项目、“煤化工” 管线贯通。 规天然气的替代产品。 一. 、2005年国内主要石油石化公司的投资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 化)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抓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26元人民币。投 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 好重点项目的组织落实,全年资本支出587.石油)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继续加强油气勘探开发, 资结构见表2。 加快增储上产步伐;加快推进炼化整体优化和结构调整,进 一1)勘探开发板块资本支出230.95亿元人民币。在济阳、 步增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强化市场营销,提高运营效 塔河和川东北为重点的探区获得较好油气储量,南方海相油 气勘探也同时加快,新增原油储量3.06亿桶。重点开发塔河 1)按照原油生产“稳定东部,快速发展西部和加快天然 油田和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普光气田等,新建原油年生产 率。中国石油2005年的投资结构见表1。 气业务发展“的工作目标,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2005年, 能力579万吨,新建天然气年生产能力21亿立方米。勘探与生产板块资本支出为832.14亿元人民币,其中164.99 2)炼油板块资本支出141.27亿元人民币,加紧扩建沿海 亿元用于勘探,591.13亿元用于开发,勘探和开发的资本支 炼油厂产能,并投资建设广西北海800万吨炼油项目,改善 出分别比上年增 ̄Jl:147.55亿元和132.81亿元。在勘探方面,分 炼油能力的战略布局。全年新增原油加工能力670万吨,加 别在渤海湾冀东滩海、松辽北部徐家围子、松辽南岭、鄂 氢精制能力373万吨,焦化能力270万吨,按计划完成油品质 尔多斯姬塬、塔里木塔中、四川川中、准噶尔西北缘等地区 量升级改造工程。 取得了7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果。 3)化工板块资本支出93.86亿元人民币,扩建茂名乙烯, 2)2005年,炼油与销售投资比上年减少12.3亿元,主 进行上海石化、扬子石化PTA项目改造的。化肥原料煤代油 要是减少了销售网络的建设投资。2005年,炼油与销售板块 改造工程也顺利进行。 的资本支出为14.654亿元人民币,其中95.65亿元用于成品 4)销售板块资本支出109.54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成 油零售网络扩建和油品储存设施的建设,68.89亿元用于炼油 品油销售网络。全年净增自营加油站786座,使中国石化拥 表1 2005年中国石油的资本支出 2004篮 2005篮 业务领域 勘探与生产 勘开探 发 实际支出,亿元人民币 所占比例,% 63.54 实际支出,亿元人民币 832.14 164.99 591.13 所占比例,% 66.68 628.68 117.44 458_32 炼油与销售 化工与销售 176.84 43.19 17_87 4_37 164.54 135.69 13.18 10_87 天然气与管道 其合他 计 139.O1 1.74 989.46 14.05 O.17 10o l1l_37 4.27 1248.O1 8.92 O_35 10o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报告。 2o06.7国际石油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年度专蕾ANNUAL FEATURES 有的加油站达到29647座,零售量占国内总经销量的60.7%, 市和浙江省温州市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北京市场 比2004年增长4.4个百分点。最近三年,中国石化的加油站 纳入其沿海LNG战略中,积极推进天津LNG项目,以将天 建设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全力北上扩张。在加油站的选址 津LNG引进北京。 上,该公司更侧重于高速公路边的投资。 3)惠州大炼油项目开工。2005年12月,中海油投资193 5)2005年6月中国石化成立了天然气分公司,统一管理, 亿元建设的年产能为1200万吨的惠州炼油项目奠基,使中海 经营中国石化的天然气业务,开发川东北天然气资源和青岛 油朝着采油、炼油、销售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又 LNG资源,巩固扩大山东、河南天然气市场,加快广西、江 迈进了一步。 苏等地的LNG项目前期工作。2005年5月,中国石化和华能 4)海南成为中海油投资的重点地区。近20年来,中海 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 油在海南附近海域及海南岛投资近200亿元人民币进行油气 在山东LNG项目总体框架下共同推动LNG和燃气电站项目 开发和深加工项目。该公司计划到2007年使海南油气上岸量 一体化同步进行。 再翻一番,达到50亿立方米。今后,中海油还将进一步加大 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在海南的投资力度,促进东方化工城的新项目投资和化工城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力争在勘探 的扩建工作,扩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计划在5年内将 上取得大的突破,巩固和扩大公司的LNG优势,抓好炼油项 海南东方化工城建成国内一流的天然气综合化工基地,形成 目建设,推动下游产业体系的建立。目标是形成紧紧围绕油 化肥和甲醇两个系列的产业链。 气主业,上下游结合,各产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结构。中海油 2005年资本支出21.305亿美元,投资结构见表3。 4.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的主要业务包 1)继续加大上游投资,重点加强在中国近海新领域和深 括石油、化肥、化工产品贸易、分销及物流,原油、燃料油、 水区块的储量前景勘探。中海油主要在近海的渤海湾,南中 天然橡胶期货,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化学矿 国海西部、南中国海东部、中国东海等四个地区开展勘探、开 采选,化肥和化工品生产等。2005年,中化集团抓住宏观经 发及生产业务。2005年,开发投资主要支出在番禹30—1,渤 济状况良好的发展机遇,推进战略转型向纵深发展,进一步 中25—1/25—1S、南堡35—2等,共有7个新项目成功投产。 年。中海油进一步实施天然气发展战略,巩固在LNG进口业 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前三 2)2005年是中海油LNG项目运作最多、投资最大的一 年实现了2004年提出的“五年再造一个新中化”的财务指标。 1)在石油上游领域,加强对境外油气田项目的经营管理 务的领先地位及其在中国近海天然气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除 和技术研究,持续推进突尼斯Oudna油田和阿联酋乌姆盖万 广东LNG项目干2006年投产外,2005年中海油还有福建、浙 (OAQ)海上气田的开发建设。截至2005年底,中化集团已 江、上海等LNG项目在建。中海油与海南省、河北省秦皇岛 拥有阿联酋、阿曼、突尼斯12个石油合同项下以及厄瓜多尔 16区块的全部或部分权益。2005 表2 2005年中国石化资本支出 2004年 2005年 年境外石油勘探开发业务首次实 所占比例,% 39.33 业务领域 勘探及开采 实际支出,亿元人民币 所占比例,% 实际支出,亿元人民币 32.79 230.95 现赢利。 2)在成品油销售领域,加强 与中国石化的长期战略合作,全 212.34 炼油 化工 142.72 llO.25 22.04 l7.O3 l4l-27 93.86 24.o6 l5.98 面启动加油站网络开发工作;并 与法国道达尔集团共同出资成立 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计划 销售 其合166.78 l5.5O 647.59 25.75 2-39 l00 1o9.54 l1.4 6587.26 18.65 1.98 l00 他 计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报告。 共同投资约9亿元人民币,七年内 在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四省市 2004年 表3 2005年中海油资本支出 业务领域 勘开收实际支出,2005年 建设约200座加油站。 所占比例,% 9.8 60.5 29.2 亿美元 所占比例,% 5 9o 5.8 实际支出,亿美元 2-35 14.43 6.98 3)加快投资开发石化仓储项 目与石化公用码头项目,发展相 关商品的分销业务。中化集团与 珠海市合作建设大型石化仓储基 地,与格力集团合作开发石化仓 探 发 购 1.O67 l9.184 1.240 其总他 计 o.187(减税) 21.305 一O.8 l00 O.12 23.88 O.5 l00 资料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5年度报告。 储项目与石化公用码头项目,并 ●-国际石油经许绷.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NNUAL FEATURES年度毫■ 承担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的建设任务。该集团准备利 在“十一五”期间开工投产4个煤炭液化项目,形成2000万 用将要建成的码头和仓储设施发展相关商品的分销业务,完 吨的成品油生产能力。山西将“煤制油”列入省级发展规划,善其石化产业链。 初步计划在大同附近建设一个“煤制油”的大基地。贵州也 4)进军金融业,筹建财险公司。中化集团与加拿大宏利 在兴建产能高达300万吨的“煤制油”工厂。安徽、黑龙江、 人寿保险公司合资成立中宏人寿保险公司,金融业成为该集 河南、大小不等的“煤制油”项目,也都在筹划建设中。团的“第四板块”。该公司还计划筹建一家财产保险公司。 这些建设或计划中的“煤制油”项目,成为民营企业投资的 国企和民企都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国企有一定的社 面向未来,中化集团将通过战略转型,以能源、农业投 热点领域。入品和化工产品为核心,以营销服务能力为基础,继续向相 关产业的上下游和国内外市场延伸,逐步形成资源控制、技 会地位和影响力,拥有资源优势,但民企具有机制灵活等特 术研发、市场营销和金融服务相互支撑的产业价值链和相关 产业群,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企 、I 集团。 二 民营企业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 2005年对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油 源、油价因素造成大量地方炼油企业纷纷减产或停产。从 2005年的投资项目来看,民营企业主要还是投资于精细化工 和天然气城市供气工程及燃气管网工程建设。 1.投资发展精细化工产品 2005年,广东、海南、湖北、甘肃、四川:天津等省市 都制定了油气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以石油天然气重化工业和 精细化工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投资建设石化化工基地。一 些民营企业继续投资PVC、PTA、甲醇、甲醛等项目。 2.投资石油仓储物流 我国民营石油企业拥有大批码头、仓库,在油品仓储、船 舶和汽车运输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目前大量油库和码头利 用率不到20%。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就有近千亿立方 米的库容,可以作为地方储备和企业储备。2005年底河北省 民营企业张家口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获准在当地扩建一个 10万立方米的仓储油库,表明民企可以作为未来石油储备的 一个重要补充力量。 3.投资城市天然气供气工程及燃气管网工程 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对私营企业进入天然气销售环节的限 制,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私营公司,如中华燃气、新奥燃 气、中国城市燃气等分别获得10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销售的 独家协议。2005年,中国燃气与淡马锡控股全资拥有的燃气 公司CityGas以及韩国天然气公社(KOGAS)签订了意向书, 1月20日,中国燃气得到了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南京燃气管 道30年的经营权。目前中国燃气在全国已拿下55个天然气项 目。中华煤气是第一家获得北京市燃气行业特许经营权 的企业,合资期为25年。 4.投资“煤制油”项目 近年,全国掀起了“煤制油”建设的热潮。内蒙古规划 性。应该在国家的宏观下,在统一规划和符合双方利益 的前提下,实现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和共赢。目前国企和 民企在我国石油和化工领域的合作已经迈出了步伐。但由于 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国家在上不可能完全 放开。民营经济在石油石化领域应该是作为一种参与和补充 力量,发挥其自身优势和特点,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 外国公司在我国石油石化 领域的投资活动 1.投资上游油气勘探 由于我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以及石油增产的需要,越来 越多的海外中小型石油公司看好中国的油气勘探业务。在国 外中小型石油公司的推动下,外资持续进入中国的石油上游 勘探生产领域。2005年,国外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签订 石油合同达到历史上第三个高峰。 2.在西北地区投资能源 环保等领域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世界500强企业对中国 西部地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除了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代表 处之外,不少企业开始了实质性的开发计划,与西部企业合 作开发或是在西部设立独资企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进入 我国西部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上百家,除了制造业 和商品流通两大传统领域外,近年来,外国公司在能源、环 保等领域的投资逐渐增多。 3.投资城市燃气市场 2005年,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城市燃气市场动作频频。BP 完成对广东中山市燃气有限公司的收购。壳牌(中国)、中华煤 气与杭州燃气集团签订合同,共同运营杭州天然气高压管网 系统(这是壳牌首次进入中国城市管道燃气市场)。中国燃气 控股有限公司与印度燃气公司签订共同开拓中国城市燃气市 场的意向书。此前,新加坡燃气公司、韩国天然气公社已与 中国燃气签订了类似的意向书。除了上述投资者外,日本东 京燃气公司、英国燃气协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 有意入股中国燃气,并且都与其进行了接触。中国进一步开 放的天然气市场对外资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2006.7国际石油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投资LNG项目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 时积极“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油气资源。 2.炼油行业 尚不及10%,今后进口LNG将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越来越 根据((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我国在2010年 重要的位置。BP、壳牌等大公司正是看中了这点,近几年来 前将形成2O个左右千万吨级的原油加工基地,占全国原油加 积极与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接洽,希望能在中国 工总能力的64%左右。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几个具有世界级 的LNG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BP在总投资达300亿元的广东 规模的炼化一体化企业群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 LNG项目中不仅拥有投资权益,还负责LNG的供应。BP希 海地区等几个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望能通过这一示范项目,获得更多省份的LNG供气权。 5.投资成品油零售市场 2004年12月,我国正式对外资开放了成品油零售市场, 埃克森美孚、BP和壳牌等石油巨头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合 作,加紧在中国的布点。目前,我国有含外资股权的加油站 1820座。今后几年壳牌在中国内地成品油市场的战略规划是 侧重加强与中国石化的合作,战略投资地为江苏、北京、天 津、广东,重点发展北京、天津和广东现有的加油站合资业 务。BP采取的是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同步合作的方式,战 略投资地为浙江、广东。道达尔与中化集团的战略投资地为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2006年底我国成品油批发业务即 将放开,石油巨头们可能在中国营建油库、码头和销售 网络,销售自己生产的成品油。 6.压缩对液化石油气市场的投资。转向投资新能源 国内天然气产量的迅速上升,挤占了液化石油气 (LPG)的份额,外国公司不得不收缩其LPG液化气业务,转 向发展新能源。2005年9月29日,BP与新能源股份有 限责任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碧辟新能源有限公司”。BP发展 新能源业务的举措与中国未来制定的能源发展是紧 密相连的。 受资源条件及市场开放程度的,外资主要介入其有 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的领域或项目。“十一五”期间,中国 吸引和利用外资不仅要注重“数量”,更应注重“质量”。引 资重点将逐步转向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提升国 内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四、“十一五”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投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工业规模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 已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与此同时,我国石化工业仍然 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石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必须加快战略 布局、装置结构、产品结构三个方面调整,提高石油资源利 用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 投资重点将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气勘探开发 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继续加强国内陆上和海上 油气的勘探开发,延缓老油田递减,增加新的储量接替区。同 ●◆国际石油经济2o06.7 未来五年炼油业发展的重点是在福建湄洲湾、新山 子、山东青岛、广东惠州、广西沿海和四川地区改扩建和新 建炼油厂。 3.乙烯 继续对我国现有大型乙烯企业实施“三轮”改扩建,并 在有条件的地区布点建设大型乙烯装置。中国石油、中国石 化计划在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广州、大连、上海等地 建设8O万吨/年以上的大型乙烯装置。壳牌、巴斯夫、BP、埃 克森美孚和陶氏化学等公司在中国投资乙烯项目,将在 2008年前为中国增加410万吨乙烯当量的生产能力。尽管如 此,到2010年中国仍将有一半的乙烯产需缺口。 4.LNG等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替代能 源,增产清洁燃料和“绿色”石化产品。其中,一次能源中 的LNG、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燃料、太阳能,风 能等,都将获得较大的发展。 5.大型海运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 大型海运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将成为今后国家大力发展 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之一。这些装备包括:3O万吨矿石和原 油运装船,8000-10000标箱集装箱船等大型高技术、高附加 值船舶设备。国家拟采取引进技术和联合建造等方式,发展 大型混装船、车客重船和高速重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 加值船舶,逐步填补国内空白。 受石油化工下业,如汽车、轻工、纺织、电子、食 品、医药等高速发展的直接拉动,石油化工行业在“十一五” 期间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投资石油石化项目应该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综合平衡各方面因素,追求最佳投入产出比和合 理的发展速度,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注 重研究开发副产品应用技术,提高石油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 能力。 收稿日期:2006-07--07 编 辑:夏丽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